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砍瓜切菜(2/2)
“事态严重啊!”
顾彦晖紧咬着下唇,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与其麾下将校,被进入大帐的甲士绑缚。他挣脱两侧甲士束缚,抱拳道:“陛下,臣无罪!”
蔡叔向也上前道:“陛下如此形势,就不怕祸在顷刻之间吗?”
李晔看向蔡叔向道:“朕念汝父蔡公之功,赦免你的僭越之行,你不思君恩,还敢威胁朕,那朕告诉伱,朕不怕。”
“还有你顾彦晖,撮尔小民,亦敢枉议国事,朕帮你的哥哥教教你,什么叫忠孝礼义,什么叫人伦纲常!”
顾彦晖不服道:“臣乃汉州刺史,非小民也,陛下……”
李晔怒极反笑,对身边崔安潜道:“崔司空,这刺史之位,当如何任免。”
崔安潜出身清河崔氏,从小就被冠以神童,唐宣宗大中三年,年仅二十一岁的崔安潜便中了进士科。
历经宣宗、懿宗、僖忠以及当今天子,四朝老臣。
被李晔带出来的原因之一,就是崔安潜曾经在僖宗年间,担任过三年剑南西川节度使,而且颇有成效。
为防备南诏,崔安潜用忠武军来训练蜀兵,得劲卒三千,也算是开了唐时蜀兵能战的先河。
此时的崔安潜年已六十,头发半,身体倒很硬朗,肉可食三斤,夜可御三女,跋山涉水到现在,精神不减。
“陛下,刺史之职位需吏部、御史台考察,天子与中书、门下、尚书各省共商,制诏授印方可。”
李晔道:“执此三项,你又占了哪一项呢?”
顾彦晖道:“崔司空所言不全,天下节度亦可授任治下州县官吏。”
这话是打在朝廷脸上了。
崔安潜道:“如此亦要朝廷追认!”
李晔道:“汉州隶属剑南西川,干剑南东川何事。”
帐内众臣工也是摇摇头,朝廷吏治崩坏不假,各节度私下授官很常见,但你剑南东川的人,攻下剑南西川的州,自授刺史,形同造反了。
“陛下……”
李晔摆摆手。
蔡叔向刚被皇帝痛斥,现在还懵着呢,此刻也被一并拿下。
“列位臣工,出帐看看吧!”
有人上前道:“陛下,不可亲身犯险。”
李晔一看,是龙州刺史田昉,也是个忠义之人啊,笑道:“田使君不必过虑,朕有百灵护体,平定拓拔思恭之时,朕亲冒矢石,毫发无损。”
两川官员皆不知皇帝英勇,此时才知道,定难军拓拔思恭竟然已经被平定了。
是真的吗?
有点怀疑。
他们很快看到了。
出了大帐,走到军门,眼前汉州兵还在队阵,但与刚开始不同,现在的队列明显不齐整,有些兵士七倒八歪的坐在地上。
“召朱耶子奴!”
“诺!”
不一会,朱耶子奴单身来到皇帝面前,道:“陛下,要末将冲阵吗?末将的一千人马足够。”
李晔道:“你率五十骑围着前方汉州兵军阵跑一圈。”
“诺!”
“披甲胄!”
“诺!”
不多时,骑兵六军之前,皇帝披挂上阵,左右亲卫随侍。
朱耶子奴率军绕着汉州军跑了一圈,留下一道浅色的痕迹,而此时的汉州军阵中,一阵阵骚动,主将不在,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各都校官,只能约束士卒,结阵观望。
皇帝神态自若,臣工们提心吊胆,但谁也不敢说话,默默的注视场中动静。
骑兵六军慢慢压上,对汉州军而言,他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只见朝廷大军中,走出数人,骑马执旗高呼:
“放下兵器甲胄,敢持兵私自出圈者,死!”
“放下兵器甲胄,敢持兵私自出圈者,死!”
阵中起了一阵阵嘈杂声,有些人大概也猜到发生了什么,但不敢妄动。
也有些顾彦晖的死忠,大概猜到,陛下龙帐之中大概发生了什么。
“少帅必是出了意外,众将士随我冲击龙帐。”
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将校,率军出圈,被李晔马队一个冲锋便击溃,地上多了几百个脑袋。
“骑兵之锋利如此!”
“真强军也,汉州军不及。”
李晔扯缰驻马,索然无味,比起拓拔思恭的党项骑兵,这帮弱鸡差的不是一点,谓左右道:
“传朕将令,放下武器甲胄者,出圈,不杀,一炷香后,圈中还有持兵刃负甲者,全军冲锋,杀无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