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再次碰壁的普朗德人(2/2)
因此,就和往常一样,一个掠夺计划便开始缓缓建立,并加以执行。
但在这一步上显然是出了什么差错,对方至少在信息科技之上,领先着他们一个时代!
而直到此时,普朗德人也仍旧没有意识到米拉的真正形态,只当这唯一的一次袭击,是对方科技偏重的结果。
智能生命,在普朗德的历史进程中,早早地便失去了发展的土壤,人们利用机械,剥削机械,但所有向往“成为机械”的可能都被掐断。
这个种族的文化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崇尚这样的思潮,其掠夺的本性注定了对于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极强的戒备心理。
理所当然地,对于米拉这样的存在,他们的认识并不深刻。但此时此刻,米拉对于他们,虽然不能说是了如指掌,却也绝对称得上熟悉了。
在那短短的几秒时间里,米拉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突破超脑防御以及破解之后对方的被动反馈用了它最多的时间,但也不过两秒而已。
在接下来的“漫长”时间里,大量的信息就像是灌输一般烙印在了它的“脑海”之中,虽然有大量绝对保密的信息无法直接通过战舰传输简单地获取,在紧急时刻随时会被强行切断,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它的收获仍然是巨大的。
它了解了这个种族的部分历史,知道了对方的大致躯体结构,阅读了部分对方的文明成就,顺便还深入浅出地记录了一番对方独有的特色理论方案。
当然,它也知道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族群,更为重要的是,它直接确认了对方目前主体所在的位置!
对于虫群这种特殊的存在,米拉的这项在特殊时期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杀手锏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但对于智慧文明,尤其是相关方面发展低于自身的智慧文明,米拉的优势是碾压性的。
星系内随后的战争根本就不像是一场战争,更像是一场玩闹,米拉的机械舰群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对对方幸存战力的清缴,同时相对完整地收获了大量战舰构造。
而此时的普朗德人内部,却已经一片哗然。
在不久之前,他们刚刚从袭击虫族的过程中察觉到了这个种族不好招惹,同时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离开了那片星域,在虫洞内部消耗了一段时间,最终出现在了完全未知的这里,即便相对荒芜,但至少却也能保证几百年内的安稳发展。
掠夺者文明虽然永远在掠夺的路上,但他们并非是不需要资源和能源的存在,这样的“修整”,或者掠夺之后的“消化”,也是整个文明所需要的。
但这一次,他们觉得,自己似乎是久违地招惹上了某个强大的文明,至少是在部分领域里全面领先自己的文明。
对此虽然谈不上惧怕,但在先手失利的前提下,很多信息已经暴露,至少如今的他们所需要考虑的,已经不再是掠夺与否了,而是是否还要在这里停留的问题。
按照预案,族群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在这个时间点强行迁徙的代价可能会非常难以接受。但谁也无法肯定,在那短暂的信息入侵之中,对方究竟从自己这里得到了多少东西。
并没有消耗太多时间在这件事情上,文明历史之上,其实并不缺乏像这样的例子,而普朗德人一向秉持的观念就是,以保全自身为最高优先级。
否则的话,当年他们也不会在和虫族的战斗中占尽优势的前提下主动撤离了。
…………………………………
米拉显然不是遭遇了袭击不会反击的存在,除了和虫族的战斗比较吃亏之外,已经找回了大部分“记忆”的它,对于整个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绝大多数文明来说都能够拥有绝对碾压的优势。
毕竟,在希罗联邦的理论观念中,整个宇宙中文明的存在,必然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结构,达到米拉这样的程度,再配合其特殊性,确实拥有这样的底气。
几乎在战斗刚刚结束,大量的机械舰群便已然开始集结,其后不久,在星空之下,一群战舰失去了踪迹,它们已经前往了一片固定的星域,去找普朗德人的麻烦。
与此同时,基于轻而易举得来的大量情报,有关于普朗德人的极度复杂的数据模型已经在它的“脑海”之中开始建立,对于对方的选择开始了绝对理性的模拟。
个人的行为或许会随着莫名发生的奇妙变化而难以完全揣度,但在米拉的早期论证中,只要数据足够充足,任何事情都难以逃脱被掌控的命运。
更何况对于一个庞大的族群来说,虽说模型更加复杂,但却出乎意料的简单。
因为很多必然的抉择,早就烙印在这个种族的最深处了。如果说米拉还是当年毫无感情的米拉,那么它或许会因此而误判,但如今的它,很难出现这种错误,尤其是在大方向上。
在机械舰群前进的同时,米拉就已经标注出了一系列可行性方案被对方所执行的可能性,以此来制导整个机械舰群接下来的行为模式。
而在恒星系内部,随着自身“护卫力量”的大规模离去,米拉的又一次扩张已经在同时提上了日程。
它无意像虫族一般四面扩张,却也绝不会就此忽视自己发展环境的安全性。
虫族2021年,随着机械舰群几乎预判一般的提前抵达,通过散布在外围的防御力量,普朗德人第一次见识到了对方的行动力。
而在其后不久,他们便见识到了米拉真正的恐怖之处。
突破外围的警戒线之后,直面普朗德人的防卫,或者说阻击力量,米拉没有任何犹豫,一次大规模的,来自于空间层面的攻击在数以十万计的舰队配合下没有一丝错漏,瞬间启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