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帝京惊变(上)(1/2)
第161章 帝京惊变(上)
她正在叽叽说话,忽然传来何美人的嘘声,“梁姑娘,那边有人鬼鬼祟祟的。”
菱蓁拉何美人来这僻静之处,身边并无其他侍从。黑影里菱蓁看见何美人金簪子折射出的微弱的光,犹豫了片刻,拉着何美人藏到了屏风之后。
“这儿没人,”是黄门官尖而细的嗓音,“来这里说。”
几位黄门官进入殿中,掩上了门。
菱蓁觑了觑,正好看见其中一人佩戴的弩机,菱蓁连忙把头缩回屏风后面——这是宫中的违禁之物,只有禁军可以携带,这些黄门官哪儿来的小弩?
“我们举事,果然可成?”
“当然,筹谋了这么久,不会出岔子。自从贵妃离京,皇后又不住宁华殿,里头本就和无头苍蝇一样。放心!咱们一切按暗号行事,外面有大军接应,过了今夜,那就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黑暗中何美人和菱蓁对视了片刻,几乎同时闪过一个念头,这些宦寺要在宫中起反!
何美人一着急,金钏子落在地上,发出细微的声响。
“谁!”
菱蓁见无处可躲,当机立断,拉着何美人破后窗而走。
“有人偷听我们讲话,从后面跑了,快追!现在走漏风声我们就死定了,务必灭口!”
菱蓁与何美人并未远走,藏入殿侧的夹道里。那几个黄门四处寻找不见人影,有一人道:“这么点时间肯定没走远。”说完便朝黑漆漆的夹道走去。
菱蓁大惊失色。
在京诸王与他们的世子先后乘车驾预备应召前往东宫,消息通过府军卫何处暗哨经由汲古阁鸽房迅速传到了白露初手里。思卿背后的冷汗浸透了衣衫,难道她预判失误,难道唐鹏故意误导她,与定藩勾结的人不是诸王中的一位,就是宁寿侯?思卿对白露初耳语,“盯住宁寿府,若有异动,便宜行事。”
白露初道:“他们只是出了府门,未必会来东宫。”
范子冉从值房率先来到东宫,同来的还有住得离禁中最近的康王、康王世子以及端王世子。因为端王不在京,端王妃也代表端王同行而至。
思卿迅速把端王府、康王府排除在外。此时禁中宫门即将下钥,众人对思卿的召集之举备感疑惑。
思卿把目光投向殿外,却没看到唐鹏的身影。她问左右为何菱蓁与何美人还没有到东宫来,左右答曰不知。
这时康王开口问:“殿下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话音刚落,唐鹏默默进殿一揖立侍殿口。思卿犹豫了一下,如果自爆唐鹏这位京卫指挥使是定藩内线,无疑会直接牵连他的顶头上程瀛洲,而这个节骨眼上程瀛洲绝对不可以再出事。
“接禁军报,入京畿的军备可疑,”思卿道,“怀疑他们是叛贼的私兵。”
座下一片哗然,思卿仔细观察座下每一个人,都没有看出破绽。只有范子冉回头看了一眼惴惴不安的唐鹏。
思卿接着道:“贵妃已至宜宁行宫,陛下途中为风邪所感,尚不能言。陛下的御笔在此。”说着命人传阅诸王。
范子冉又看了思卿一眼,今夜紧急,思卿直接从帘后出来面见众人,神色慌慌,“御笔”显然是她伪造的。
思卿已经想好了以后的推辞,自己说是“御笔”,萧绎用过的笔就是“御笔”,自己拿萧绎用过的笔写的东西也能叫“御笔”,毫无问题。
众人见了信又喜又忧,思卿心道还真不是座下的人要起反?
这时思卿又道:“禁军怕这些兵备在京畿举事,故而请诸位来商议对策……”
就在这时一束烟划破帝京城寂静的上空,无数火把随之燃起,恍若上元的灯夜。思卿骤然惊醒,自己把这些宗王全都叫进东宫来动静闹得太大,已经打草惊蛇了。
她着急叫宗王们入宫,为的就是能够在定藩叛军动手之前找出奸细、抢到先机。如今不仅没能找出奸细,还先机尽失,对方竟然先一步动手了。思卿首先想到的是宫门还没下钥,她随机安慰自己,自己已经给守军下过秘令,烟升起的一瞬间他们应该会马上关闭宫禁城门。
然而有一个模糊的念头产生了:快跑!她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留下来等于送死。这时她抬头正好撞上端王妃惊骇的圆脸,无奈道:“叛军动手了。”
举座哗然,康王拄着拐一下子站起来,以拐敲地,“哪里冒出的叛军?!”
思卿反应过来,他不会以为是孙平甫叛变了吧?然后就在她犹豫的一瞬间,有一支火箭从暗处离弦而出,思卿本能得举袖隔挡,袖子却被引燃。在侍从冲来的一瞬间,激动的康王诱发旧疾倒地,房梁上无数烟尘抖动,思卿来不及管自己被点燃的袖管,两只手只分别抓住离自己最近的端王妃和白露初向一侧拼命拖拽,无数侍从冲上前护住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