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天定姻缘(1/2)
◎忙碌的一年◎
正月已过, 元宵将至,官员们不日便将还朝。
有些事,放在假日里来做时间还是会更充裕些……是以, 那日折梅后归家次日,陈延便在李银花催促她成婚之后, 坦白了与姜茵茵之事, 并央爹娘请叶夫人搭线。
李银花初闻大喜, 待陈延说姜茵茵是吏部尚书姜大人之嫡女后, 她微顿, “康哥儿,你这?”在京城待了一段时日,现下二人也不是‘睁眼瞎’了, 对官位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坦白的说,女儿高嫁,李银花并不想陈延再说一门太高的亲事, 一个是自己的情况摆在这里, 高门大户养闺女啥样她没见着, 但媳妇咋养的,她已经见着了, 那是真真金尊玉贵, 姑娘到了家里,是要吃苦的。
“娘, 我心悦姜小姐。”他少年稳重, 极少说出心悦这样的字眼, 神色又极为郑重, 李银花再说不出什么, 转而道:“娘明日去叶府, 请亲家母搭搭线。”
母亲那边去问姜夫人,陈延自己也没闲着,在府里写了一份十分正式的拜帖,去了姜府。
他来过几次,老管家认识他,亲切同他打了个招呼,把陈延带进了府内,“陈公子稍等片刻,待我去向老爷通传。”他猜想老爷应当会见这位公子的。
但陈延手握着有些烫的茶杯,心里很没底,此番,若姜大人见了他,说明她未曾同父亲说明,若姜大人不见他……
不管如何,措辞定然要想好,必不能让姜大人觉得他无的放矢。
思绪流转,不久,陈延见管家前来,即刻起身,但姜管家满脸歉意,“陈公子,老爷今日庶务繁忙,待会儿还有客人,让您下次有时间再过来。”
“晚辈知道了,烦请管家将拜帖送于姜大人,府上事忙,便不叨扰了,晚辈明日再来。”
被拒见,陈延并不失落,想要求娶别人的掌珠,不拿出一点诚心来,人家如何敢嫁女呢。
他走以后,姜管家拿着那封薄薄的信去了府上的书房,“老爷,陈公子已经走了。”
“嗯。”姜定修接过管家递来的帖子,边看边问:“出去的情绪如何?”
“看着平和自若。”老管家到这个年岁,早练就了一双利目,“说是明日再来。”
桌案后的男人听到明日二字,轻哼了一声,再看拜帖,这说是拜帖,实则像是陈情的信件,从头到尾,洋洋洒洒的私情……连写情都写得这么干干巴巴。
真不知道茵茵怎生就看上了无趣之人。
不过望来望去,姜定修对于陈延的某一点叙述是很满意的,在这信上,他未曾说他与茵茵两情相悦……而是矮化自己,称自己昔年与姜茵茵一件,蒙受救命之恩后便见之不忘,如今京城再遇,妄生情愫。
敢写这样一封亲笔信,敢交到自己手里,承认恩情、承认自己先动心,已有几分诚意。
但,那又如何。
姜定修把信盖上,光是这样,还不够。
…
次日,陈延再度上门,但仍被姜定修拒之门外。
同日,姜夫人收到了来自叶府、叶夫人的拜帖,说要邀她于正月十二日携女至叶府赏雪煎茶。
特意点名携女前来便是相看,这是京城贵妇们之间心照不宣的共识。
是以,当夜,姜定修刚上床,腿就被隔壁的夫人踢了一脚,“相公,如何了?”
“这来一日,来二日,你纠结了这许久,还没定下来?”姜夫人言笑晏晏,“你女儿今日知道我收到了叶府的拜帖,硬催着我去呢。”
这句话成功让姜定修黑了脸。
“相公,给个准信吧。”姜夫人就是看出了自家相公不开心,要逗他。
姜定修没有说话,夫人啧啧了两声,“若我爹当年同你一样磨磨唧唧,你可娶不到妻。”
“!”
