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1/2)
第122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
皇帝陛下说的很认真,而孙揆则从开始的入耳不入心,渐渐脸色凝重起来。
士人们看不上的种植之事,竟然也可大有作为。
李晔道:“孙侍郎也是做过一方主官的,若是一亩地产出能高出一成,那整个京兆府能多收多少粮食,若是能种两季,京兆府又能多出多少粮食?”
“这……相当于一亩地当成两亩地用了……”
可真的可以吗?
“农事也是大学问,朕也要试试才知道,若是今年能有结果,朕也要好好跟宰相们商议商议,是否要设立农部,专事农业之事。”
孙揆拜服道:“陛下心忧苍生,乃百姓之福也!”
李晔摇摇头道:“朕幼少冲,逢黄巢之乱,颠沛流离入蜀,一路见闻,方知天下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太宗言,君,舟也,百姓,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满朝公卿包括朕,皆是百姓供养,民以食为天,岂能不倚农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
皇帝之言,振聋发聩,孙揆当时就懵了。
“天下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此乃当今天子之言,我等臣子能辅佐此等明君,何其幸运。
“陛下!”
孙揆根本不在意,地上的泥土,还是刚刚浇过水的,直接跪倒在地上。
“陛下!”
“陛下!”
李晔转头一看,敬翔、何淑妃、裴妃等皆跪在地上。
敬翔抬头,脸上已经挂满热泪。
想起自己的妻子,年幼的儿子,想起这十年来,随波逐流,无栖无靠,苦难的一路。
若是先帝也有此等胸怀,又怎会受如此之祸啊!
何淑妃则是跟随李晔,一起流亡西蜀,哪怕是皇弟身份,也是饱受流离之苦。
孙揆自然也是如此。
都是吃过苦头的人,做梦都想着盛唐再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子之言,亦是我等臣子自勉也。”
“陛下心念百姓,此大唐之福!”
李晔的护卫此时也来凑热闹,齐齐跪下道:“陛下,我等皆愿为陛下效死!”
谁都看的出,皇帝陛下即位之后,大唐的改变,哪怕不知道军国大事,看看身边的变化。
有地可以种,有饭可以吃,不会每天害怕乱兵劫掠,也不会每天想着逃离长安。
这才是安稳日子啊!
内侍钱忠、赵喜等也一起跪下道:“陛下,奴婢会精心伺候好这些庄稼,奴婢也愿为陛下效死!”
李晔没想到,随口念了一句范公的名言,会有这么大的反响。
“都起来吧!”
众人起身后,李晔看到孙揆和敬翔一脸热切的目光。
“朕召两位爱卿过来,就是商议一下划分行政区之事,秋收也就两个月后的事,诸多事项还要提前预备好。”
孙揆道:“臣三日内拟好章程,呈送陛下御览。”
李晔道:“涉及民生不可大意,耕牛之事,爱卿打算怎么解决?”
“陛下,臣是这么想的,百姓单户很难买得起耕牛,可以十户一保,一保共置一耕牛,而且十户大概千亩之地,一条耕牛正是合用。”
李晔道:“百姓无钱,如何置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