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重回机务段,松子的真正目的,挖地(2/2)
然而。
自从前往京城采访那位年轻的数学家后,松子小姐的心境悄然发生了改变。
每当回想起那位数学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的身影,她的内心便泛起层层涟漪。
为了推动人类进步,那位数学家凭借卓越的智慧,深入探索数学领域的诸多难题,如同一束耀眼的光,照亮了松子小姐的世界。
相较之下,三公子即便拥有优渥的家世、广泛的人脉,却总让松子小姐觉得少了些灵魂的深度。
“很抱歉,三井君,我有点累了,想要回去休息。”
很有礼貌的抛下一句话,松子小姐迈着笔直的双腿,从豪华轿车旁擦身而过。
这不可思议的一幕镇住了三公子。
直到松子小姐消失在机场上,三公子还在挠头:“这,这是怎么回事儿,松子小姐怎么突然变得冷淡了下来?”
“既然松子小姐没有时间,少爷,要不要我帮你把一条家的姑娘约到银座?”老管家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三公子的身旁。
一条是这边很有名的家族,在旧五摄家族排在第一位,性质跟皇亲国戚差不多。
尽管战后旧身份制度已经被废除了,但是小日子并没有经过血与火的磨炼,没有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他们的身份制度和血统论已经深入人心了。
农夫的儿子只能是农夫,武士的儿子只能是武士,皇位上永远坐着皇族。
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任何人都不能逾越自己的身份。
没看到就连后世的动漫中,海贼王只能由海贼王的儿子继承?
平民的儿子想到海贼王?你有尼卡果实吗?
原本惊险无比的大冒险,其实是一群保镖在陪着傻太子过家家,变成了一场笑话。
扯远了。
三井家有钱,一条家有名,双方一旦联姻,可谓是强强联合。
这也是三井家家主的意思。
三公子却摇了摇头:“算了,通知银座那边,把晚宴取消了吧。”
“是”老管家心中无声叹息一声。
****
下午的时候。
李爱国刚回到院子里,易中海就让晚上开会。
这阵子易中海很少出现在大院里了,这次突然开会是应该有重要的事情。
吃了晚饭,大家伙都坐在中院里,李爱国抱着小明徽,陈雪茹抱着小红升也来到了中院。
刚进中院,李爱国看到街道办的张干事也在。
主持会议的并不是易中海,而是张干事。
张干事做了个简单的开场白后,介绍了开会的目的。
京城地铁修建小组要在附近街区里征召一批临时工,到城外的小山旁挖地铁隧道。
人越多越好,每个临时工每天能获得两毛钱补助和一斤全国粮票。
“咱们街道上考虑到大部分人都有工作,为了不耽误大家伙的工作,同时又能积极响应配合京城地铁建设,所以每家每户都要派一个壮劳力参加,每个壮劳力要在工地上工作一个星期的时间。”
听到修建地铁,大家伙都兴奋了起来。
京城是大城市,早在几十年前,小日子刚逃走,京城这边就发展起来了,交通堵成了狗,就有人提议修建地下铁道。
只是当时那帮人压根不是干正事儿的,这个提议提了好多年,京城居民也没见到地铁的影子。
新世界一成立,这个想法立马被提上了日程。
“京城整地搞个地铁可真是急需啊,能缓解一下那交通挤得像罐头里鱼的情况。帝国主义还横行,想着用地下铁路做个避难所也是挺有必要的!”
