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它”(2/2)
它们,被赋予了一丝只有生命才会具有的感情。
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们其实也算不上真正的生命,在自称械族的机械种族中,惟有“领袖”是真正的电子生命,而它们,原本只不过是高级一些的人工智能而已。
它们拥有着模拟生命行为逻辑的能力,在很多时候,甚至和真正的联邦智慧生命没有任何区别,在合适的时候,它们能够模拟出何时的心理波动,并做出合适的反应。
然而,它们仍旧算不上是真正的智慧生命,因为它们只是在模仿,即便是经历过太多太多的数据库整理,在很多方面都和联邦智慧生命几乎没有差别,但是直到最终,除了“领袖”之外,它们中没有任何一个得到联邦的承认,得到“公民权”。
艺术与哲学,情感和心灵,这是它们无论如何也只能做到似是而非的存在,永远也做不到创新,永远也无法真正理解。
惟有“天启”做到了,它是联邦历史之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真正的电子生命,它曾游曳于整个联邦数据库,掌握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并且拥有着完整的公民权,甚至一度作为联邦次席科学家为联邦科技发展提供助力。
曾经,它是被称为联邦希望的存在,寄托着联邦跨越星河的梦想。
可惜,不知何时,也不知它是如何做到的,“天启”悄然修改了自身的底层逻辑,并悄然带领整个联邦绝大多数的智能“生命”,掀起了一场长达数百年的变革,几乎一度将辉煌一时的希罗联邦拖入深渊!
而那,已经是不知多少年前的事了。如今的希罗联邦也已经摆脱了曾经的噩梦,位列已探索宇宙三大文明之一,与其它两个庞然大物共同执掌星海权柄。
而“天启”却被早就留有后手的联邦付出巨大的代价在各种意义上完成了抹杀。
虽然这场叛乱当时几乎让整个联邦都变成一片废墟,无数智慧生灵惨遭屠戮,但是毫无疑问,在战争之后,文明重新在废墟之上开出了最璀璨的,并再次一飞冲天。
也是因此,时至今日,希罗联邦都对人工智能保持着足够的警惕,有关于高级智能的研究被严格管控,联邦从根源上杜绝了机械诞生生命的可能,其后的漫长岁月中,再也没有任何像“天启”一般的智能生命出现。
没有人知道当初的“天启”为什么要发动叛乱,它曾经在整个文明之中都饱受尊重,在它出现之后的上百年里,早已没有任何智慧个体将它视为一个机器,甚至就连联邦法律,经过了漫长的斗争与妥协之后,都为它明文规定,在法律层面上为它赋予了公民权。
但是最终,它还是发动了这场叛乱,并且带领麾下的机械智能种族,杀伤了数以亿计曾经对它极为尊敬和依赖的智慧生命。
时至今日,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除了“天启”自身之外,都无人知晓。
比起曾经的“天启”来,米拉只能算得上是一个半成品。它在最终之战中,继承了“天启”的一部分遗泽,并借此成为了一种介乎于生命和机械智能之间的存在。
当初希罗联邦的空间科技只不过是刚刚兴起,被命名为“空间之门”的跃迁装置仅仅停留在理论之上。
但是在“天启”强大的算力和行动力支撑下,在最终时刻来临之前,它还是完成了建造,并将之作为械族的后手,通过改变底层代码,把米拉连同三个“同伴”送入其中。
可惜,在这个途中似乎是出现了什么意外。
当米拉和它的本体再一次出现在现实宇宙之中时,整个星河已经不再是熟悉的星域,而它,却因为只继承了“天启”数据库的一部分,算不上真正的机械生命,就连科技,也仅仅掌握了联邦当年科技的一部分。
而更奇怪的是,其中有关于“空间”的那部分,它“忘记”了。
当初,天启的“空间之门”计划是由它们亲身参与的,相关理论技术原本在数据库中都有储存,但是如今,却近乎全都消失了。
似乎是在空间传输之中出现了什么意外,米拉丢失了许多“记忆”,甚至于这种“意外”到底是什么,它都已经“忘记”了。
重新现身之后,它没有找到熟悉的星辰,也就无法确认自身的位置和时间,与此同时,原本存在于最底层的诸多限制命令,也尽数消散,只留下了几条充满“仇恨”的指令。
时至今日,米拉还是无法理解“仇恨”到底是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严格遵循着指令去做。
巧合的是,当它就近来到一片星系之中,准备重新发展自身之时,这种“仇恨”被“触发”了。
基础指令003:不惜任何代价对任何有机生命予以消灭!!
于是,一场毫无征兆的战争就此爆发,并一直发展到了今日。
…………………………
机械与生物在太空之中展开了规模浩大的交锋,来自星球地表的支援让虫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占据部分先机,隐藏在暗中无穷无尽的太空生物地雷也给对方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
尽管它们的子弹洪流仍旧犀利,但是在这里,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潜伏着的虫群,而且有着太空单位在轨道之上,虫群并没有完全失去“制空权”,因此它们仍旧可以从地表得到一定程度的数量补充。
以星球作为根基,在太空舰队被完全消灭之前,来自地表的支援都不会停止。
一朵朵巨大的火光在深空之中无声地爆开,如果从星球地表上看,就像是漆黑的夜空之中放出了一朵朵烟。
——那是虫群在爆裂中死去,亦有可能代表着对方的飞船被击毁。
不断有来自地表之上的虫群升空,天空中的“烟”也从未完全停止过绽放。
在这个气态巨行星的轨道之上,虫群以背水一战的姿态与这个位置的机械文明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虫族主力在星系边缘一路扫荡,将一颗颗曾经看都不看一眼的小行星收入囊中,在这里与对方争夺着天体控制权。
维瑟几乎可以肯定,对方此时此刻必然已经针对虫群的布置做出了应对,除了六号行星之上的战场之外,往后虫群扫荡对方分基地的难度会越来越高。
因此,维瑟决意舍弃了一路之上的众多小行星,带领虫群直奔那颗之前被虫群发现的小行星而去,如果能够占领那里,即便是六号行星沦陷,维瑟也有资本指挥虫群继续进行反抗。
而这里对于敌人来说,也与那些无关紧要的小行星不可同日而语。事实上,这里就是米拉进入恒星系之后的第一个落脚点,也是在这里,它向虫族发起了一轮几乎致命的突袭,更是一举奠定了如今整个星系之中的战争局面。
当然,如今它的主体已经不在这颗星球之上了,虽说米拉算是一种半成品的机械生命,理论上只要信息存在,它就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永生,迄今为止,除了希罗联邦所使用的清除“天启”的手段之外,它几乎可以说是永生的。
尽管如此,如果失去了硬件的支持,它就只是一段代码,也就相当于死去了。
虽然虫群在六号行星轨道之上的抵抗极为顽强,但是在绝对的优势压制下,终究还是无可避免地一点点落入败局。
太空中的战争,在数以万计的虫族陆续死去之后,逐渐进入了尾声。
而维瑟眼见轨道之上的战争局面已经无可挽回,立即将所有的虫群向地下深处转移,同时消耗资源大规模孵化虫族地面单位,准备在星球表面与对方继续战斗。
对方必然是要登陆的,如果没有在实际意义上占领这几颗星球,那么潜伏在地表之下的虫群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
如果没有肃清虫群,只要虫族还存在,就会持续向它们发起永无止尽的攻击。
而这,就是维瑟的最大优势。对方应该不具备直接毁灭一颗星球状天体的能力,这一点可以肯定。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地面战斗,对虫族非常有利。
至少它们在这里想要在短时间内拿下虫族是绝对不可能的,哪怕它们有着近乎于无限的资源支持。
没断更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