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冷链二十年 > 第407章 月明红杉

第407章 月明红杉(1/2)

目录
好书推荐: 开医馆的一百种骚操作 长生之我能置换万物 巾帼在线 呜!重生2000,被大佬掐腰宠 都市狼少 山鬼敕令 全宗上下皆反派,卷王师妹杀穿天 灾荒年,团宠崽崽觉醒山海经种田 我全家带着百科全书穿越了 上恋综重回内娱巅峰,搞钱搞前夫

第407章 月明红杉

半个多月过去,隆台发改委准备用两天时间召开几场企业见面会,围绕红杉渔港经济区的规划发展征求意见,同兴被安排在后一天的下午场。

一支五人红杉港团队,带着在方楠基础上又多加修改的方案,午后向发改委驶去。可就在快要抵达的时候,忽然接到工作人员的电话, 同兴的见面会被推迟到下午四点,理由是上午的一场还需继续研讨。

而上午的这场,正是为中隆欧冷而安排。

在休息室等待的时候,方楠等人都目有愠色,显然这是故意拖延。今日一过,发改委不可能为同兴单列日程, 他们压得越紧,留给同兴的时间便越少。

不时有人看着表, 四点到了毫无动静,一直到逼近五点钟的时候,才听会议室那边传来密集的人声。

当胡殊同一行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场间弥漫着沉沉的气氛,三个多小时的长会过去,人总会有些疲态,即便神色如常,注意力也难以像午休过后那样集中。

同兴的方案定在一页上,其上没有图表数据、没有规划图示,堪堪只有一行大字——流通能带来什么?

“同兴认为,红杉渔港经济区最大的难题在于人的聚合,如何把一张渔港文化的名片广而告之,是经济区所有运营的大前提,有了这个外在的人力循环,才有渔港经济的内循环。”

这不是新奇的角度,但却是很多人不愿深入碰触的角度, 有一条不变的经济铁律, 先有人的聚涌、才有钱的可观。但世上八成的方案, 都在把钱的事砸得金光四溢,把人的引入有些浮皮潦草。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后者非常容易量化,没有人愿意在发改委面前量定一根标尺。反观钱景的描摹,则多是大概念、大框架,跳过了“怎么让更多人来”,直接敲定在“人来之后的种种”。

胡殊同一上来便抛出一个醒人的命题,他放弃了方案的循序渐进,更不提人尽皆知的产城融合。与其说一些老谈的行业话,倒不如利用这点时间,讲讲流通的故事,把流通说好,就是把同兴聊实在了。

同时也让场中人不必满眼市场曲线、产品对线,反倒更容易抓住人们的思量。

“流通能带来什么,我想说流通是一个绝妙的媒体,渠道本身就是一种宣传。除了同兴各地的厂区,还有遍布各地的一百三十座微仓,同兴的每一个网点都可以作为红杉渔港的输出端口。”

“当我们能把口径通达市场更多的终端, 落实到一线消费者的眼中,海岛旅游、沙滩浴场、垂钓大赛、海鲜餐饮、望海民宿才有依托。如果只是一味的水产搬运, 这里就变成了红杉仓储物流区,总不能开张之后才去招揽客流,招致不知要耗多久的空窗期。”

人们望着胡殊同,不得不说,这位同兴人的主张与之前任何一场见面会都不同,因为面对的是冷链人、流通人,在场便有一种先入为主。惯常逻辑是“由产促城”,把流通产业做大做强,自然而然就能带动各大业态。

可惜很多时候,自然而然是最容易蛊惑人的东西。

胡殊同的角度是,单纯的产不能带来人气,尤其在这初始阶段,一旦给人一种冷链工业区的印象,就已注定它不会太招人喜欢。冷链是冰冷的,也是居于人后的,这世上没有人对仓库感兴趣。

但这条流通线,其实蕴着格外的生力,最起码同兴有更多办法让人们知道红杉渔港、了解红杉渔港。从一开始就让它步入多元,让产业均衡,主抓城的概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校园:陶宝宝的掘金时代 一等俏农女 爆炸头条:宠妻冷少太霸道 误惹暗帝:惹火重生妻 重生2010:从贴吧神帖开始 BOSS不温柔:推倒小萌妻 误惹腹黑男:老婆再爱我一次 绝世天才幻术师 萌妻乖乖:回到古代嫁贤夫 混晓以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