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汴京生活日志 > 第153章

第153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规则怪谈:我在猛诡世界里封神 咸鱼病美人在娃综爆红 豪门后妈在娃综被崽崽反向贴贴 他养的小可爱太甜了 重生八零:带着糙汉摆摊致富 随身空间:小农女种田致富 爆!全能站姐和顶流正主官宣了 美人有疾 天降媳妇 八零全村饿肚皮,我有系统囤肉肉

江南园林,私人会馆,她也好想拥有哦!

万事俱备就差开张, 沈丽姝南下除了带团队里的骨干,还有一个让徐虎他们意想不到的人——说书先生的儿子。

他们定期写给她的汇报信中,提到过扬州城市民的反馈很不错, 可能去汴京撸过串的没几个, 但竟然有不少人对他们有所耳闻,装修进程过半的时候就讨论开了, 徐虎几人发现以后, 便灵机一动请了些人去各大茶楼酒馆造势,讨论度瞬间飙升,一时间把他们家的名字传得沸沸扬扬。

那些托表示扬州百姓都很欢迎他们的到来, 尤其得知这是汴京以外的第一家, 立刻与有荣焉起来, 认为这是他们对扬州城最大的肯定, 因此就连普通人都准备开业的时候进店支持一下, 也见识见识京城百姓喜欢的吃食, 大不了吃完这顿一个月不下馆子。

普通人尚且这样想, 不差钱的只会更加趋之若鹜。

这个群众基础是非常好的, 徐虎依照经验, 提醒沈丽姝多带点人手,以免开业期间忙不过来。

但沈丽姝觉得来都来了,不顺势搞一波市场营销说不过去, 顾客这种生物多多益善,于是就把风靡京城的说书先生他儿子也捎上了。

这位先生在汴京的茶楼酒肆说了十几年故事,不温不火, 直到被沈丽姝挖掘出来, 一夜走红, 从此游走于汴京城的高门大户之间, 赚得盆满钵满,前来拜师的队伍能从汴京排到洛阳,但这位先生却深谙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陆续把几个分别在学算账、学写诉状的儿子们叫回家,还是跟他学说书比较有钱途。

被沈丽姝薅来的是他陈二郎,刚出师不久,还没什么名气。

她当然更想要经验更丰富的陈大郎,但陈先生不答应,看在她是提携自己的贵人面上,才和你勉强同意让老二跟她走一趟。

陈先生知道,他们东家年轻貌美的外表下,是商人特有的“无利不起早”本性,她把人带走,不把最后一丝价值榨干是不会放人回来的

能舍出一个老二已经是底线,老大是要继承衣钵的,实在不敢让东家带走。

知道自己被当成黑心煤老板的沈丽姝表示无奈,最后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把陈二郎捎上,心想陈先生都做好了二儿子跟着她有去无回的准备,那她还真就黑心给他们看看!

她出大纲让写手完善的爽文流小说,又经过陈先生几年间不断的润色修改,剧情十分饱满跌宕、引人入胜,让汴京城的百姓每每听得如痴如醉,扬州城的百姓没道理不吃安利。

眼下局面很不错,可谁也不会嫌钱多不是?

把陈二郎放到店里吸引顾客,沈丽姝才觉得这波是真稳了,安心坐等数钱。

他们一行人到扬州的第五天,小郎君扬州店盛大开业。

经过了开业前一波接一波、令扬州百姓眼花缭乱的宣传造势,开业当天又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彻底点燃了全城百姓的关注,大半市民纷纷涌向此处围观,造成了店门口人山人海的盛况,一如他们当年第一家门店在汴京开业。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他们当年一到开业时间,便有许多闻讯而来的老顾客迫不及待进店体验,从而带动了其他顾客的参与情绪,达成半个时辰内一座难求成就;

而扬州门店开业,迅速跑来围观的市民都没吃过他们家,一时竟不敢出这个头,都挤在门口观望讨论,人声鼎沸、热闹非常,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迟迟没有出现。

直到十几分钟后,以孙家为首代表到场,嗓门大的本地跑堂立在门口高声唱名——

“城南孙府送来一份贺礼,祝贺本店开门大吉!”

“醉香楼东家送来一份贺礼,祝贺本店财源广进!”

“城西王家送来一份贺礼……”

“珍宝斋掌柜送来贺礼……”

带头祝贺的这些名字耳熟能详,引得吃瓜群众在下面惊呼,“孙家王家怎么也来了?”

“这些人跟咱们不一样,人家有钱,肯定在汴京就尝过这家店的味道,现在才来得这样快。”

“照这么说,这什么小郎君还真有些手艺在身上?”

“可不,没点本事能开到咱们扬州来?”

