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后顾之忧(1/2)
第59章 后顾之忧
崇祯皇帝看着周皇后离开,然后抬头看看天色,感觉蓟镇军卒那边,应该安排得差不多了,心中挂念之下,便决定过去看看。
再一个原因,也是他和周皇后所说,军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所谓军权,不是说这个身份和权力,而是能让军队听话,才是军权。
至少崇祯皇帝知道,古代名将收军心的一个手段,不就是有谁给军卒吸伤口的故事!虽然他不一定会做,但是其中的意思却是知道的,就是和手下军卒同吃住,共甘苦,得军队认可,至少要有这方面的表现才好。
去看看那些蓟镇军卒安排地怎么样了,一来收其心,二来自己也能安心一点。
于是,崇祯皇帝便在紫禁城纵马奔驰,出玄武门,从北上西门过玉河桥,沿着太液池河岸赶往内教场。
………………
蓟镇军卒从上午赶到京师,本来是怨声载道的。毕竟大冷的天,几乎是用强行军的速度赶来京师,又冷又饿又没盼头。
但是他们没想到,一到京师之后,皇帝竟然亲自出城接见了他们,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皇帝竟然还给他们结清了欠饷,每人至少拿到了二十多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巨款啊!特别是对他们这些边军军卒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之举!
这还没完,随后京师城里竟然出现了叛乱,他们跟随皇帝去平叛,本来想着要厮杀,卖命也是值的,结果没想到,都是银枪蜡烛头,就这种叛乱,完全是小孩过家家,都不用他们出手,叛乱就被镇压了!
也就是午门那的杀人,让他们震惊了一把。当然,午门那的财富,也让他们震惊了的。
随后,太子殿下亲自出来,又安排他们来了皇城里的内教场驻扎,虽然肚子饿得慌,好久才吃上饭,但是每个人都是兴奋的,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心中想着这些,崇祯皇帝面对眼前的蓟镇军卒大声说道:“如今你们已是京营在编将士,过两日朕领骑军出征,你等有什么要求就说,朕给你们解决!”
唐通其实没说,如果兵部那边卡一卡,地方上再卡一卡,扯皮下搬家费之类的,这些军卒的家属一个月都未必能迁到京师。
唐通见了,就想上前两步,拍下皇帝马屁,就这待遇,怎么可能还有要求!
他刚才确实有点犹豫,不知道合不合适开口。没想到被皇帝发现,他也就没有犹豫,当即一手牵着战马缰绳,一边单膝跪地奏道:“小人这两日要随陛下出征,肯定等不到蓟镇的家人迁来京师。小人在京师又无熟人,小人……小人这军饷不知道怎么给家人好?”
他希望军队开拔之后,就没有后顾之忧。如此才能让他带的兵是能打的,而不是因为其他事情拖累导致战力受损。
为此,在移营,驻扎等事上,他们表现得格外卖力,以此证明,他们这支边军是值得朝廷如此重视的。
天色已经傍晚,太子殿下安排了他们,正准备走的时候,忽然听闻皇帝驾到,这让他们顿时又是兴奋起来。
边军变京营,还是御林军来了,以后至少不会挨饿受冻欠饷了。
少年郎嘛,处理军中事务,无形中就影响他,感觉有点热血沸腾,就恨不得他代替他父皇领兵出征,征讨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