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河东猛虎,反噬其主(2/2)
“有孙爱卿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李晔对孙偓还是有些期待的,对他的评价就是不古板,脑子活,行事稳重。
孙偓的家世很是显赫,他的舅舅于琮是懿宗时的宰相,他的舅妈是平相公主,他的父亲是天平军节度使。
若是别人有这些个后台,早就在长安横着走了,可十三岁的孙偓,带着弟弟们离开家乡。
来到长安拜见他的舅舅于琮,可第一次见到他舅舅,孙偓连国子监都不上了,直接领着他弟弟跑路。
他弟弟不明白为什么?问他,孙偓道:“舅舅身为宰相,仍口不择言,轻易许诺,时间长了,必有大祸啊!”
果然,小孩子一语成谶,几个月后,他舅舅就被抓了,流放岭南。
所以作为大人,一定要管好自家孩子,千万别乱说话。
而孙偓自离开长安后,苦读二十余年,在三十五岁之时,一举中得状元,也算得偿所愿了。
再一次来到剑门关,左右镇武军士卒多有不舍之意。
李晔摇摇头,这也是他不愿在地方上招兵的原因。
士卒思乡心切,战力能保持多少,需要多长时间调整,皇帝陛下也没有底。
“哥,这次出去,还能回到家乡吗?”
被问的军士摇摇头。
他怎么知道。
有人忍不住哭泣出来。
李晔想着要不要把这些士卒的家人迁到长安,想想也是摇头,千里之遥,耗资巨大,不切实际。
和镇武军不一样,左羽林军则是欢声笑语,这个时候出发,还能赶回长安过上元佳节。
左虎威军动静倒不大,大多人都没有亲人在长安,少部分在长安成家的军官倒是急切的很。
李晔走在栈道上,对敬翔道:“如今招募兵卒,除非死亡、受伤或者年老体衰不能用者,余者都不能离开军营。
朕想着士卒服役五年的话,士卒可以自愿离开兵营,不知道这样做行不行啊?”
敬翔笑道:“陛下仁慈,当然可以了,只是臣以为,五年之后,怕是无人愿意离开军营。”
李晔看向敬翔,二人相视一笑。
这个世道,还有比当兵更好的职业吗?时间可以再短一些!
“陛下诏令,服兵役三年,皆可自愿回乡。”
“陛下诏令,服兵役三年,皆可回乡!”
李晔没想到,左右镇武军反应如此激烈,皆跪地长呼万岁。
朱珍听到诏令,本以为皇帝陛下多此一举,但此时,也明白了。
这人心啊,又被皇帝陛下收割了一把。
敬翔道:“陛下,还有一事,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爱卿但说无妨!”
“陛下,臣以为阳平关,不宜让右汉中军驻守!”
李晔转念一想,便知缘由。
“右汉中军驻守汉中,保境安民,每隔一年,与左汉中军换防剑门关,阳平关就让左羽林军分两都人马驻守吧!”
“此陛下所言犬牙交错也!”
有敬翔查漏补缺,自然好的很。
阳平关是入汉中的咽喉,自然要把握在朝廷手中,有阳平关,则汉中无忧。
而剑门关则划分到汉中治属,由汉中军把守,朝廷据阳平关,控汉中,掌控金牛要道,则两川自然不能割据成势。
李晔当时也是急于让左神威军兵马抽出来,让右汉中军临时把守,诸事繁杂,倒把这事情给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