上面最终下定决心修地铁。
老毛子那边派出了专家,领导领头的是地铁工程师巴雷什尼可夫,风风火火地跑到京城。
经过长达数年的研究,地铁的路线确定好了,相关的物资筹备工作也完成了。
却出现了一个大问题。
这地铁应该是深深的埋在地下,还是浅埋一层。
以建工局为代表的浅埋派,提议应该浅埋。
他们说,地铁得既好用又划算。
他们觉得深埋虽然防得住敌人的轰炸,但太贵了,施工又麻烦,再加上京城的地质条件复杂,根本不适合这么搞。
以地下铁道工程局为代表的深埋派,则希望地铁能够深埋。
至少能扛得住常规炸弹的袭击,即可抵御常规轰炸,足以满足战备与交通的双重需求。
地铁至少需要具备“防护、避免与逃生”三个功能。
地铁工程师巴雷什尼可夫为代表的老毛子则从技术难度出发,则倾向于浅埋派。
双方争执不下,从1953年争吵到了1960年,最终上面出面组织了一场协调会。
在协调会上,双方经过商议决定深挖一段长达五公里,深约二十米的地道作为实验样本。
如果开挖顺利,那么就采用深埋的办法。
如果不顺利,这条地道还能当做大型地窖使用。
挖地道讲究人多力量大,南铜锣巷街区的住户们就这么着,接到了上级的任务。
“每天两毛钱补助,还能拿两斤粮票,最关键的是等完成了任务,凡是参加劳动的人家,都给记五思想觉悟分。这是好事儿啊。”
这两年,思想觉悟分越来越重要,就算是不为了钱和粮票,住户们也得踊跃报名。
许家的许大茂,贾家的贾东旭,易家的易中海,阎家的阎解成.都在登记本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爱国哥,咱家呢?”陈雪茹小声问。
“这是光荣的事儿,咱当然得报名了。”李爱国站起身也在报名本子上写下了名字。
散会后,回到家,李爱国拿起几本书准备肝书。
一时钱一时爽,爽完之后就是空虚了。
这阵子只顾着搞新东西,技能点只剩下几百点了,是时候充充电了。
刚拿起书,三大爷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他看到陈雪茹在屋里哄两个孩子,神秘兮兮的走过来,小声问道:“爱国,是不是要打仗了?”
“你从哪里听来的消息?”李爱国吓了一跳。
上面之所以宁愿高价,破除万难也要深挖,就是为了应对老大哥那边。
只是这年月跟老大哥的纠葛,只有少数高层清楚,居民们还都以为老大哥是亲大哥。
“我就不能是自己分析出来的?”三大爷原本准备编个筐子,见李爱国盯着他看。
他知道瞒不过李爱国,讪笑道:“刚才我在菜地薅菜,听到聋老太太在屋里跟易中海嘀咕的,聋老太太觉得可能要打仗了,让易中海一定不要报名参加什么三线厂。”
“爱国,什么是三线厂啊?”
三大爷一脸好奇的看着李爱国。
三线厂是跟老大哥闹翻后,才提出来的,一般人这时候还没得到消息。
聋老太太关系挺广的啊。
李爱国摇摇头:“没什么,可能就是轧钢厂要新建什么厂子吧。”
他给三大爷递了根烟:“什么打仗不打仗的,跟咱们关系不大,咱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诶,听到你这话我就放心了。”三大爷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见识过战争的残酷。
李爱国现在是大院里级别最高的住户了,既然他不担心,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送走了三大爷,李爱国把目光重新投到书本上。
深夜,照例交了粮食后,李爱国打了个哆嗦,精神一阵恍惚,下意识的打开了系统,寻找到了盾构机。
要说有什么最适合挖掘地道的话,那非这玩意莫属了。
盾构机:前置技术五项,一共需要五百点技能点。
五百点.李爱国有些心疼,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等等一阵子。
要是挖地道的进展顺利,不需要盾构机的话,可以先把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换出来。
第二天是周末一大早。
院子里就响起了刘海中的喊声。
“大家伙赶紧起来开工了。”
这么多住户参与挖地道的工程,总该有个领头的。
在开会的时候,易中海身为一大爷,本来打算揽下这个任务。
结果街道办却指定了刘海中担任班长。
虽然只是个临时工的班长,刘海中却格外上心,天还没亮,就把各家各户的锄头磨得光光亮。
“老易啊,你这态度可不行,得有干劲!”看到易中海磨磨蹭蹭的走出来,刘海中举了举拳头。
易中海尴尬的笑笑:“刘班长,我听您的。”
刘海中美滋滋。
时间来到七点半,大院里的上工的住户们拎着铲子、铁锹和箩筐都聚在了中院。
刘海中清点了名字,却发现少了一个。
“贾家的贾东旭呢?上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