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行星吞噬者(1/2)
第204章 行星吞噬者
如今的hc-006星系,对于虫族来说情报仍旧有限,哪怕维瑟前前后后已经放出去了大量的观测者,这点数量相对于庞大的恒星系来说,仍旧算不上密集。
六号行星被围困,战争一直在持续着。在那些不适宜生命生存的地下环境,虫族却甘之如饴。
如今的它们早已不能称之为正常的生物,即便是地下深处那恐怖的压力和高温,对于它们所造成的伤害也极其有限。
对方为了攻击到地面之下的虫族单位,甚至生产出了一种钻地型机械战士,它能够像挖掘者一般在地下环境中迅速移动,这给虫群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没有了制空权,即便虫族占据着整个星球地下,尽可能地阻止了对方的开采行动,但它们也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其它地方运输资源,一点点地挤压虫族的生存区域。
在这里,维瑟所指挥的虫群反抗得很艰难,借助虫群能够在地下极端环境之中快速自由活动的特点,勉强和对方进行着拉锯战。
如果不是虫群对资源的利用达到了极致,往往刚死亡的虫子,在不久之后就会通过基地孵化池重新出现,再加上主场作战的缘故,才能够和对方的机械大军在地表和地下勉力进行着你来我往的殊死搏斗。
长久的战争下来,三颗卫星早已千疮百孔。要知道这三颗星球的质量加在一起,与内星系的一颗行星相比最多也只有其十分之一而已。
对方显然是不在意这几颗星球毁灭与否的,地表长久以来的核爆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它们的公转轨道,原本和谐的行星系统已经在近期遭受了多次灾难打击。
这几颗星球相比起环绕恒星运转的行星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小个子,对于那些小天体来说它们却是绝对的巨无霸!
引力的变化让它们千百年来的运行轨道发生了转变,近期以来小型轨道天体轰击六号巨行星的次数明显非常不正常。
不过这对于虫族来说,倒也算得上是一件好事,藏身于地下的它们对于这种来自巨行星的影响有着相当强的免疫力,但是依赖于电磁信号传输的敌人对于这种天地威力却不能无视。
——天体撞击而产生的强烈的带电粒子流,会让电子设备大面积瘫痪,对于它们而言,这是致命的威胁。
好几次虫群都借此良机夺回了一部分地表的控制权,让对方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只是这种良机可遇而不可求,总的来说,在目前的现状之下,虫群总体上是处于一个持续走向劣势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维瑟的努力之下相当缓慢,往往在局部上看来,虫族和对方是一番龙争虎斗有来有往,但是如果从全局来观察,虫族所占据的地域在对方的挤压之下,正在一点点变少。
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对方的第一个稳定基地已经在一号卫星之上建立!
在这颗卫星之上,虫族已经失去了近乎五分之一的地表领土,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虫群在这颗星球之上,渐渐已经无力阻止对方在此站稳脚跟。
如果没有外力干涉,沦陷只是迟早的事。
在其余两颗卫星之上,虽然还没有到这一步,但是也不会太远了,对方有着源源不断的补充,其攻击手段也是日新月异。
虽然虫群在达格斯的帮助下,也在做着针对性的应对,但仍旧阻止不了对方的步步推进,最多延缓这个进度而已。
这倒也不是说虫族太过弱小,事实上它们的反击已经相当顽强了。毕竟对方可是有几乎一整个星系作为后援,而虫族却只有脚下的土地而已。
如果这个机械种族遇到的不是虫族,而是科技水平和虫族等同亦或者更强一些的智慧文明,恐怕它们在对方的第一轮打击中就打出gg了,根本不可能撑到现在。
也惟有虫群独特的属性,才能够在战争开始之初遭受了重创的前提之下和对方走到这一步,这一点恐怕对方当时也没有想到,它碰到的竟然是这样难缠的对手。
六号行星之上的战局在缓慢的恶化,而在另一边的矮行星上,虫族正在飞速消耗着这里的资源,恢复着自身的战力。
维瑟知道,在星系内部,对方的战斗单位不知凡几,所谓的添油战术绝不会在这样的文明之中出现,如果虫群不打算离开这里的话,下一次战争绝对不会像这一次这么容易。
