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第224章 重逢(1/2)
第224章 重逢
颜良知晓了事情来龙去脉后,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怅然若失的摇头,又看向足智多谋,又时常有奇策的许攸,连忙上前感谢。
许攸脸色一横,故作嗔怒道:“校尉尚且有官职在身,在下不过一介白身,侥幸得到袁君赏识,你我能够同在一门下,自然更要加倍努力为袁君扫平障碍,切莫再做出这般决定,才是对我,对袁君最大的感谢。”
颜良嘿嘿笑了一声,郑重其事的点头应道。
而一身怒气无处发泄的羊续此时已经回到了自己的营帐内,望着眼前的案牍,随即拿来纸笔,笔走龙蛇。
“将这信百里加急,尽快送往雒阳,呈于太尉前由其定夺!”
信使脸色有些难看,谁都知道此时正值黄巾之乱,天下州郡尽皆战火纷扰,到处都充斥着黄巾的身影,一个处理不好就是身首异处的下场。
羊续等了半天,却没听见回话,又是重重的叹了口气。
他看得出来信使的顾虑,但他眼下却又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这些士卒们虽然名义上是归属他掌控,但羊续深知,自己初来乍到,只是稍稍点了把火,使得全体将士已然重新认识了自己,但若是想要调动这些履历战功的边塞士卒,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便是那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股敷衍了事的文丑等人,羊续都感觉到一阵头大。
“幽州境内是没有黄巾作乱的,至于豫州,京师等地,黄巾早已尽数被剪灭,卫尉统领汉军一举诛灭了近十万的黄巾蚁贼,你又何须这般担忧。”
听闻这番解释,信使紧绷着的脸才稍稍松懈下来。
双手接过信件,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事?”
“这信不先交给陛下奏阅,却要先行送完太尉面前,这似乎有些违背制度了。”
信使的好心提醒,羊续却是瞬间变得火冒三丈。
“我说送完太尉面前就太尉面前,国家现在根本没有时间处理这些小事,你就别废话了,我要两个月内看到太尉的回信,如若不然,我斩你的头!”
似乎是听到了要砍头,信使连忙拜别后,装上信件就飞奔出营帐,顺势就前往马槽处,准备换一匹日行四百的良种马。
马夫丝毫不敢耽搁,当即就将徒弟派到都尉处,将从那度辽将军营帐中出来的信使欲要远行的消息告知。
在不一会的功夫,马夫就得到了一个消息。
“真不好意思,今天马儿生病的有许多,能够长途奔袭的马只怕今日暂时是没法放出了,若是着急的话,或许都尉府中尚且还有几匹良马,据说是当初的袁将军的战马,若是能乘上这样的烈马,莫说四百,便是六百又能如何!”
信使被哄的一愣一愣的,当即便打算前往都尉府。
马夫犹豫了一会,又将其唤了回来。
“回来,我给你透露了这么多的好消息,难道就没点表示不成?”
信使正欲发作,想了想还是算了,正事要紧。
从身上掏出点钱来堵住马夫的嘴。
转头来,荀谌坐镇都尉府中,得知那羊续竟然打算派遣信使,当即就商议一番后,打算以酒色将其蒙蔽,顺便再从他身上搜出来点什么。
很显然,面对荀谌等一众边塞高官们的赏识,信使很快就醉的不省人事。
只是须臾片刻,荀谌就从他的身上搜出来了羊续的亲笔书信。
信中大肆说了一番关于辽东的具体状况,户丁人口,财政税收,生活习俗等一众俱是一个不拉。
而在最后,加上了最重要的兵力。
反正在颜良的口中,正规部队的熟练大抵是在七万人数左右,虽然自己只是看见了一半,但对于颜良的话,他倒也没有多少怀疑。
毕竟,能够正面击溃鲜卑的壮举,就决定了其人数必须要达到碾压的态势,否则面对异族鲜卑等族的入侵,谈何抵挡。
至于卫尉袁绍是否真的有谋反之意,最起码现在看来,羊续还真没发现有多少这样的可能,反倒是那侍御史多有坏事之举,险些使得他发生误判。
极为诚恳的请求太尉,将这侍御史调回,想尽一切办法,他是不怎么希望看到这侍御史出现在辽东,与那群卫尉旧官吏相处,侍御史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麻烦事来。
索性直接将其调走,图个清净。
荀谌看着信中的内容,会心一笑。
这新来的度辽将军,果真是有着任务在身。
许攸抚须轻叹道:“我不是皇帝,都对袁君的所作所为感到震惊,唯恐其借助此番局势掀起叛乱,更别提当今陛下了,功高震主永远都存在,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荀攸在旁提醒:“信中虽然并未明说如今辽东已有十万大军的事,但最起码七万之数已经是显而易见了,就算是这样,整个辽东的军事力量也已经远超想象了,若是让陛下知道了,只怕袁君的日子又要不好过了。”
“你觉得该怎么修改?”
几人视线互相接触,紧接着就像是约定好了的一样,都对这信中的内容产生了修改的念头,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陛下知道这里面的实情。
至于以后知不知道,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再多加一些,直接在前面加上个十,十七万大军,你们觉得怎样?”
荀谌很是惊讶,他没想到自己的这个侄儿虽然很少出言进策,但往往在关键时候却能够一锤定音。
他当然明白荀攸说出这十七万大军的意思。
要知道,现如今的整个大汉朝的将士们加在一起,尚且不知是否有五十万之数。
士卒不是简单的经过一些训练,再上报给国家这么简单。
在现在已经初步展现颓势的汉灵帝时期,所谓的三十税一早已经名存实亡了,加上本身就有着打压底层黎庶的想法,使得偌大的一个国家对于士卒们的福利从来都是最低等的。
平均换算下来,整个大汉朝的士卒几乎都要用到十个人的税收来补贴,就算是这样,都还并非是战时状态,要不然的话,汉朝能够供给出两百万大军不成?
纯属无稽之谈。
而辽东也正是如此。
虽然地域辽阔,管辖的范围反倒不像是一个郡,但就算是如此,在袁绍没来之前,经历层层剥削压榨之后,辽东的人口极具下降,一度逼近二十万口人的数量。
能够供给出两万大军已经算是了不起的事了。
又从哪里来的十万大军。
只要稍加思思,陛下望着这封信都会怀疑是这羊续对袁绍的过分诋毁,一个区区辽东属国,凭空能变出十万大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