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阵斩渠帅,黄巾投降(2/2)
反观这些俘虏们,此时却是全然没有一点身为俘虏的态度,一个个的都将目光投向了那一旁的颜良身上,徐荣倒是不觉得有什么羡慕的,他需要担心的是该如何处理这批俘虏。
正在忧虑之时,从那靠近辽东方向的阴影中,却是猛然间冒出一阵阵的嘻嘻索索动静。
骑兵营严阵以待,留下几千人看管着这些黄巾降卒。
月色发白,照射在那来众身上依旧是亮的发白。
“见过颜校尉,徐校尉!”来人一身白袍白甲,就连胯下战马也都尽数清一色的白色。
徐荣正在疑惑间,颜良却想起来了。
有一自常山王国真定人士,年岁约莫有二十前后岁数,袁君曾不止一次的在其面前盛赞,称其儒雅风度俱是当世一流,且龙胆壮骨,故而多次修书遣人相送。
似乎是名唤赵云,颜良依稀记得这个名字,带着本县义从投奔而来,当日袁君大喜过望,甚至就连久不曾饮酒的禁令都为之修改,痛饮一番后,袁君熟睡,这赵云却是镇定自若的守在门前。
颜良当时就觉得这人气度不凡,有名将风范,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可是白马义从赵云赵子龙乎?”颜良惊诧的问道。
来将拱手点头应道:“正是云也,得袁君之令,特使白马义从一众跟随在两位校尉身后,不曾现身。”
徐荣也凑上跟前来,听闻是袁君的命令后,他却是一番思虑后感慨道:“将军多有远见,若非随机应变,侥幸赢了这番战斗,说不得还真要仰仗子龙的白马义从也。”
反观赵云,面上却也是露出一丝惊叹的神情来,他身负重任,本身是要时刻把守在袁绍身前,未曾想被委以这般重任,他的心底依稀还是有些失措,这是他第一次统领这些义从,若非其早已经对袁绍忠心耿耿,赵云自觉还真不一定能够指挥的动这些白马义从。
在眼见徐荣等骑兵营陷入一番苦战之时,他就欲抽身而出,打算前去帮忙,一旁的白马义从却是摇摇头说着还不是时候,袁君的安排是让我等在其溃败之时再出手。
赵云闻言面色一惊,随后便又释然,自己虽说统领白马义从,但实际上这些义从真正忠心的人乃是袁君,其下达的指令这些白马义从会毫不犹豫的遵守,没有一丝懈怠,故而赵云也就静静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
当他看见骑兵还能这样用时,瞬间被徐荣一瞬间想出来的法子给惊讶到。
虽说损失的骑兵也足足有一千之众,但面对的敌人乃是十余万的黄巾军,这在现在的赵云看来,已经是一场极为辉煌的胜利了。
更何况,袁绍对于这些战死沙场的士卒抚慰金更是多的离谱,足足超出正常汉军五倍有余的抚慰金,使得这些士卒们往往上了战场,都一个个的勇当先锋敢死队,只因为这样死的时候抚慰金会在再度翻倍。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无论是放在哪里都十分奏效。
一句话,现在的袁绍不差钱,要人有人,要钱有钱。
赵云不由得赞叹道:“云素知校尉练兵极佳,不曾想对于兵法也是颇有建树,此番战术似是取自曹刿论战之法,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那黄巾没想到,不仅仅要面对英勇善战的辽东铁骑,还要面对着战术策略层出不穷的徐校尉,输的不冤!”
颜良在旁也是不由得感慨:“颜某还以为今日必要吞下战败恶果,到时候却是不知该如何面见袁君,此番大胜而归,全系徐校尉,及众位将士之功,颜某未能阵前擒得那渠帅,自当去袁君前领罪!”
徐荣,赵云,骑兵营的骑卒们顿时都是露出一幅颇为惊讶的神情来。
怎么打了胜仗还要去领罪,难道这一仗还不够艰辛嘛,几乎快要达到十比一的战局,能够做到这样已经足矣让人为之惊叹了。
徐荣叹了口气,颜良哪都好,就是太过于喜欢争强好胜,对于先登斩将甚至看得比命都重要。
很多时候,骑兵营的战斗混乱一多半都是因为颜良的冲锋所致,虽然对于提振士气有着极大的帮助,但实际上战斗不单单讲究士气,同样还有各种背地里的谋算,单纯靠着匹夫之勇是很难走的更远的。
至于这些投降了的黄巾部众,赵云却是笑着开口道:“袁君早已安排下,待天亮之时,自会有辽东官员出面来安抚这些黄巾,同时已然被黄巾侵占的辽西也迫切的需要修养生息,故而袁君打算亲自前来,使辽西与辽东之间打通,互通有无,由辽东之地滋养辽西,使其尽快恢复生机,还辽西黎庶家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