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痴醉(1/2)
第701章 痴醉
对于阎立本这种痴醉于绘画、建筑的技术官僚来说,范铮不经意的点拨,打破了他心头的一堵城墙。
是啊,船底为什么一定是平的呢?
窗户纸捅破了,并不代表就能立马上手尖底船。
结构的改变,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更需要无数的匠师集思广益,然后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改良。
但方向有了,成功之路还会远么?
阎立本站在殿中,全然不顾朝仪,手指在虚空勾勒着线条,如入无人之境。
殿中侍御史王旭正欲出班弹劾阎立本失仪,却见永徽天子摆手示意退下,只能无奈站一侧。
永徽天子见过濮王痴醉于书画的神情,自然也清楚,阎立本这是为范铮启发,有所悟了。
这时候讲究虚礼、打断阎立本,失去的也许永远都找不回来。
灵光突现的状态是极难得的,为此让世俗礼法稍稍退让,永徽天子也觉得值。
良久,阎立本才从旁若无人的状态走出来,赶紧举笏请罪:“臣得鸿胪卿启发,一时略有所悟,有失朝仪,请陛下降罪。”
永徽天子笑了一声:“确实有罪,就罚你好生造出舟师横行大海。”
阎立本精神抖擞:“臣自当竭尽所能,为大唐造出海上利器!”
永徽天子的意思,臣子们看得一清二楚,既顾了殿中侍御史维持朝仪的职司,也给了阎立本一个台阶下。
脾气向来略怪的阎立本,笑着道:“今日承鸿胪卿指点,无以为谢,日后当为华容侯阖府一书丹青。”
阎氏兄弟的建造、绘画,在大唐是并驾齐驱的,阎立本胜于阎立德之处在于,他的丹青多存于世。
但阎立本耻于应奉而画,更少为私人而出手,朝中重臣想求一画而不可得。
他可不是啥死了才出名的画师。
莫谈润笔,阎立本的家资比许多人都丰厚。
范铮笑道:“如此甚好!”
想来即便范老石如何俗气,还是愿意为子孙留下肖像的。
“倭国对大唐,虽上次有争礼之事,此次似乎还恭顺。”
礼部尚书房遗直说道。
他倒没啥坏心,纯粹是阿娘卢氏护得太好了,没见识过世道险恶。
范铮呵呵一笑:“房尚书看事物,还是略表面了些。”
“倭国与大唐如何,并不取决于态度。倭国必然与大唐为敌,早晚的事。”
“诸公当记得册封新罗王与朝廷训斥百济王之事,我朝的态度很明朗,支持新罗、打压百济。”
“百济与高句丽、倭国俱有勾连,与倭国的交情甚至到可以相互托孤的地步。”
“若大唐与百济起战事,仅隔一海峡的倭国会袖手旁观?”
这是天然的立场之别,与个人好恶无关。
百济与倭国延绵数百年的交情,甚至苏我虾夷引入的佛教,都是从百济这头来的。
倭国要来大唐,还必须以百济为中转。
这就是此时航海技术的现状。
倒是返航时可以借洋流,直接走外海抵达倭国东面。
长孙无忌颔首:“本官认可这说法。倭国不妨晾一阵子。”
退朝后,高履行弃廊下食,尾随范铮入鸿胪寺。
没法,廊下食规矩多,姿态要端正、不能说话,动不动就被殿中侍御史小本本记下罚俸,难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