毕竟“它”已经得知了虫族的应对方案,便绝不会再露出这样的破绽。而达格斯有关于广域电磁干扰的研究还没有完成。
局部影响倒是有些成果,不过维瑟并不打算使用。
和之前一样,这样的奇招,只有在第一次应用才会有效,一旦用过了,下一次对方必然会有所防备,就如同虫族的针对性改造一般,它们会变得更加强大。
需要说明的是,米拉对于电磁干扰并非没有防备,在虫群缴获的智能机械甚至是战舰工厂之中,达格斯都发现了相当明显的信号接收和处理装置。
很显然,一般程度上的干扰必然不会对它们造成多大影响,这也是达格斯这么久以来未能达成广域电磁干扰研究的症结之一。
因此,在上一次战争胜利为维瑟所争取的宝贵时间的前提下,它并不打算将这个尚未完成的杀手锏祭出,而是继续和“它”硬碰硬对垒。
当然,必要的保全措施还是需要准备的,无论战争胜负,它都需要保证虫族拥有着一定的太空战力,否则就相当于主动将自己限制在了星球地表。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参考六号行星,败亡就是迟早的事了。
因此,虽然决定还要在这里和对方战上一场,维瑟首先需要做的,还是为虫族往后的发展留下种子。
利用广袤的小行星带,将这些种子洒下去,任由其自行成长,同时也为它们保留一部分主力舰队,作为护卫而存在。
维瑟要用虫群在六号行星之上的做法,不将整个星球的可用资源耗尽,虫族绝不会撤离这里!
不过虽然决定了在小行星带上发展,却仍旧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限制。
这些小型天体,因为质量不够,它们没有炙热的内核,也就无法为虫族的发展提供能源,在这里生存,虫群需要依赖核能。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在这颗矮行星上开采裂变原料,是虫群工作的重点。
在这里,裂变所需的衰变元素并不难寻,当初米拉对虫族发动第一次打击之时,所用的核弹原料,都是从这里收集,因此这项任务进行得相当顺利。
大量的核原料被虫群收集,维瑟分出了现有三分之一的主力舰队,护送它们踏上征程,而它则指挥这里仍旧在不断增多的虫族战舰和防卫力量,和对方来一场硬碰硬的战争,消耗对方资源的同时,也要将其部分主力拖在这里。
这个机械文明和虫族不同,虫群可以将一切可能有用的资源全部投入孵化池中积累起来,孵化池自会提取有用元素将之变成虫族个体的身躯。
这种重复利用效率相当之高,理论上来说,只要收集得足够齐全,一个死去的虫族单位身躯内蕴含的资源,基本上也能够孵化出另一只完整的虫族个体,当然了,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包括对方的战舰残骸也是一样,它们是虫族非常优秀的孵化原料,因为它们已经经过了精炼,内含元素相对矿石而言要纯净得太多了,这会节约虫族大量的时间!
但是对于对方来说,那些散碎在宇宙之中的躯体和残骸,仅仅收集起来就是一个大工程,更别说将这些碎片重新回收利用,那样成本实在是太过高昂了。
因此,对于虫族来说的可回收资源,对于它们来说跟废料无异。
虫族在战后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快速恢复数量,而对方只要没有得到稳定的资源供应,就无法快速发展,这也是维瑟在这次即将到来的战争中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以战争的方式,消耗掉大量的可用资源。
利用整颗星球的资源,消耗对方,就像在六号行星上所做的那样。对方就算是攻下来了,也不会剩下多少可用材料。
总之维瑟的战争主题,就是绝不会给对方留下发展的资源,哪怕自己得不到,也要将之毁掉!
这场战争发展到现在,虫族势弱,在战力上跟对方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在维瑟和脑虫们的推算中,这必然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还不知道还要打上多少年,想要获得胜利,虫群至少需要先摆脱现在这般尴尬的处境。
——至少要占领一颗大质量岩质行星才行,否则一直这般打游击,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想要获得胜利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