第162章 终见(1/2)
第162章 终见
“今近年关,不如待年后再去?”福伯在旁劝解道,在他看来,这个人再重要,也远远没有在家中过年重要,更何况这还是袁绍的婚后的第一年,更应当注意。
此去南阳,说快三五日即可,路上要是耽搁七八日也实属正常。
还有不到十日就要过年关,福伯不想让袁绍总是这么奔波,刚从辽东回来屁股都还没坐热,又要前往南阳寻一人。
袁绍却是欣喜的顾不上收拾妆容,只是回到屋内与李婉儿说了声自己要远行一趟,许是十日内即可赶回,虽然李婉儿有多般不舍,但他深知,自己的夫君非是那般易于之辈。
认定一件事后他就必须要完成,能提前一分就绝不耽误一秒。
再与袁逢等人告别一番,这才唤来文丑一同。
车马很快,在袁绍的强烈要求下,车夫尽可能的用最快的速度。
饶是如此,袁绍仍是觉得有些慢了。
“袁君如此焦急,与此前倒是大相径庭。”文丑在旁望着袁君似乎有些怪异,感慨道。
袁绍眼睛突然一瞪,直勾勾的盯着文丑,让他只觉无所适从,还以为自己的话哪里说错了。
谁知,回过神来的袁绍却是颇为后怕的自顾自叹道:“叔玉所言极是,最近的一些事使我心境都颇为悸动。”
袁绍随即闭上双眸养神,即将见到黄忠的那番激动此刻也是尽数掩藏心底,喜怒不形于色方才能使他坐拥上人之姿。
文丑不明白袁君发生了什么事,只能看见袁君好似失了魂一般静静的依靠在角。
窗外风景不断变幻,从天明到深夜。
南阳郡乃天下第一大郡,下辖三十七县,人口足足有二百四十万之多,与整个幽州相比也不遑多让,人口繁多带来的好处使得整个南阳的发展迅捷,到处都充斥着农耕田间的农夫,乡间小贩更是数不胜数。
而人多,自然而然带来的便是当地的税收比起幽州而言都是有过之而不及。
税收对于任何一个政府机构而言,都属于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这些同样也是袁绍想要在辽东达成的目标。
当然,辽东有着天然的劣势,地处边塞,时有战乱波及,黎庶恐惹火上身,都不愿在当地久居,宁愿化作一介流民远赴冀州等相邻郡县也比在战乱频发的辽东强得多。
这一切的缘故,皆是因为鲜卑乌桓等异族时常南下,肆意劫掠所致,人心惶惶,连命都不一定能保住的时候,谁还能静下心来种田耕地。
好在,袁绍的这次辽东之战使得鲜卑东部元气大伤,一年半载想来应该不会再度大举南下,边塞的压力会瞬间少很多。
南阳郡的治所在宛城。
云台二十八将中,也有十一人出自此地,荣誉非凡,甚至被封为南都,尊封帝乡。
便是如今,南阳郡依旧繁华。
直奔宛城治所,当地县府。
“你们这里可有一位名唤黄忠的人?”袁绍下了车马,走到这县府门前,问询起县吏。
县吏一脸警惕,望着眼前这人似乎不像是寻常人,所穿服饰尽显华贵之态,他心里一惊,不知此人欲找黄左史有何要事。
“若是私事可待其休职之时,若是公事则可由我禀告,黄左史如今正如贼曹事务所扰,恐无暇顾及诸位。”县吏摆出一幅公事公办的态度。
“如此,那便是公事吧,且说我有一物被偷,还望黄左史能见我一面,助我寻回所丢之物。”说着,袁绍就从车上掏出些钱财来顺手就丢到了县吏手中。
县吏赶忙摆手,惊呼道:“莫为此事,若让那黄左史所知,我这饭碗也就别想要了。”
只是,其目光却是若有若无的扫向袁绍的手上。
袁绍颇为惊奇,黄忠身为贼曹的左史,所管辖之事无外乎就是些县中盗贼劫匪等一众事项,怎么看这县吏的架势,似乎对于那县中官吏的清廉与否都有涉猎,从其口中得知,此时的黄忠也是一幅暴脾气。
若是得知有人敢私收财帛,黄忠就会扯着大嗓子在整个县府内吆喝,若是无人管制,他就会亲自上手,以能开四石力的手臂硬生生的将其当做贼匪擒拿。
而关于黄忠的这番表现,就连南阳郡的太守都有所耳闻,得知黄忠素来刚正不阿,又兼清廉有度,故而多对黄忠有所嘉赏。
虽未使其出任郡所之职,但却使得黄忠之名在周边县所都有所名望。
有了这层关系所在,所以说,当黄忠以一贼曹左史的身份兼职纪委的职责时,就连当地县令都不敢多加管制,只能任由其将那人擒拿最终由贼曹审判。
“无事,就说是我袁绍相送,非私授财物。”袁绍当即上前一步,直接将这些放进县吏的胸口衣物里,顺便还拍了拍使其显得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