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准备前夜(1/2)
第283章 准备前夜
6月5日,联合国国际环境日。
虽然已经入夏了,但白天温差还是稍微有点大的,艾伦早上起来的时候,外面差不多有八九度的样子,需要穿件外套。
到下午一两点时,全天气温最高的时候,也就十五六度左右。
卡马森不算是沿海城市,算是内陆山谷丘陵地区,平均气温会比南边的斯旺西或者加的夫要低一点,算是“山里面的温度”。
披了件黑外红内的披风,艾伦意气风发的站在大厅门口,边等着佣人去给他牵马,右手上的马鞭一下下敲在左手上。
此时的庄园前院里,搭建了数十顶硕大的帐篷,自从登上家主之位后,庄园里已经很久没有住过这么多人了,如今一次性来一千多人,看起来还是很壮观的。
城堡里的房间虽然挤挤还能住下,但床位不够,胡特正在派人加急购买床铺,剩下的一部分人只能先暂时住帐篷了。
而此时的草坪上,几十位艾伦的保镖,正指挥着着上千名外卖公司的新员工从地下仓库里往外搬武器、擦枪。
正好趁着这次人手管够,给家里的老武器都拉出来保养保养。
这些人虽然是退役老兵不错,但很多人根本不会保养这种老式武器,还得让他们的“保镖队长”示范一下。
平民骑马的时候也有口令,比如说“o,shop”。
镇长顶着黑眼圈带了几个人跟在西菲斯身后帮着忙活。
想想当时在这总共才二三百万人口的威尔士放一艘陆上“一等战列舰”是什么概念?!
这就是当时大英王室勒紧裤腰带供应来的资金养出来的“重兵”。
那换到国外该怎么喊?
其他地方艾伦不知道,但在大英这边,一般情况下不喊口令。
这些屁民不太听他的话,而艾伦老爷呢.也不露面。
根据家里的家族历史记载,历史上希尔家族兵峰最盛的时候,也不过养着不到三百重骑兵。
而加上给骑兵提供后勤的骑劣马的杂役,当时对外号称五百重骑兵。
此时的希尔庄园,大门口处,数十队穿着德军军装的大兵,挎着英式步枪,整装待发。
至于具体拍什么电影,镇长没说,艾伦没告诉他,只让他先通知镇上的人做前期准备。
这边还有挎斗摩托、数辆老坦克,都是紧急维护后,能用的真家伙!
“出发!”
某著名抗战剧里的“意大利炮”就和这玩意很像。
还有二战早期型号的2磅炮,这个是用来打坦克的反坦克炮,后来德军装甲车升级,这玩意就打不动了,所以退役换装了一批新式火炮,这些退役的老炮,就被有心人顺回家了。
卡马森镇上的居民也一脸懵逼,只知道最近要穿老式衣服,把家里的新潮东西都藏起来就行了。
附近能有这个阵势组成数十匹马队的,也就自家少爷了。
看起来有点翻译官那意思了。
这要是.这股力量要是提前一百年给他
老子的爵位大小也要往上提一提。
但艾伦贵族的马术教育,是按照骑兵的马术培养的,战场上声音杂乱,如果单凭口令,马儿很容易因为外界的杂音听不到,耽误事。
“少爷?!你来了,这边都安排好了,你看.”
西菲斯搓了搓手,站在外面,现在大早上的,还是有点冷的。
可以这样说,养这几百名重骑兵,人吃马嚼的费,加起来比当时养一艘一等战列舰还要贵。
比如现在的艾伦,马都快跑到西菲斯面前了,他才拉动缰绳,大白马很给面子的前肢离地做了个蹬踏的动作,看起来帅气无比。
有些没回来,房子空置的家里,还安排了特型演员,扮演一些法国人。
小石头下意识的一并脚,歪着头,下巴一抬,有点德军那味儿了。
但如果不是狗,换成马呢?
华国骑马的时候,很多时候想让马加速,都会喊“驾!”而停的时候还有相对应的口令“驭”。
那种骑在马上,没有盔甲,随便拿个武器的,根本就叫骑兵。
传单上打印的是最近的日程安排,家家户户都得收拾好自己的房子,外面的太新潮的东西,都得拆掉,商店的广告招牌也得拆掉。
整个六月初,卡马森镇一片乱象,有的人开车已经偷偷跑去别的城市投奔亲戚了,但大部分人还在本地工作,只能留下来。
希尔家的重骑兵,就是骑士上身穿板甲,内里还有锁甲内衬,而马匹身着皮甲,这就算是重骑兵了。
加拿大远在海外,比威尔士还穷乡僻壤,用这些老装备,部队装备落后点还显得很符合实际。
只看这些数据,根本就没办法分别出各种型号火炮的威力。
骑马顶多十来分钟的路程,艾伦懒得坐车了,今天这个气氛,让他不想坐车。
加拿大是英国人和法国人双民族占主体的国家。
“是!”
“这是怎么了?”
枪擦完了,还有炮,家里没什么太重的重火力,都是经典款的老武器。
而一大早天还没亮,希尔家庄园门口就灯火通明,不知道多少年没开过的探照灯,也打开了,一道道光柱直接照着门口的大路。
一排排的枪械擦枪、通枪管、上油等等步骤都做完后,摆在地上整整齐齐的。
六月二十多号,临近月底,整个卡马森镇终于做好了迎接拍摄的准备,正在等待着他们的领主导演降临。
看着操场上的上千大兵,还有满地的武器,虽然武器不太先进,但这一刻的艾伦,还是有点志得意满的感觉。
但他是故意不想进去休息的,为的就是能让艾伦第一时间看到他,特别是看到他辛辛苦苦忙碌的样子!
毕竟才封的爵位,还是要好好表现,给少爷表表忠心。
建筑还是那些建筑,人穿上家里老旧的破烂传统衣服,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
上千人规模的“德军”,还带着装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