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1/2)
第211章
(标题:去灵州?我也去!)
满堂哗然。
整个大厅顿时鸦雀无声。
就在他们四个人说完之后,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他们,许久许久,大厅里都没有一丝声响,只有窗外偶尔传来一阵呼啸的呼声。
“你们,要去灵州救人?”
有人不可置信地问道。
那几个人没有一丝犹豫,点了点头,眼中没有骄傲,神色如常,说话之时,脸上的神情,就像是吃了一餐饭,讨论今天如何那般平常。
可是,在场的人都知道,那可是去灵州啊!
除了边关,灵州几乎是全大苦最为危险的地方,谁都知道灵州现如今死伤数千,地动不止,危险如形随形,随时都有可能会被压在坍塌的房屋之中,损失性命。
短短几天之内,灵州跑出来那么多人,都是为了远离那个随时可能会死的地方,谁都想着赶紧跑,可是他们却要反其道而行之,义无反顾地奔赴灵州。
这怎么可能?
没有人愿意相信,会有人会愿意不顾自己的性命,去救别人。
有人猜测道,“灵州有你们的亲人吗?”
然而,他们四个人摇了摇头,“普天之下,皆是亲朋,天下一家亲。我们是人,灵州百姓同样也是人,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都是血肉组成的人,都是我们的血肉同胞!他们此刻正是最为危难之时,王允丞相倾尽家财也要交救他们,我们这些人,没有那么多钱财可以拯救他们,但是,我们有手有脚,可以给他们运送粮食衣物,即便是他们被压在废墟之中,也要将他们从地底救出来!”
“那虽然不是我的至亲,但同为大苦人,也同样都是家人。”
他的声音并不大,但落在酒馆的人们耳中,却犹如惊雷,巨石入水,碰的一声炸开,人们神色各异,但无一不震惊。
自古以来,鸟为食亡人为财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没有人会为了别人的安危而去放弃自己的生命,这简直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虽君子有云,修身齐家,但与事实割裂,没有一个人知道真的会有人这么做。
他们只在书中见过,或者这些话,只是那些酸腐书生时时刻刻挂在嘴边的,但是,反观他们的装束,各个都是灰扑扑的布料,戴幞头巾子,穿粗褐衫,外罩干草斗篷,鞋子上面都是干涸的泥点子,人人都是风餐露宿,饱经风霜的,沧桑感,他们手中拿着的,都是锄头,镰刀等百姓家寻常见的东西,看起来实在是算不上是读书人家,光是从装束上来看,就是很普通的老百姓,甚至还是贫苦人家。
可是,看起来就像是最为愚昧最为底层的贫苦人家,所说的话,却像是最为奉为圭臬的训诫。
说实在的,他们就像是痴儿一样。
可是,那几个人说出来太过理所当然了,就像是这样想,这样做,是那么稀松平常的一件事。
那可是几乎在用自己的命去换别人的命啊!
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甚至从未听说过这种事情。
那几个人说完之后,就简单地点了两个菜,在周围的人或是惊讶,或是佩服的目光之中,草草地吃了几口饭,一粒粮食都没有浪费,吃完之后,他们正要转身就走。
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堂之中,人们已经注视了他们好久,就在他们要离开之时,大堂之中,忽然有一个人拦住了他们。
“你们,真的要去灵州救人吗?要去发生地动的那两个地方,去将人刨出来?”
那几个人略一思索,随即道,“不知道,我听说,朝廷已经派了王允王丞相去赈灾,也听说他们在召集军队去废墟之中救人,召集人去帮人,只要我们能够过去,肯定会有需要我们的地方。”
“不求回报?”
