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2)
◎开心的第六十七天:礼貌养殖◎
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温柔。
不紧不慢按部就班地降温, 不大不小偶尔吹上一阵的北风,还有今天这样的,在不经意间送给人们的惊喜。
雪花细细密密地降落在江暮云脚边, 还没等她看清就融进了地里, 倒是楚不闻的肩头留住了薄薄一小层。
江暮云受了启发, 偏头去看自己的肩头,果然也有一片白。
她伸手把肩头的那层雪拢到了一起,捏成了一个骰子大小的小雪团。
可惜就算是末世了,南市的雪也是湿漉漉的,和北方的干雪完全不同。江暮云的小雪团刚刚成型, 就被她指尖的温度融成了透明的碎冰块。
楚不闻手上的碎碳已经跟着火苗烧了起来,在呛鼻的灰土味过后,一股淡淡的檀香泛了出来, 而后又随着轻烟一起淹入了细密雪幕中。
江暮云深吸了一口气,仰头看着天空有些出神。
楚不闻灭了合成木板上的火,把那一小块碳放在地上:“在想什么?”
江暮云低头看着地上那一小块烧红的炭火在雪幕中明明灭灭, 没能抵抗多久就灰败下去, 她认真道:“我在想, 他们一时半会回不来,咱俩是不是要先把蓄水池砌上?”
现在是上午十点多,这段时间天亮得晚, 他们出发时间自然也得往后推。出去的几人如果路上速度不够快,这个点说不定刚刚开工。
就算他们在下雪之后立刻返程, 要从艺市家具城回来, 也得有两个小时的路。
蓝星笑里藏刀又不是一次两次, 这会儿看着是正常冬季降雪, 放在两年前大概过几天雪就化没了, 现在可说不准。
万一明天一睁眼外面就大雪封山零下二十度了呢?
黏土抹上三分钟土里的水就先结冰了,那还砌个什么劲儿。
不趁着雪还没积起来,温度也在正常范围的时候抓紧干活,后面温度真降下来了,他们辛苦拉回来的木材,得折一大批在给蓄水池加热这事上。
蓄水池所在的地方,是他们山上除了安置农作物的空地外最大的平坦地面了。
他们挖出来的蓄水池长宽都有十多米,挖池子的时候还撬出去不少大石块,蓄水池内部的深度也跟着石块越挖越深,一直到三米多才停下。最后留在坑里负责挖掘工作的几位,不得不在边上铲个台阶才能出来。
两人想想蓄水池的大小,只觉得肩上的担子千斤重。
“先去把蓄水池上的帐子支起来吧,顺便收集一点积雪回来融水。”江暮云起身拍拍身上的雪,把刚烧出来的红木炭归拢起来。
他们之前就考虑过降水的问题。
万一再来一次连续暴雨,那即使他们砌防水层要用的水有了,也没办法在暴雨中把防水层砌好,更没办法趁着这次降水及时蓄水。
所以他们早早就给蓄水池准备好了可以挡雨的顶棚。
顶棚是由几大块防水膜布拼接起来的,膜布周边被固定了钢棍和防风绳,模样类似大号的天幕帐篷。
下雨的时候只需要把几根钢棍嵌进土里,拴好防风绳和地钉固定,就能保住蓄水池不会在没有防水层的情况下直接被淹。
现在降水来了,却不是下雨而是下雪,但是原理都差不多,他们的应对方法依旧有效。
只是现在多了化雪这一步。
两人把今天烧出来的木炭全部送进山洞,再去蓄水池支起顶棚。
顶棚支好之后,江暮云和楚不闻把原本放在外面晾晒的物资都搬回了大山洞里,打开紫外线灯继续给它们消毒。
外面雪下得不小,只他俩收拾东西的这段时间,雪落地的速度就已经赶上了融化的速度,在地上积起了浅浅一层。
江暮云站在山洞外面,用望远镜往山下看了一会。
雪幕遮挡了视线,山下的具体情况她一时看不真切,不过八个人带着好几辆小拖车的阵仗不小,即使有大雪遮挡也不会全无踪迹。
江暮云回到山洞的时候,楚不闻已经抱了不少合成木回来,把连炕灶台里的火点上了。
