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超光速(2/2)
只不过这样一来的话,之前所做出的通道探测计划倒是也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实施了。
托德虽然是最近才加入脑虫群体的,但作为虫族在维尔维特人这里唯一的脑虫,它自然不会被零调集去执行这项任务。
因此,这只亲身参与实验的虫族脑虫,似乎只能在剩下的三只中选择。
然而,虽然零有心尽快展开这一项极有可能能够为虫族带来重大成果的实验,但却无法立即进行。
原因很简单,想要让这只脑虫参与实验,必须要让它从奥瑞抵达章鱼人的故乡克里奇特尔。
但是那里距离奥瑞星系,足有五十光年之遥,若是以虫族现在的航速慢悠悠抵达,届时虫族的第八只脑虫也该在那里出生了。
即便是虫群能够在这之前完成超光速引擎的虫族化,奥瑞星系之中又不存在作为能源供应的能源水晶,没有办法启动这项科技去运送虫族单位。
最快的方案,也只能是等待超光速引擎的虫族化完成,从克里奇特尔直接向奥瑞运送能源水晶,再携带脑虫回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自从诞生以来,这些脑虫们便从未离开过奥瑞星系,除了托德之外,有六只脑虫如今都在奥瑞星系内环的虫族主基地之中活动。
有一段时间,零也曾想过将这些脑虫们分散开来,到各个殖民星系之中去,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只不过由于虫族没有太多重点星域需要守备,而脑虫们借助虫巢意志也拥有着无视距离指挥虫族的能力,一直以来便也没有成行。
如今想来,在包括最新发现的河外星系在内的各个重点星系派遣脑虫驻守,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比如说类似于维尔维特人这样的星域,亦或者是克里奇特尔这般拥有能源矿脉的星系。
虽然远离虫族腹地可能会危险一些,但它们聚集在一起其实也没有太多实质上的意义。
脑虫们成长得都很迅速,或许如今也能够独当一面,将它们放出去,任由其自行发展,或许也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每一只脑虫都承载着壮大虫群的使命,仅仅作为科研单位而使用,或许是有些浪费了,尤其是如今维尔维特文明正在一步步被虫族侵蚀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只是这一切计划,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虫族必须要先让拥有超光速航行能力的虫族单位问世才行。
在得到了维尔维特人的科研成果之后,萨斯和几只脑虫已经根据之前所得出的成果在虫族身上展开了测试,一般来说,这种已经通晓原理且不存在巨大科技代表,不涉及到虫族无法获取材料的技术,应用在虫族自己身上并不需要费太多时间。
果然,虫族1241年,仅仅十四个奥瑞年之后,克里奇特尔星系边缘,两只以常规能源驱动的虫族太空单位,出现在了这里。
它们从外观上与之前的小行星吞噬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大,只不过体型规则了许多,整体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在太空海洋之心遨游的巨大章鱼,身体表面,是再一次经历了强化的生物外甲,防御能力足以抵御爆裂者的近距离常规攻击,当初米拉所使用的动能武器诸如子弹洪流,基本已经无法对它们构成威胁。
除此之外,排列在身后推进单元周边的诸多触手并非仅仅是彰显它们虫族生物身份的装饰品,那是它们捕捉和靠近宏观天体的工具,同时也兼顾着直接抽取采集小型天体资源的功能,甚至在必要之时还可以作为近战武器。
其柔韧而又坚固的结构能够将数千万吨的小型天体拽向自己,也能够直接使用巨力击碎分解体型较大的小行星。
认真说起来,它们的功能性作用要远远强于战斗作用,这与虫族目前所掌握的科技有很大的关联。
当然,这只是测试单位而已,主要测试的目标,当然是超光速引擎。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大质量天体附近引力环境非常复杂,即便是维尔维特人,也无法在星系内部强行启动超光速航行,因此才有了如今这一幕。
在零的关注下,这两只虫族最新版太空单位,“缓缓”脱离了恒星引力,进入了宇宙空间之中。
下一刻,它们便向着奥瑞的方向,启动了超光速引擎。
一块能源水晶在几乎无法察觉的时间里,瞬间变得暗淡了许多,与此同时,两只虫族单位也从虫族观测者的视野之中消失了。
超越光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是上千年以来,虫族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领域。
如果说非要有什么感受的话,零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这两只虫子本身的速度并没有任何变化,如果存在参考系的话,它们仍旧在以原来的速度航行。
只不过并不是在宇宙空间之中,而是以一种奇特的被维尔维特人称为“空间泡”之中,随着被超光速引擎影响的空间而移动。
在这种条件下,外界的光速不可超越被打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正在从空间“内部”穿过!
当然,这个描述并不准确,或许“滑过”这个词语更加贴切一些。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五十光年的距离,常规航行中需要近两百年的时间抵达,而在这一次在萨斯的计算中,只需要短短7年而已!
萨斯在这方面一向非常靠谱,各项论证在之前都已经基本完成,虽说实践和理论是两码事,但它总能在最初之时就做到最好。
跟何况零也不是将所有希望都放在了这两只虫子身上,即便它们这一次失败了,最大的损失也不过就是几颗能源水晶而已,虽说以数量而言仍旧比较珍贵,但完全谈不上承受不起。
…………………………………
虫族1248年,奥瑞星系附近,两只虫族太空单位出现在了这里。
它们虽然一直存在于这片空间之中,在宏观上却是不可见的,只有解除超光速航行状态之时,才真正出现在这片星域。
在它们前方,一颗普普通通的“星星”镶嵌在黑暗之中,看上去与周围的其它星辰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这的确就是奥瑞,也是虫族最初的诞生之地。
虽然是第一次测试,但毫无疑问,它们成功了!
跟萨斯计算的所差无几,它们仅仅用了七年时间,便跨越了五十光年的漫长距离,而付出的代价,只是一块能源水晶而已!
根据维尔维特人所得出的结论,通过能源水晶所提供的巨大能量,能够改变附近的空间状态,从而让舰船以常规航速“驾驭”空间而行,达到超越光速的目的。
而被被改变状态的空间尺度以及空间被影响的程度,则被称之为引擎的功率,它与航行时间,与进入其中的质量等因素皆无关,只与这两个因素有关。
也就是说,被改变状态的空间范围越是庞大,空间本身被影响的程度越高,即一般意义上的“速度”越快,那么启动引擎所需要的“高级能源”即能源水晶的数量便越庞大。
当然,这只是理论而已,事实上维尔维特人在超光速引擎问世以后,一直都在想方设法提高引擎的效率,同时寻求替代能源。
前者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进步不小,一代代改良之下,到虫族手中的最新成果,从宏观意义上来说,其最高“速度”已经能够达到光速的七倍左右。
这意味着,只要零愿意,只需要三十年左右,虫族单位就能够穿越目前的区域,那是平均近两百光年的距离!
零已经很满意了,虽说如今的跨恒星系超光速航行仍然受到能源水晶数量的制约,无法让虫群大队成行,但这仍然不影响这场成功实验的划时代意义。
能源问题可以从多方面解决,比如说提高常规能源的“质量”,又或者设法提高能源矿脉的产出,都是比较可行的方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