“不求,只求心安。”
几个人微微笑道。
大堂之中,很快就又陷入了寂静。
就在他们几个收拾好了东西,转身就要走的时候,忽然,一个人的胳膊被拉住。
那人回过头来望过去。
拉住他的胳膊的那个人欲言又止,眼中似乎有光亮一闪而过,随即,他像是下定了决心,说道,“我没有伱们那么深明大义,我上有老下有小,也没有你豁出性命的决心,但是,我手中有一些余钱。”他从怀中拿出一个钱袋子,交到了那个人手中,“拜托你带过去,不管是为灵州百姓买一副汤药也好,还是能够为他们添一件冬衣也罢,我请求你们将这些钱带过去,让我也为他们尽一份力量。”
四个人愣了愣,随即展颜,他接下了钱袋子,“好,大哥,不要担心,我一定给你带到。”
有一个人开了头,顿时,大堂周围的人都凑了过来,都给他们送上了东西,有钱,有干粮,有衣物和鞋子,琳琅满目,四个人抱了个满怀,但是,周围的人还在他们怀中塞东西,四个人拿不下。
众人十分热情,受到他们感染,几乎整个大堂的人都开始给他们东西,都要给灵州百姓送东西过去,而就在他们收东西的这个空档,消息已经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出了这个酒馆,街上的人一听他们的目的,也都一股脑儿地涌了进来。
不一会儿,不只是他们怀中,他们的脚边,身后的背篓也都满满当当的。
给他们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四个人热泪盈眶。
他们一一道谢,而就在他们准备要走的时候。
酒馆之中,忽然闯进来一个打着赤膊,满脸络腮胡,看起来不修边幅的壮汉。
“这不是百家吗?”
有一个人问道,那个壮汉点了点头。
人群之中,自动让出一条路来。
那壮汉十分高大,皮肤黝黑,胸肌犹如会呼吸一般起伏,身高要比常人高上两个头,长得十分凶气,身后背着一把板斧,像是一个杀人犯,威风凛凛,杀气十足。
然而,他开口,说出来的话却令所有人都震惊了。
“听说你们要去灵州?我也去。”
(标题:万众一心)
“大哥,你也要去?”
虽然有人送了那么多东西,但是从刚才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说这样的话,四个人有点不敢置信。
他们此次来,当然是有任务在身,否则,他们也没有以己命换他命的这样的觉悟。
他们是拿钱办事,说了这么多,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灵州招人。不过,他们从一开始就认为,不会有人会去灵州,大家都会保自己的性命,没有人会因舍弃自己自己的命而换他人的命。
任务一开始就注定以失败告终,他们没有报任何希望。他们自己都这样想,别人捐财物已经是意外之喜。可是,忽然有一个人告诉他们,他愿意去救灾区的百姓,甚至不顾及自己的性命。
不只是大厅中的其他人。他们四个已经震惊了。
许是因为众人实在太过震惊了,一时之间,没有人回答百家的问题。
那男人看起来便是个直来直往的性子,见他们光顾着惊讶,谁也没有回答,顿时有些不耐烦了。
百家粗生粗气道,“怎么不回答?”
他的嗓音粗犷,浑厚有力,像是上好的一坛酒。
那四个人听到声音,终于回神,他们同旁人一样,都有些惊讶,没有一丝演的成分。
“你真的要去灵州?去协助官府救人?”
百家点了点头,浓眉似箭,有一丝不耐烦地啧了一声。
“你可知道,灵州此时十分危险,不说房屋不稳随时会倒塌,灵州也随时可能发生余震啊!不管是哪里出一点差池,你都有可能殒命!”
四个人中其中一个人说道。
可是,百家却混不在意,他奇怪地看了那人一眼,随即道,“这些我当然都知道。”
“我百家从小就没爹没娘,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所以名为百家,我曾经受到街坊邻居善良的照拂,今朝我长大了,也可以同他们一样,将善良抛洒与世间。灵州百姓此刻正值危难之际,他们同我当时一样,而我,也可以像当初街坊邻居那样,尽自己的一份力,他们是我,我即他们,救他们,也是在救我自己!”
“我百家孑然一身,从生下来就没有家,现在依旧没有值得赡养的家人,我不在乎他们是如何看我的,我依旧是孑然一身,了无牵挂,所以我去,十分合适不是吗?”