“已经进去好多人了,咱们也别老在门口杵着,晚了怕是没位置。”

“有道理,走走走,趁着开业优惠咱也进去尝尝鲜。”

人群开始争先恐后涌进店里,以徐虎为首的小伙伴们严阵以待,各自领着手下成员在划分好的区域作业。

而新员工开始有些慌乱,很快也在他们的带领下进入工作状态,为顾客端茶递水,整个场面忙而不乱、乱中有序。

也是因为他们使用了分片包干制,细致到每一层楼、每一张桌子,都有靠谱的小伙伴负责招待,他们经验丰富、各司其职,反倒让徐虎徐力这两位分店负责人插不上手,兄弟俩也就安心跟前来祝贺的富户和商家们交流感情、拉近关系去了。

小伙伴们太过能干,把工作安排得明明白白,衬得沈丽姝十分游手好闲,她看看不知不觉间,连徐虎徐力都能游刃有余应酬各种场面,欣慰之余,默默转去了后厨,名为帮忙,实则摸鱼八卦,“怕是大半个扬州的富户都前来祝贺了,孙家在这边真真是有排面。”

沈丽姝很清楚,他们开业前那些宣传手段,针对的都是普通百姓,自诩高人一等的豪强富户才不会这样轻易被煽动,他们现在扎堆来围观,多半是倚仗了孙氏的势力。

这个合作方选的不亏。

沈四伯一直在后厨忙活,还不曾去前面围观,但也不是不能想象此时的盛况,他笑道:“不奇怪,我们过来几个月,听好多孙家的事情,这算是比较常见的。”

沈丽姝也明白。

汴京因为权贵太多、山外有山,反而少有那种特别嚣张跋扈的家族。正所谓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扬州远离政治中心,不说一家独大,但只有多个大家族联合起来,很容易做到只手遮天,有时候衙门的政令也得靠这些大族推行。

这种现状发也导致当地大族之间抱团严重,就像今天,带头来给他们庆贺的,就是孙家和他们的姻亲,在之后,一些和他们交好的势力也跟着闻风而动,于是造就了小郎君烧烤备受扬州富户追捧的局面。

有钱人爱跟风,普通人更是如此。

可以说今天这个开局,奠定了小郎君今后的江湖地位。

作为老板的沈丽姝当然喜闻乐见,这也是她一开始就期待甚至是有所预料的。

她唯一没有预料到的是,带队来的时候踌躇满志,结果除了贡献营销方案和分区包干制的建议,正式开张后她居然只能发挥吉祥物的作用,发表讲话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

就这样,沈丽姝在扬州度假般过了一个月,终于迎来她身为大老板的高光时刻——发工资。

沈丽姝和小伙伴们创业多年,也是见过世面的,但还是被扬州市民的消费能力震惊了,刚开业的前半个月,每天营业额高达七八十贯,最高纪录甚至将将破百贯!

后面半个月,开业新鲜期过去,每天的收入稳定在五六十左右,几乎跟他们汴京总店的收入持平。

总店那是经营多年、口碑稳定的结果,几乎每天都有不少客人从外地慕名而来的呢!

扬州城分店开业一个月,营业额两千多,无疑给了沈丽姝他们莫大的惊喜。

都能遇感到成功,没想到竟会这么的成功。

沈丽姝很高兴,小手一挥表示发奖金庆祝。

发奖金不是因为她人傻钱少,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员工忠诚度,平时画了太多的饼,总要挑一部分来实现,让大家尝到甜头,才能死心塌地帮她赚钱。

这一套程序沈丽姝熟记于心,于是发工资这天晚上,管财务的表哥小伙伴准备好名单和现银,就在大家搞完了卫生,准备下班休息的时候,两大箱银钱被抬到了面前。

已经经历过无数次这场面的小伙伴,此时都忍不住激动搓搓手,在扬州招募的这批新员工反应更甚,定定看着灯光下一锭锭白得刺眼的银两,每个人都神情呆滞的站在原地,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亲眼看到这么多银两,已然惊得他们目瞪口呆。

直到听见东家说这箱子里足有六七百两银子,是他们在场所有人一个月的工钱,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尽情欢呼雀跃,而是都陷入了怀疑人生般的茫然无措,整个大厅顿时落针可闻,安静而凝重的氛围持续了半分钟之久,才有人缓缓从失神中走出来,跟旁边的同事交头接耳确认——

“你听见了吗?”

“我耳朵好像出问题了。”

“听见了听见了。”

讨论声渐渐变大,直至爆发,最后彻底炸开了锅。

沈丽姝就站在他们对面,满意看着,见所有人都消化完现实,才拍了拍巴掌,将注意力吸引过来,“大家静一静,发工钱之前,我想再说两句。刚开业就说过,咱们小郎君在扬州城的第一家店,汴京有六家,往后还会有更多。可能大家觉得总说这些虚的没意思,那就说点掏心窝子的,也是咱们小郎君的发家史。很多人不知道,一开始只是小摊子,七八个人,每天下午出摊,上午就要开始准备,一直忙碌到子时才能休息,周而复始,风雨无阻。这七八个人,除了我,还有你们的徐管事、徐掌柜和沈总厨。小郎君这个名字,是顾客看这一群孩子出来谋生,有意照顾我们生意,也亲切的喊我们小郎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烟火里的尘埃 师父如此多娇 当恐龙遇上蚂蚁 穿成疯批大佬的病弱原配 劫修传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重生年代小辣媳,长腿老公追着宠 女扮男装干男团,老板队友全沦陷 兽世:恶毒雌性靠美食养崽洗白了 嫁到大西北,腰软娇妻被糙汉宠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