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海客瀛洲(1/2)
第263章 海客瀛洲
沈江东道:“此事不宜由殿下拘审!事情可以交给京卫处置。”
思卿怒道:“京卫审京卫于理不合!”
沈江东脑中一片混乱,此刻已经有点忘我,竟然在金吾卫内当着程瀛洲的面直接回口道:“皇后殿下站在这里本就是于理不合!”
这要是换在城南武宅两人当面起冲突,武振英肯定会冷冷道一句“要吵出去吵,别在我这里吵”,也只有武振英才敢对国后勋爵这样讲话。此刻无人在侧劝阻,两人在宫城下的金吾卫卫所中如此失态,沈江东立时意识到自己已经极度逾矩。
思卿的声音变得很平和,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越是平和,越是在酝酿滔天的怒火。她放缓了语气,甚至用带些请教之意的口吻和声问道:“这是禁军,我无权处置,难道非要等他端王前来处置么?”
沈江东闻言连忙后退一步俯身行大礼,思卿怒意出口喝道:“回话!”
沈江东连忙俯身再拜叩首,口中重复刚才的话道:“还请殿下三思。”
思卿鲜见对沈江东发火,沈江东无言以对。好在思卿很快发现本来她冒风险来此是为了质询程瀛洲,结果反变成她与沈江东废话输出无效斗口。思卿强自平静下来,示意沈江东。沈江东颔首,思卿对程瀛洲复道:“我不想用你的女儿来威胁你,你考虑清楚。”
即便今天她的耐心已经到达了极点,但仍然坚持以“我”自称。程瀛洲履任京卫凡二十年,在朝素有声望。熙宁十三年思卿入京即结识他,思卿一直坚信程瀛洲必有隐衷。
程瀛洲还是没有反应,思卿见此独自摔门往外间去了。
思卿思及沈江东与程瀛洲是故交,有的话也许当着自己的面不好说,于是自己先走,留沈江东独自跟程瀛洲交谈。
沈江东过了半个时辰才到外间来见思卿,思卿问:“他说什么了?”
沈江东面色颓废,只是摇头。
思卿道:“那就是报了必死之心了?”
沈江东道:“我想不明白。”
“你们认识这么多年,”思卿道,“你最了解他。你都想不明白,可让旁人怎么办?”说完她叹了一口气,又觉得旧伤剧痛,面色雪白,勉强出去登车回南内。
思卿这病半真半假,住回清溪苑流云殿不见人。如她所料,在萧绎回信之前,朝中一片混乱,端王执意即刻以谋逆罪将程瀛洲论处。可惜思卿病了,并不见人,也不说话,只管拖着。
就在萧绎的回信传回帝京这一日,包括唐鹏在内的京卫属员都到南内求见思卿。思卿清楚他们都是为了程瀛洲而来,但思卿照例谁也不见。
午后沈江东忽然到流云殿来求见,思卿回答不见,云初见状十分为难,小声告诉思卿道:“人没了。”
思卿大惊。
沈江东入流云殿,面色灰败,看起来也像是病了。隔着素纱屏风,思卿沉默了好久才开口问:“怎么回事?”
沈江东道:“殿下去见了他以后,他不知在焦心什么,发高热。大夫来时,他偷藏了大夫的一柄小银刀,然后夜中趁人不备,悄悄就……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沈江东话音刚落,忽然听见一声巨响,思卿身前嵌有大理石的大书案那样重,却被她一把掀翻。桌上笔墨纸砚香炉茶盏落了一地,地下青砖都被砸裂。闻得巨响宫人纷纷下拜,只有沈江东站着没动。
许久许久,屏风后终于传出思卿的声音,“准备后事吧。”
沈江东失魂落魄回到家,江枫不在京,他无人可诉。回想过往共事时的种种,泪水无声无息涌了出来。
一年前程瀛洲在自己面前救了意欲自尽顾衡,一年后他选择在同样的地方同样以自尽的方式结束猝然结束自己的一生,这一次没有人来挽救他。
沈江东也不知道枯坐了多久,直到范子冉来见他,言道人虽死了,事却没有完。程瀛洲在京卫数十年,平素谦退谨慎,一向为人称道。他既身殒,众议也有些倒向他一边。他实在没有当众刺杀皇后的理由。
程瀛洲既然自尽,身后定调自然是以死自证清白,反抗端王诬告。只是他为何会刺伤思卿,范子冉不仅想不通,也不清楚思卿究竟怎么想。
沈江东道:“皇后的意思,他拔剑只为以死自证,刺伤皇后,不过是不慎失手而已。”
范子冉犹豫,“端王能愿意?”
沈江东一向温和,很少露出狠辣的神色,“由不得端王。”
思卿实在想不明白自己都把话说到不能再明白了,为什么程瀛洲还要选择这样一条路。他究竟做了什么对不起君父对不起自己的事,让他觉得他除了死别无选择?她心中五味杂陈,叫来云初道:“你去告诉端王,除非我死了,否则他不要想借着这件事去掀程瀛洲的家,去掀孟光时的旧账。他骂我什么都随便,我可以不做皇后,可以不要贤名,但不能做阴诡小人。他非要掀孟光时的旧案,那就让他去造反吧。告诉他,这就是本宫的原话。”
思卿心知孟光时与仁诚何皇后有不可说的秘密,孟光时倾心于何皇后,熙宁十七年孟光时是为了查探仁诚何皇后的死因被灭口,查孟光时旧案等于揭开先何皇后的隐秘。她这位现任中宫于情于理都不能做这种缺德之事。
云初诺诺不敢言,这时有一个声音道:“不能去!”
周贵妃进到屏后,“皇后娘娘,妾的话,娘娘这么快就忘了?有什么,等端王那老头子死了再清算不好吗?就这么两天娘娘也等不了?”
思卿抬眼,“我自寻死路,你不是乐见其成吗?”
周贵妃凑近思卿,“妾害怕,害怕娘娘出事时来个鱼死网破,大家都没好下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