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战事1(1/2)
第214章 战事1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一年又过去了。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这一年,叶轻的生意越做越大,螺蛳粉店开了一间又一间。
孙世平的螺蛳粉加盟店,也是一间又一间地开。
其他商人已经嗅到商机,在孙世平没有发展到的地方,加盟的速度,比叶轻想象的还快。
叶轻简直是收钱收到手软,心情好的不得了。
清风镇的竹笋水涨船高,家里有竹子的人,简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
以前只能做扁担,或者当柴烧的竹子,现在成了大家拼命种植的对象。
还有生,腐竹等等,只要是不懒的人家,总能找到发财的机会。
程老板的所有螺蛳粉店全都关门了。
他日防夜防的蛀虫,狠狠的把他咬了一口,让他损失了不少钱财。
气急攻心之下,所有的血液冲上了脑袋,然后他华丽的中风了,瘫倒在床上,连话都说不了,生活无法自理。
他一倒下,妻妾儿女开始了财产争夺战。
过程惊心动魄,堪比宫廷大戏。
谁也不服谁,正妻一气之下,十分强势的把所有的螺蛳粉店关掉,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们也别想得到。
幸亏叶轻有自己开的店铺,也有像孙世平这样的加盟商。
不然的话,在石河村的螺蛳粉作坊只能关门大吉。
…
最近江南一带的茶楼开始流行江湖煮酒论剑。
何人年少不疏狂,一腔热血江湖闯,浑身是胆天涯浪。
五湖四海求知己,仗义疏财侠客心。聚义群英千杯醉,心胸坦荡自逍遥。
剑指江山游天下,傲视苍穹九重天。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的武侠小说简直是风靡了整个江南。
人人为之疯狂,甚至有人成疯成魔,沉浸在江湖的设想中无法自拔。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庆华城最大的茶楼——和韵茶楼。
又是加大力度宣传,又是请了当地最有名气的说书先生在茶楼里讲解。
“丁春秋杀害玄痛、玄难二僧,乃少林派大仇。少林群僧听说他到了少室山上,登时便鼓噪起来。玄生大呼:今日须当人人奋勇,活捉丁老怪,为玄难、玄痛两位师兄报仇…”
说书先生用力一排惊堂木:“欲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
然后端起桌面上已经凉透的茶水,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说了这么久,真的是口渴。
“什么?老子听得正过瘾的时候你怎么就停了呢?”
“就是,赶紧的接着往下说。”
“老板呢?赶紧给我滚出来,以为老子消费不起这点钱是不是?再不往下说的话,我信不信我把你这个店给砸了。”
“砸,必须砸,不然说书先生继续在这里卖关子。”
下面讨伐的声音越来越大,简直是要把这个房子给掀起来,说书先生不得不出来解释:“名各位客官,实在是对不住,不是我不想说,实在是我也没有拿到话本,你们让我怎么继续说呢?”
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下面的人又乱套了。
有人开始砸杯子:“你为什么没有话本?你这是在糊弄谁呢?”
每一次都是这样子,正听得过瘾的时候,他却停了,简直是挠心挠肺的,你说这气不气人。
客人的脾气大得很,差点就把说书先生给打一顿。
最后还是掌柜的,带着一众伙计,才把他安全带出去。
“叶姑娘,叶姑奶奶,叶东家,求求你大发慈悲,这篇稿子你今天晚上一定要交给我,
今天晚上我要好好练习一下,接下来要怎么讲,还有那本《倚天屠龙记》,你怎么就只写了个开头,后面的剧情什么时候可以给我…”
说书先生在旁边喋喋不休,叶轻简直要后悔了,没事干写什么书啊。
现在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
事情是这样的。
正月十五的时候,带着她忠实的粉丝周钰儿、纪云、小丫几个来到庆华城闹元宵。
但这个年代的元宵佳节实在是太无聊了,无非就是猜谜语之类的,还有就是舞狮舞龙表演。
热闹是热闹,只不过不是叶轻喜欢的类型。
周钰儿已经是大姑娘了,看着大街上拥挤的人群,吓得都不敢上街了。
可是漫漫长夜,要怎么过呢。
睡觉又太早,逛街又没兴趣。
于是小丫让叶轻给她讲故事,好消磨时间。
平时的童话故事,能记得的基本上都已经讲完了,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讲的。
叶轻决定来个不一样的,那就是武侠小说。
《射雕英雄传》是绝对少不了的,叶轻以前也有说过这部小说,只是没有讲完。
如今又重新讲起,听过的人还是兴致勃勃。
或许他们听的不是故事的本身,而是一种人生哲理。
被吸引住的不单单这几个女孩子,就连蒋大他们这些男子都被吸引了过来。
只是时间太短,那么厚的一本书,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说得完。
所有人意犹未尽,叶轻说的口干舌燥。
外面的鸡都开始打鸣了,大家都还不打算放过叶轻。
叶轻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各位大哥大姐,求求你们放过我吧,再说下去大家都不用睡觉了。”
纪云笑嘻嘻的说:“那就都不睡觉了。”
小丫撅着嘴巴:“姐姐,你太坏了,那么好听的故事,总是说一半留一半的。”
叶轻捏了她的小鼻子:“小姑娘,要早点睡觉,不然容易老的。”
小丫:“坏姐姐,不和你玩了。”
所有人哈哈大笑,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动不动就不和你玩了,这和壮壮没什么区别。
蒋大灵机一动:“叶姑娘,大家都这么喜欢听故事,为何不把它写出来,卖给茶楼,可以大赚一笔。”
叶轻以前有默写过《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的冯思雨就喜欢得不得了,恨不得一天过来10次八次,把所有的稿纸一次看完。
说到钱,叶轻瞬间就觉得不困了:“你们真的很喜欢这个武侠小说吗?”
《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没有卖出去,后来也就忘记了。
几个男子同时点头表示赞同,蒋大感慨:“确实喜欢,仗剑走天涯,快意江湖,谁不愿喜欢。”
小丫:“我喜欢黄蓉姐姐,我长大了以后,也要当女侠。”
纪云调侃她:“那你是不是也要找靖哥哥一样的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