明明是草莽大汉,可是说出话来,却像是最为清醒,最为落拓潇洒的人所说的话。
大厅之中戛然而止。
四个人又不可置信地问道,“你真的愿意去?”
百家顿时有点愤怒了,横眉道,“怎么叽叽歪歪的,要去就赶紧走,不要耽误时间,你们不是就要去灵州吗?还一直问来问去的,难不成,你是骗人的?”
“没有没有!”几个人摆摆手,干巴巴道,“既然如此,那便走吧。”
而这时,忽然,门外涌来许许多多的人,就如同百家一般,身高八尺,络腮胡,身强力壮的大汉,忽然闯了进来,背后俱都背着斧头镰刀之类的铁具。
“我也去!”
“我已然安排好了家中一切,人活一世,就要无愧于天,无愧于大道!”
“我也去!和你们一起,去挽留救我们的同胞的生命!”
“我也去!”
“我也去!”
……
振臂一呼,百人相应!
小小的酒馆之中,坚决地声音久久回荡,在人们心中掀起通天巨浪,波澜乍起,无法平复!
外面的人们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起了掌!
掌声如潮,绕梁三日。
足足有三四十个人要去。
原本是来游说的四个人心中顿时愧疚了许多,他们只是在拿钱办事,可是这些人,确实实实在在地想去支援灵州!
他们是真的不顾性命,要去灵州救人!
心中顿时愧疚与感动交杂,不只是被他们坚决的声音感染,还是自己心中有愧,眼泪续满眼眶,倏地流了出来。
几个男人热泪盈眶,当场哭了出来。
……
就像这几个人一样。灵州太守派出去许多人,四散到周围几个州,游说心怀善良的人们,一同去协助灵州官府拯救水火之中的百姓。
与他们一样,每个州几乎都有人愿意毫无保留地付出。
一时之间,许多人都反其道而行,朝着灵州涌了过来。
而与此同时,拿着丞相印的人,到了周围几个州,调来了两千官兵。
就在这些军队到的那几天,王允从京城调来的军队也来了。
加起来一共四千,全部都奔赴了灵州地动之处。所有人一同,不畏生死,英勇赴此。
房屋坍塌之处,石头零落之处,天崩地裂之处,到处都是军队身着银铠的身影。
日夜不休,前赴后继。
皮肉烂,满身伤,气力竭,无人在意,每个人心中只有呼救的声音,坍塌的砖墙,一刻都不停息。
也许再多一分力气,再快一步,就能救下奄奄一息的人。
他们身上,不只是自己,还背负着灵州百姓的命,心中都是救人,他们好像已经麻木,又好像满是激情!
此时此刻,他们的功勋,与在边关征战拼死的士兵毫无差别!
每救出一个人,心中就欢喜一分,每挖出一个尸体,便哀伤一分。
心中起起伏伏,即便是手指溃烂成泥,疼痛袭遍全身,却没有一个人喊累,他们心中只有救人两个字!
没有一个人监督,亦没有如此拼命的命令,可是他们却仍旧如此。
一个又一个人倒下,又有一个又一个上场。
与边关战士无二,他们同样称得上保家卫国的英雄!