姜大人蹙眉,“夫人,你这话里话外,到底站在何方!”
“自然是站在有利的那一方。”姜夫人也很认真,“这一年我们也看了其他人选,看来看去,我都觉得不如这个陈延。”
很现实,比陈延条件好的一抓一大把,但锦绣朱门,意味着人际关系复杂,茵茵素来聪慧,但心眼并没有点在宅斗上,再说了,姜夫人也不希望她此生在宅门里汲汲营营。
“将门合适,你不同意。”
“书香世家,不适合她。”姜夫人叹了口气,“最早,我说要将她养得淑女些,不要学太多拳脚功夫,毕竟,像你这样的公卿难找,你那时怎么说的?”
五岁练拳,她反正还小以后有时间,八岁练鞭,反正又不会乱打人,女孩子会些功夫也有好处,后来十二三,要去边关了,又纵着她去。
再后来,甚至手上染过血,愈发像她。
姜定修:……
忽然心虚了起来。
“两情相悦,实在难得,你也说过陈延性情不错,父母虽然是农家,但胜在开明,陈家家风亦不错,又有叶府做连襟。今日茵茵还告诉我,陈延答应她此生不纳二色。”姜夫人就很好奇,“你对他,还有哪里不满意呢?”
“家世?你为茵茵筹备的嫁妆够她此生吃喝不愁了吧。”
“也不是。”姜定修听着听着,慢慢把自己滑入了锦被之中,声音有些闷,“无论是谁,要娶茵茵,我都哪里都不满意。”
老父亲的声音满腹愁怨,惹得姜夫人笑得花枝乱颤,半晌,她也躺下,目光与姜定修相对,“所以,你也满意这个。”
“算是吧。”
那就是是,诶,书生的嘴,真是别扭。姜夫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语气十分跳跃,“那这赏雪的帖子,我明日便回了。”
“回吧。”总有这一日的。
“对了,若是你心中已有成算,定下了……”姜夫人想了想,“便给陈延些面子,不要太过了。”
岳父压婿,折人傲骨,现在这一刻是爽了,将来女儿还要去陈家生活,便是陈延自己不放在心上,那陈父陈母心里也会留痕。
“我心中有数,夫人不必担忧。”
未来的许多年,陈延都将在他手下,他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观测这小子,“对了,最近这段时间先压住茵茵,不要叫她出门了。”
姜府议亲,必然会有许多目光聚集在她和陈延身上,此时闹出什么传闻来不是好事儿。
“我知道。”
爹娘夜话至此结束,但老父亲操的心,远不止这些。
旦日,姜夫人回帖去了,陈延继续上门拜访,这一次,他终于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姜大人。
陈延觉得,此次见姜大人,与往日十分不同,首先是踏入书房后,前者看他的目光十分不同,以往都是带着赞赏的,今日十分犀利。
且姜大人今天穿得十分整齐,一身紫,虽不是官袍在身,但十分肃然、令人很有压力。
他落座后,管家便带上门,退出了书房。
此间只余二人,但小小的房间十分寂静,陈延坐了片刻,确认姜大人没有先说话的意思后,立即起身,而后挺身跪在了地上,“晚辈心悦姜小姐,愿求娶姜小姐。”
“快起来,这可使不得。”姜大人语气很真诚,但人就在书桌后,没有动。
陈延也没有动,少顷,待姜大人又说了一遍后,他才慢慢起身。
二人的目光这才对上,都到这个时候了,准备同意了,姜定修也不准备来弯的曲的了,他淡淡道:“你也知道,我膝下只有她一个女儿,从小便是金尊玉贵捧在手心里长大的……”
姜定修边说,陈延边点头,总之,姿态在这里,同样,他胸中心跳明显加快,这……若是拒绝,便不会说这些,所以,姜大人这是同意了?!