“幸好我们提前把路修整过。”楚不闻翻出一堆叠在一起的布料,和江暮云一起出了山洞。
要是他们之前没修整过,现在大家就得在有积雪的情况下爬山路,危险程度比江暮云两人在大霾中爬山更甚。
现在他们清出了一条路,一些容易活动的石块和过于陡峭的地方都修平了,只要不结冰上山就没什么危险。
江暮云和楚不闻各自捏着布料一脚,拉开后抖落了两下,直接铺在山洞前的那一大片空地上。
不仅是山洞前的空地,蓄水池附近地势稍微平坦一点的地方,也都被两人铺了布。
铺好了用来收集积雪的布,楚不闻和江暮云又带着几块布料和一堆工具去了蓄水池边上。
蓄水池上的顶棚是有坡度的,两人在地上把布铺开,再用长木棍在顶账底下戳两下,积雪就一堆一堆地掉进了布里。
收集完一批积雪,两人在蓄水池边架起了火堆。
深口铁锅被架在火堆上,边上是一个大号的不锈钢保温桶。
楚不闻负责往锅里放雪,江暮云就往保温桶里填。
湿润疏松的积雪往锅里一放就融成了水,多填几次烧出一锅热水之后,再把水倒进保温桶里。
热水被倒进雪堆里,没一会儿就耗尽了身上的热度,有了结冰的迹象。
然而没等冰层结起来,下一锅热水就又浇了进来。
这么反复两三次之后,两人收集的积雪很快就用完了,而保温桶里的水却只装了不到两成。
江暮云边倒水边叹气:“这转化率也是够愁人的。从前融雪自己喝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一看三锅雪塞满了都融不出半锅水。我们要是填蓄水池的话,还真不能只等着降雪自己填。”
如果这个冬季只是普通冬季,不会再继续降温也就罢了,但这种事也就只能在梦里想想。
今年的温度都不需要和去年比肩,只要和末世前的北市差不多,有那么三四个月的持续低温,最先落下来的那些积雪都能被冻得硬邦邦。
回头升温的时候上面的雪水化了流走了,底下的还在慢慢悠悠融。
一个冬季过后,哪怕蓄水池的雪堆出来三五米高,最后能留在蓄水池里的水,也未必能填满一半。要在这个冬季储水,得想办法把池子里的雪凝成冰。
顶棚上敲下来的雪用完了,两人之前铺在地上的布上也积了一层,刚好可以收回来继续融。
外头的雪越下越大,两人融雪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总算在中午前填满了一个保温桶。
就着火堆简单吃了点东西,江暮云和楚不闻开始砌防水层。
动手之前江暮云往山下探头看了一眼:“这能见度快赶上雾霾那天了。”
雪幕对视线的遮挡越来越严重,之前用望远镜还能隐约看到山下的情况,现在再想看,估计得靠透视镜。
楚不闻把地上的积雪往两边拨了点:“有小白跟着他们,不会有事的。”
得亏之前小白被江暮云带出去撒欢上瘾,这段时间江暮云不下山它就天天跟着秦时文他们跑。
在这种天气里行动,感官敏锐的动物们比起人类就是天然带有优势。
关于蓄水池防水层的做法,是他们之前早就试验好了的,材料也早就搬到了蓄水池附近。
一层塑料,一层砖块,夯实了之后再砌黏土。
火堆上架着的锅被他们撤掉了,不锈钢保温桶里的水足够多,不用担心它结冰。雪越下越大,蓄水池周围的积雪也足够他们使用,不需要再跑去别的地方收集。
他们可以把桶直接放在火堆旁边保持温度,时不时往里面添一些积雪进去,借助保温桶里已有的水来融化积雪,实现用水自由。
一直到两人把池底都砌了一大半,山上才传来了隐约的铃铛声。
江暮云抬手看表,好么,下午四点,和平时回来的时间基本没差。
“哪是我们不想提前回来!”赵家昊满身狼狈,进了山洞之后就往地上一坐:“雪刚下那会儿,我们想着来都来了,总得拉一车回来才不算白跑一趟,对吧?”
