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第1302章 安排(2/2)
当他们看着那边的火势,以及滚滚浓烟升腾而起时,心中说不慌乱那是假的。
毕竟这架势,怎么看都是来者不善啊!
这一看,就是有备而来!
他们这才刚刚继任官职,能不慌张吗?!
这要是新帝继任当天,秦国就灭国了,那么说出去只怕会笑掉人大牙,他们这些新上任的文武百官,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虽然名气不比皇帝等人大,但在他们原来的地方肯定好不到哪去,混不下去都是有可能的。
只能远走他乡。
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这些文武百官自然也是要念着秦国能化险为夷,顺利突围。
当然,这些人里也不全是念着自身利益的主。
也有想改变秦国现状的人,这些人都是因为先帝在位那会儿,遭到前朝百官打压的不志之士,怀才不遇。
一身才华横溢,却看到了朝堂上的黑暗。
不愿同流合污,只能憋屈的被那些人给发配到小地方去,任劳任怨的做个地方父母官。
虽说这也没什么,但看着秦国的朝堂如此腐朽不堪,这些人心底要说不气愤,那是假的。
然而,也是因为看到了秦国境内剥削压迫的境地,这些人才迫切的想要改变现状,将秦国往好的方向上引。
利国利民,才是这些人心底最真切的想法。
出于这层考虑,这些念着秦国能蒸蒸日上的人,自然也是盼着秦国能取胜。
若秦国落败,
他们的下场好不到哪去不说。
百姓又将再度陷入水深火热,流离失所之中。
这乱世,本就是最疾苦的时候。
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都是最常见的景象。
可生在秦国境内,百姓也算能安居乐业,小有安定,这要是直接家国破灭,那么……这日子又怎么可能安定的下来?!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这些人既然能到朝廷任职,担任百官,那么舍身处地的想,这些人自然不可能去念着秦国败朽,或者是想着秦国被他国破灭。
看着山林那边的局势变幻,如此险峻,这些百官心中也很不是滋味,同时也深刻的明白秦国局势的严峻。
因为无力施为,这些人只能在原地静静等待,在心中默默祈祷,祈祷秦国能安然无恙地挺过这一走。
只要挺过去了,那么……
接下来便是他们同心协力,共同为秦国添砖加瓦,为日后的太平打下坚实牢固基础的时候!
没有人喜欢战乱。
因为一旦开战,便要流血流泪,劳民伤财不说,还引得民不聊生,四处哀鸿遍野。
百姓不得安定,那么家国如何安定?!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倘若民不定,那么家国何以安定?!
若国不能庇佑百姓。
那么这境内,必然是乱象横行。
在场之中能出任百官的,谁没读过几本圣贤书?谁没看到过那史书中所书写的盛世太平?!
谁又没有期盼过,他们能生出在那盛世之中?!
但可惜的是,时代不同。
他们身处乱世,并不能亲眼目睹盛世。
可秦国的文武百官也在此时,深刻地明白,倘若他们不能身处盛世,那……便亲手为他们的子孙后辈打下盛世的基础也未尝不可!
众文武百官心中思绪万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