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第1408章 天降喜事,福昌福星(1/2)
第1408章 天降喜事,福昌福星
清晨,雨势已消。
大明宫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晨起的阳光穿透了薄雾,如同穿透人心的迷茫一般。
蓬莱殿,一本奏本刚刚送到了李治的手里,抬头赫然是:臣,逻些道安抚使,彭王绚,谨奏。
比其他人大一倍的字体,还有更加黝黑的字体,让皇帝看起来眼睛很舒服。
极短的时间,李治已经将整篇奏章的内容通读了一遍,然后满意的点点头。
将奏本放置在桌案上,李治抬头看向头顶垂落下来的金龙,轻声说道:“看样子,不是他做的。”
秘书监的那本奏章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回事,或许有心人全部都在查。
如果说那件事是有心人刻意为之,刻意算计日蚀之日,刻意算计那日西突厥叛乱的消息传来,刻意算计那一日皇帝病情突发,那么那个人所做的一切,就等于是在弑君。
天下间有嫌疑的人其实不多,有能力做的,更是寥寥几个。
比如刘仁轨,比如李绚。
不过这两个人都没有任何必要做这些。
刘仁轨八十多了,巴不得能早点致仕。
李绚远在三千里之外,这等大事如果不亲自坐镇长安操作,如何能够放心。
更别说他那段时间,一直都在怒江和逻些河下游清理扩宽河道,天天风里来雨里去,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关心长安的消息。
不管是李绚自己的奏本,还是皇帝埋在他身边的人都证明了这件事和他没有关系。
那么,就是世家了。
皇帝的眼神阴狠了起来。
他从不相信什么偶然和巧合,自从他苏醒过来,密卫早就已经将整个秘书监查了一个遍,尤其是最关键的秘书丞,更是落在密卫手里被拷打了不知道多少遍。
其他窦孝谌,李谚,武三思,都在疯狂的查这件案子,甚至很多时候就连表面的平静都顾及不到。
李治目光冰冷的看着这一切,武三思和李谚本身就是当事人,哪怕事情表面上过了,他们也需要弄清楚一切。
李谚是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武三思则是为了要弄清楚,究竟是不是有人害了自己,借以挽回自己在皇帝和武后心里的形象。
窦孝谌则是因为李旦,如果能够在这件事情上让皇帝高看一眼,对李旦是有好处的。
如今涉及到的各方面查案都很尽力,但偏偏各种手段用尽了,半个月查出来的东西,都显示是有人无意间将太史令的奏本收拾到了下面,似乎真的是无意的。
李治的嘴角弯起一丝冷笑,越是如此,他越觉得背后这人的手段超乎寻常。
李绚和刘仁轨摆脱嫌疑也是因为如此,因为即便就是他们两人,也做不到在秘书监行事如此的毫无痕迹。
尤其李绚还远在三千里之外。
毫无痕迹不奇怪,只要让涉及到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做的什么就足够了。
能够做到这一步,需要动用的人力是庞大的,而偏偏每个人的动作都在合理范围之内,这种手段让李治嗅到了熟悉的味道。
世家的味道,世家大族的味道。
好几家世家大族联手,共同算计造成最后结果的味道。
是谁呢?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打断了李治的思绪,一名青衣内侍站在殿门前,躬身说道:“陛下,福昌郡主、太平公主求见。”
“叫!”李治微微抬头,然后就看见全是一身青绿襦裙的太平和霞儿一起走了进来,看起来就像是一对美丽的姐妹一样。
李治忍不住舒心的笑了,摆摆手说道:“福昌郡主,来看看,你父王又来信了。”
霞儿立刻惊讶的抬头,忍不住拎起小裙子,小跑着来到李治身边,然后微微福身,奶声奶气的叫道:“见过皇伯。”
“哈哈!”李治开心的笑笑,然后将手里的奏本递给霞儿。
霞儿接过以后,小心的看着奏本上有点熟悉,但不认识的名字,随即“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李治顿时愣了,随即有些手忙脚乱的说道:“怎么了,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霞儿哭泣声一抽一抽的,说道:“霞儿想阿耶了。”
李治立刻忍不住笑了起来,随后又摇摇头,道:“等到了明年吧,朕让你父王带你一起去蕃州,让他天天陪着伱,好不好?”
“嗯!”霞儿轻轻的点头。
“好了,皇伯来教你识字。”李治拿过奏章,然后放在了御榻上。
这个时候,太平公主走了过来,微微福身:“见过父皇,父皇,女儿也要识字。”
李治一愣,随即满脸无奈的说道:“太平,就这你也要争。”
太平公主嘟着嘴摇头:“女儿就要,女儿就要嘛……呕呕呕……”
话说到一半,太平公主突然间恶心了起来,下意识的转过身,干呕了半天。
李治眉头紧皱,身体也坐在了起来:“太平,你怎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