江暮云让他往边上挪挪,别占了能照到紫外线灯的地方:“说得有道理。”
“然后我们就耽误那么一会儿,就一会儿!”赵家昊伸手比划着:“外面的雪就给堆起来了!速度快得简直离谱!”
“然后呢?”楚不闻把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堆到一边,看他们这一群人都沾泥带雪的模样很是费解。
“然后他回来的时候掉坑里去了,带着车一起。”李安轩面无表情。
当时他和赵家昊两个人运一辆车,那车上装的木材最多,他俩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
前面拉车的赵家昊看小白往雪堆里一扑,四条腿杵出四个坑,他也蹦蹦跳跳地往雪里踩。
结果一脚踩滑了,边上正好是个被杂物盖住的坑,赵家昊直接摔了进去,连带着车也框框扎了进去,原本被绑得好好的木材直接散得满坑都是。跟在车后面推车的李安轩一时没能收住脚,也没能躲过这一劫。
没直接被砸死都是赵家昊命大。
几人把李安轩赵家昊和车挖出来了,辛苦找来的木材也不甘心丢,只能任劳任怨地继续搬。
有了赵家昊这么个例子在前,加上时间越久雪积得越厚,他们后面走路也都小心翼翼。这么一来二去的,就耽误到现在了。
江暮云感叹:“可真有你的。之前郑湘还说要给王清清挖个佛回来拜一拜,我看你才是真要拜的。”
李安轩冷笑:“他这是生理缺陷,是拜佛能解决的问题吗?”
赵家昊理亏,只敢小声反驳:“我那就是运气不好而已,你怎么还骂人呢。”
“就是。”江暮云也替赵家昊鸣不平。
赵家昊感动不已,当场就要上来给江暮云一个拥抱。
江暮云看他那一身泥水,不着痕迹地后退了几步,躲开他之后才接着道:“佛解决不了咱还可以拜神啊。”
秦时文好奇道:“什么神?”
江暮云沉吟片刻:“文曲星?”
自觉痴心错付的赵家昊试图给众人表演一个心如死灰,被江暮云无情驳斥之后只能老老实实地去干苦力。
江暮云和楚不闻两个人砌了一下午,才把蓄水池底部砌好一小半。现在几人一起动手,速度快了不止一星半点。
冬天天黑得早,今天还下着大雪,下午四点多的天色就已经昏昏沉沉,几人为了赶工直接把灯挂上了,晚上六点多正式完工。
砌好的蓄水池还需要烘干。
江暮云斥巨资在池底点了几堆炭火,然后把顶棚的支架拆掉,用几层膜布把整个蓄水池密密地封住,只在台阶处留了一个通风口。
在未来不知道多久见不到太阳的冬天里,他们为了这个蓄水池又是电又是碳的,可以说是下了血本,紧迫感直接拉满。
高中毕业生江暮云边砸地钉边道:“等末世过了去找工作,我必要把‘自我管理能力极强’这句话写在简历最前面。”
吴星月追悔莫及:“我之前要是有这个自觉性,早就进大厂007卷生卷死了,没准这会儿正在某个豪华避难所里住着。”
社会老油条秦时文残酷无情地打断了年轻人的幻想:“想什么好事呢,南市四环房价都五万一平了。”
赵家昊双臂一展:“但我们现在在南市四十环有一座山头哎!”
吴星月:“四十环这么惨吗?十四环还差不多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