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2)
第108章
张玉清没有先回临安,而是从村里回到镇上。临安大概有20个镇,张玉清和张家村上的道人们聊了工作之后,交代尽快在镇子上组建民兵队伍,这才踏上返回临安的道路。
此时的张家村,六名农村干事之一的张青山正在农田里收割。
挥动镰刀的动作让他感觉到疲惫,却又不能停下。只要一场大雨, 一阵狂风就能让成熟的庄稼倒伏,倒伏的庄稼很容易腐败发坏。
这不仅会导致半年的辛苦全部化作流水,未来一年的粮食也会跟着没了着落。
不仅是张青山,所有村民都一样。那些还没能习惯这般劳动强度的半大孩子停下手的时候,立刻会遭到家长的一顿叱骂。
半大孩子委屈,家长却是真的怒火上涌。
收割的日子就这么进行着。
清晨, 昨日收割一整天的张青山从睡梦中醒来。身上的疲惫和疼痛并没有完全消除,但没时间睡懒觉了。
张青山起床收拾, 吃了饭准备下地时,才发现镰刀不见了。
难道家里进了贼么?一时间张青山又惊又怒,四处寻找时,就见放镰刀的位置上挂着一个穿了绳子的木牌。
木牌上写着在农村干部培训班里面学到的数字‘56’。
张青山松了口气,拿起木牌赶往村头的铁匠铺。
村里配备的磨刀师傅正在工作,镰刀在磨刀石上往复的声音有些刺耳,但是听在张青山的耳朵里,却有种近乎美感的节奏。
干了近十年农活,张青山没想到有朝一日可以在收获季节里每天都用上经过磨刀匠磨好的镰刀。
用手牌到负责管理的民兵队长这里取回自己的镰刀,张青山仔细打量。刀口磨得非常锋利,刀身并没有额外的打磨。这手艺可比自己高明多了。
正准备和其他村民一起下地,就听到旁边吵闹起来,“那就是俺的镰刀,难道俺还会说瞎话么!俺只是忘了带手牌,等俺下地回来再把手牌给你送来!”
张青山在培训班里学习过规定, 手牌换镰刀是规定。
却也能理解大家急迫的心情, 万一来阵风雨,今年的收成就要受损失。虽然回家就几步路, 但是心里面着急, 就是不想回去。
负责收牌的民兵队长寸步不让,按照培训班里面的训练内容,民兵队长板着脸说道:“用牌子换镰刀是规矩,你现在就回去拿牌子,能几步路啊。有吵吵的功夫,早拿回来了。”
能当上民兵队长,这身体自然是好。看着民兵队长结实的身材和锐利的眼神,忘记拿手牌的村民只能悻悻的转身就走,就听到他嘴里骂骂咧咧,“我今晚就把镰刀拿回家自己磨,没有你们还磨不了刀了么!”
已经到了村里的韩海涛沉默的看着发生的事情,村民们的反应没什么好奇怪的。
开了这几年茶馆,韩海涛见识过比这更离谱的事情,见过比村民更不堪的人。
等下地的村民都去了田里,民兵队长把所有牌子和镰刀都整理好,转身就前往临时的托儿所。
走出去几步,民兵队长转过身看着跟出来的韩海涛。民兵队长身材结实, 单衣下的肌肉把衣服都撑出健美的轮廓。应该是练过武的。
虽然看着彪悍, 民兵队长说话倒是很和气, “韩吏, 你是要跟着我一起去托儿所么?”
韩海涛坦率的答道:“我看李队长做事干练,只是想跟着李队长看看。”
民兵队李队长也没多话,只是邀请韩海涛一起前去。韩海涛饶有兴趣的问道:“我看李队长连着几天,每天都要去托儿所好几次。好像是信不过那些人。”
托儿所里面都是各家的小娃娃,由村里脾气好的女人和老人集体看护起来。这让村民们省了不少心。
尽管还是有些懒婆娘们依旧用带孩子为借口不下地,但是大多数女人还是节省出不少时间帮着家人做点力所能及的活。除了送饭之外,甚至还能抽空下地干点活。
李队长没想到韩海涛竟然能从里面看出些门道,有点讶异看着韩海涛,却也没有隐瞒,“韩吏是觉得我每次去的时候凶神恶煞么?”
韩海涛摇摇头,“李队长做事用心,我是很佩服的。你完全没有恶意,何来凶神恶煞之说?”
李队长又看了韩海涛片刻,才叹道:“不瞒韩吏。脾气好的人中不少只是想让别人觉得他们脾气好,其实做事的时候并不认真。可这些孩子们都是家里人的心头肉,万一磕碰到,也对不起人家的信任。我经常去那边走走,也是让那些人能够认真起来。”
韩海涛连连点头。心中对张玉清的部下竟然能准确的从村民中找出李队长这样的人十分佩服。
韩海涛素来认为,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有李队长这样的人做民兵队长,维护村里秩序,真的能保住村里的太平。村里托儿所里的小娃娃们岁数都在三岁以内,有些叽叽喳喳,有些在哭闹。光是看这么一群小家伙,韩海涛就觉得头疼。
开茶馆这么多年,韩海涛觉得最难对付的就是真正的混人。而不到三岁的小家伙们比混人还可怕。混人只是混,小娃娃们则是不可理喻。
李队长视察完,眉头皱起,“韩吏,你觉得孩子们为什么这么闹?”
韩海涛回想着自己养孩子的经历,对比后试探性的答道:“他们是不是饿了?”
李队长眉头立刻全舒展开来,随即出门就走。韩海涛赶紧跟上去,走了一段,就见李队长进了间简陋的茅草屋,不多久左肩扛着一袋粮食,右手拎着一口锅出来。
回到托儿所外,李队长去弄了点柴火,架起火来。
锅里清水烧热了,李队长左手将面撒入锅中,右手抽出腰后别着的擀面杖,顺时针方向快速的搅拌面粉。直到面汤开始粘稠。等水烧沸,一锅面汤就算烧好。
高粱的气温闻着很好闻,连韩海涛都觉得很舒服。托儿所里面闻到这味道的小娃娃们哭闹的更激烈起来。连那些看管小娃娃们的老人和女人都挪到门口。
李队长对着看护人员喊道:“赶紧去拿碗,大家一起喝粥。”
韩海涛好不容易才给十几个小孩子喂完粥。好在小孩子们注意力都在吃上,吃饱之后先是有些欢乐,没多久就困了。那些自己先两碗粥下肚的老人和女人们给小孩子们都撂到炕上,看他们睡着了,自己也慵懒的坐在屋外的太阳下。
李队长解决了孩子们哭闹的事情,就去村里巡逻。韩海涛跟着走了一段,见那间简陋的茅屋就在前面,便说道:“李队长,我有些走不动了。不如去你家坐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