而那些从各个州来的,如同百家那般的百姓,他们则负责把受伤的人运送到流民村,他们同样也是在与阎罗殿抢人。
一个个在深秋赤膊上阵,挥汗如雨,没有人喊苦喊累,草鞋磨破了也不在意。
一个又一个简易的担架运送着人,从流民村到镇上的路络绎不绝。
但是,灵州太守没有让他们白干活,他说,不能寒了百姓们的心。
他从官府里拿出了一千两银子,当做百家他们的工钱。
虽然那些百姓们都不是为此而来,但是,他们却不能让他们1平白来这一遭,这一遭凶险至极,他们有这个决定,完全是因为怀着自己的善心,他们不能让他们寒了心。
这些事情,即使王银钏他们没说,灵州太守也是知道的。
三天之前。
王银钏协助灵州太守处理了地动的事宜,便秘密前往了灵州北部。
地动前一世已经经历过一次,虽然第一次试图拯救百姓们,没有成功,但是,她仍旧不肯放弃,毕竟人命关天,能救下一个人是一个。
上次,她派人1去1传播灵州可能会地动的消息,让人们赶紧走。
当时她急着救王银钏,所以几乎快要忘记了这件事情,故而,准备地不是很长分,只是派人去民间传播灵州精要发生地动的事情,不过,因为时间紧急,加之没有任何地凭据,故而,并不那么可信这一次,她有2三天的时间,来提醒灵州北部的百姓。
她必须要尽快想办法,然后实施,否则,一切注定还是徒劳。
这一晚,王银钏倚在床榻之上,闭上了眼睛。
脑海中骤然出现了从前第一次见到慧能大师之时,他那看似学识渊博,慈悲大度的模样,也许,慧能大师就是一个不错的皇子,借慧能大师之口说出来,更为可信。
还有那次,王宝钏梦到仙人之时,想必也是慧能大师搞的鬼,既然慧能大师手眼通天,她又何妨借一借他的光呢?
而且,自从上一次,慧能大师听了她的话之后,已经许久未曾出现,不知道他想的如何了。
已经过去了许久,也没有出现,王银钏也有些好奇,到底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想到这里,她起身,眼中忽然划过一抹狡黠的笑意。
她坐起身,从桌子上铺下一张纸,拿起笔,随即,提笔写下了几个字。
信上只有短短几个字,并不多,但是,王银钏却1骤然之间,陷入到了昏睡之中,就像是从前将她无意识地拉进那个满是黑暗的深渊之中。
信上只有一句话,“得薛平贵与玳瓒而杀之。”
收信人是卫听。
王银钏再一睁眼,眼前就是一片黑暗,这个地方,熟悉又陌生,曾经她在这里,险些死过去,然而,现如今,再一次进到这里来,却是她主动前来。
一成不变的是,这里仍旧十分黑暗,没有一丝光亮,空荡荡的,如同哪个地曹地府。
王银钏站在原地,除了自己的呼吸声,她听不到任何地声音。
空无一人。
王银钏皱了皱眉,这里的时间与现实一样,她现在一刻都耽误不得,必须要尽快。
想到这里,她张了张口,道,“既然把我带到这里来,又为何不现身?”
“慧能大师,你心虚了吗?”
话说出去,传来阵阵回声,好像这里真的没有人一样。
可是王银钏却又十分清楚,这里一直都有人,只是迟迟不现身。否则,当初也不会她只要一对薛平贵有杀念就险些抹杀掉她自己。
慧能迟迟不出来,很有可能是因为……
惩罚她?
她明知故犯,明知薛平贵不能死,却还是有了杀念,如同以前的很多次一样,她能够威胁到薛平贵的生命,所以1,才要把她带到这里来?
慧能大师是在拿乔。
他现如今,一定知道她万分焦急,想要救灵州百姓的性命,然而,慧能却借着她的善意,让她在这里干等着,从而来惩罚她。
王银钏眼中闪过一丝不虞。
“你不是自诩为神吗?若是不救,灵州北部将有数百百姓遇难,无数人会因此丧命,若是提前救下来,就能让那么多人活下来。我为人,尚且想要尽自己的全力来救人,你们这些道貌岸然的神,却反倒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丧命吗?”
“若是如此,神何为神?不若你们下来,让我上去坐一坐?”
“放肆!你这是大不敬!”
就在她说完的一瞬间,虚空之中,骤然出现了慧能那熟悉的身影,一如当初一样,他一身袈裟,和尚打扮,不知因为什么,那张本该长生不老地脸上,却难得,见到一丝沧桑。
王银钏眼中闪过一抹笑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