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大汉公主与大汉民女(1/2)
第84章 ,大汉公主与大汉民女
相比于拥有大汉官职的大哥耿恭,这些乌孙国的权势贵族,反而对之前城下,率领疏勒城千骑大汉将士,在匈奴大军中叱咤风云,一骑当千,所向披靡的李帝,显得格外的看重。
竟然打算将李帝,请到以左为尊的左侧首席落座。
但是却遭到了李帝的婉拒,并将自己的结拜大哥耿恭,请到左侧首席,而自身则在右侧首席落座。
疏勒城众位将士们,落座没过多久……
当身着汉家服饰,盛装打扮的大汉和亲公主,被人请到宴席之中,彻底露面之时。
耿恭率先起身,带领一众有资格,参与这次宴会的疏勒城将士,对这位大汉的和亲公主,拱手见礼道:
“大汉西域都护府,戊己校尉,耿恭率疏勒城将士,拜见大汉公主!”
相比于大哥耿恭的毫不迟疑,李帝却是对眼前这位虽然容貌靓丽,但却明显带有西域五官特征,所谓大汉的和亲公主身份感到疑惑。
因为据他所知,貌似这东汉时期,并没有什么比较出名的和亲公主记载,流传于后世。
似乎通过李帝略显迟疑的见礼,注意到了李帝眼中的疑惑。
眼前的这位大汉和亲公主,与耿恭互相见礼过后,非常主动向李帝解释起了自己的身世来历。
“这位俊郎神武的大汉将军,妾身是西汉解忧公主的后裔,所以虽然妾身自小生长于这西域乌孙国,但却惭愧莫名的,得到了这些大汉边防将士们,大汉公主的尊称……”
听到眼前这名大汉公主的解释后,李帝对她那大汉和亲公主身份的疑惑尽数消解。
显然,她的这大汉公主称号,是不受到东汉帝王所承认的民间尊称。
不过,从她身为一位早就被冲淡大汉血脉的和亲公主后代,还能说一口流畅的汉家语言,对大汉礼节门清,又能得到大汉边防将士们的尊称来看。
相必以往,她虽然生长于西域,却也是为大汉的边防将士们,提供过不少帮助,属于是心向大汉的那一波人。
随后,李帝为表自己,对这位大汉和亲公主的汉家血脉来源,那位西汉时期解忧公主的尊敬。
也是为这位能以胡女之身,得到大汉边防将士们尊称大汉公主的敬佩,又将自己这右侧的首席座位让出。
由于有这位从血脉,从文化认同等各个方面,都属于亲善大汉的和亲公主后裔作陪。
一时间,李帝与耿恭等疏勒城将士,同这乌孙国的国王以及权势贵族们,相处的就越加亲和起来。
双方经过一番推杯换盏的简单客套之后,逐谈起了今次疏勒城这一千多大汉骑兵,来乌孙国的缘由。
乌孙国的现任国王,据他所说,其也是拥有一丝大汉血脉。
是西汉解忧公主的长子,大昆弥元贵靡的血脉后代。
至于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李帝等人又并不是那种,会追根问底的人。
既然这位乌孙国国王,说他是,那就当他是呗。
人家都已经十分主动的表明了,自己对待大汉的亲善立场,以及与大汉之间的血脉渊源。
李帝等人,又如何会选择让这位亲善大汉的乌孙国国王,难堪的下不来台。
正好,这位乌孙国国王,主动将疏勒城借兵的梯子,亲手递到众人身前。
李帝与大哥耿恭互相对视一眼后,就由李帝这位明显受到乌孙国待见的人,提出了借兵攻打匈奴族地的请求。
如果说,李帝与耿恭等人,这次前来是想借乌孙国的兵力,去解疏勒城的被围之困。
叫身为西域小弟的乌孙国,去帮身为大哥的大汉,抵御匈奴大军的南下入侵。
李帝估计,眼前这位十分喜欢说场面话的乌孙国国王,不一定会肯借兵。
但如果说,李帝与耿恭等人,这次是代表大汉,想带小弟乌孙国,去劫掠发财,去偷袭匈奴兵力空虚的北方老家。
尤其是李帝与耿恭等人,之前更是在乌孙国一众权贵的眼皮底下,展示过自身那无可力敌的强大武力之后。
对于疏勒城的借兵请求,李帝与耿恭两人眼前的这位乌孙国国王,那是根本就不带一丝犹豫的,就当场答应了下来。
大手一挥准许了五百位精锐骑兵,加入疏勒城攻打匈奴族地的自卫反击队列。
随后,那位大汉公主,更是主动向李帝与耿恭建议,让他们去莎车国与龟兹国,以及车师国,这些西域小国试试。
因为这些西域诸国中,都有同她一样,身具大汉血脉的和亲公主后代,可以算是立场比较亲近大汉的一些西域国家……
不得不说,这趟西北之行,完全对得起李帝那风水堪舆术的福地评价。
疏勒城的众人,不止是从这乌孙国借到了五百精锐骑兵,更是得到了西域诸国中,立场亲近大汉,有很大可能借到兵力的国家名单。
于是,作为礼仪之邦,天朝上国的大汉,李帝与耿恭两人,礼尚往来的将之前,疏勒城众人在乌孙国外,所缴获得的匈奴物资。
海量的牛羊马群,以及大量的匈奴俘虏,都交给了乌孙国代为保管。
并告知乌孙国国王,因其借给了疏勒城五百骑兵,他现在就可以从这些缴获自匈奴大军的海量物资中,抽取一成作为大汉对其肯借兵给疏勒城的感谢回赠。
至于剩下的物资,则由其他肯借兵疏勒城的西域诸国,派人前来向乌孙国讨要。
当然,如果乌孙国国王能派人将这些物资,押送至大汉在西域的边关要塞,玉门关的话。
耿恭以他的戊己校尉身份许诺,乌孙国国王他可以从这海量的匈奴物资中,再次抽取三成作为乌孙国押送物资的辛苦犒劳。
于是,原本只是迫于情面,而抠抠搜搜只借出五百骑兵的乌孙国国王。
原本以为,这五百骑兵就属于是有借无还的乌孙国国王。
见到疏勒城一众大汉将士,竟然这样十分大方的将自己刚刚答应派遣,实际上却还根本没有走出家门半步的五百骑兵。
这次借出去的劳苦费,提前为自己结算清楚,更是将这些让自己眼红无比,却不敢升起一丝贪妄之心的匈奴大军缴获,海量的牛羊马群等物资,交给他这乌孙国来保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