前面的话铺垫完后,姜定修就开始说要求了,“你言你此生不纳二色……”
“晚辈绝不纳妾。”
“她是我唯一的女儿,便是出嫁后,回家的次数也不会少,此点,你家中可能接受?”问过后,姜定修又神色肃然加了一句,“是便是,不是便不是。将来会做的是,无须虚言掩饰。”
农家人并不好这样的面子,而且父母也没有什么老封君的架子,陈延道:“晚辈爹娘开明,并不介意这些。”
开明?
那就让他来看看,到底有多开明吧。
不知道是陈延的哪句话取悦了姜定修,他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还有一事,她在我府上,开开心心,从不为钱财琐碎而烦心,吃穿用度,无一不精。”说到这儿,他顿了顿。
陈延立刻接上,“晚辈家中资产不丰,但会尽力给她最好的。”
姜定修闻言,轻轻摇头,“她十来岁的时候,便大手大脚,我约束不了她,恐她将来委屈,准备了许多嫁妆,倒不致使她受委屈,只是……”
他道:“若她嫁于你,动用了嫁妆,你易被一些人议论,这样许是不太好,不若——”姜大人图穷匕见,“不若贴些资产在你私产之中,使你免受议论。”
这句话,处处是坑。
陈延没有去盯着坑,而是说:“嫁妆里有,自然是用嫁妆里的,但晚辈相信,不会一直用嫁妆的。至于议论,晚辈一路走来,都在风口浪尖之上,从不闻别人口中之词。”自己过自己的就可以了。
姜定修问,陈延答,半个时辰过去,陈延已经由站着变成了坐着,手边也多了一杯茶。
清茶茶烟袅袅上升,就如同陈延此刻的心情一样,一路高涨。
因为,姜大人,同意了。
-
满身喜意归家,陈延看见的,是同样高兴的母亲。
李银花笑得合不拢嘴,“你叶伯母说,姜府回信啦!”
天可怜见,自家这儿子总算有了归途。
中午简单对付了一餐,距离十二日还有两天,李银花一直在家里试衣服,除试衣服之外,她还在算钱,得算好,家里还有多少存银,娶妻下定、下聘,这些都得要银子撑着!
除银子外,最好去江南那边捎些精贵点的物件过来,能省些钱……
“对了!”某日饭桌上,李银花忽然想起来,“儿啊,你先前说陛下赏了你一宅子,是不是也要修缮起来了?”
那两进的宅院李银花也去看过,比这边大多了,距离东门街那边更近,就是旧了点,不过没事儿,老房子舍得银子,修修补补之后,跟新的也差上离多少。
“总不能让新娘子到这边来?”这么一算又不成了,“那修缮需要多少银子?”真是钱到用时方恨少。
陈延见母亲焦虑,安慰她道:“修缮房子的事不必担心,陛下曾赏我黄金百两,修宅子差不多了,就是要劳心爹时不时过去帮我看看——”
“好!”关于提亲这件事,陈多富一直没什么参与感,就是在一边开心着,现下听到有事情做,整个人都活了起来,“你到时候跟我说说要什么样的宅子,我日日去看。”
陈家这边的氛围极好。
父母不是屏障,家世不是屏障,这事儿便谈得极为顺利、妥帖。十二日宴会初见,李银花一见姜茵茵活泼明灿、姜夫人大气有礼、不拘小节,就十分惊喜、满意。
她也是生意场上锻炼出的精巧妇人,虽礼仪差了些,但做人不孬,有情商,是以,十二日会见双方都十分满意。
叶夫人搁一旁看着自己这亲家,心下也称奇,这人,有主母性子啊。
两家满意后,元宵那日,陈家、姜府便互送了元宵礼物,待十八日,新雪消融之际,姜夫人便再度邀请李银花至姜府做客,赏景喝茶。
来来去去,两边都未曾遮掩,所以京中一些有头脸的世家很快发现,不得了了,姜尚书不声不响,竟然就把女婿落定了?
定的还是今年炽手可热的女婿‘陈延’,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