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战一触即发(1/2)
第213章 大战一触即发
已然如此绝境,李思安脸上无任何惧色,即便祁明对他也是钦佩。
若是能劝降此人,亦是大功一件,不过朱耶子奴被此人所伤,祁明若是劝降,恐恶左骁骑军,只好闭口不谈,令麾下将士休得放冷箭。
至于左骁骑军那里,他管不了。
此时,数百骑长矛手将汴军围的如铁桶一般,左骁骑军弓手寻机放冷箭,一个个汴军惨叫着掉落马下。
李思安不是不想冲锋,奈何马力枯竭,哪怕马刺将马腹赐的鲜血淋漓,也不肯移动分毫。
他随即下马,马臀上已然有数支箭矢,此马跟随他多年,此时眼眶盈光,似乎知道宿命在此。
李思安来不及感慨,一手拔掉臂上箭矢,双手持槊。
“杀!”
数人结成圆阵冲向东北方向,李思安持槊挥砍,数十支长矛皆折向一边,反手一挥,面前人马皆碎,李思安于乱军之中抢得一马,翻身而上。
左骁骑军士卒皆退,保持安全距离,弓手跟着攒射。
突然,王迎久闷哼一声,胸腹中箭,摔倒在地。
而李思安新抢座骑双足腾空,一阵嘶鸣,侧翻在地,左骁骑军怎会给他纵马机会,数十支箭矢扎在马上。
到了这个时候,再挣扎已然没有什么意义,李思安仰天长啸。
“吾纵横疆场数十年,逢敌必冲锋在前,无人匹敌,恨不能纵马扬鞭,畅快厮杀,憋屈如此,这是天命啊!”
说完欲引颈自戕,场上众将士皆肃。
哐!
李思安长剑被格开,是王迎久,拼着最后一股气力。
“将军快走……”
就在这个时候,军中有人长呼:“陛下到了!”
“陛下来了!”
李晔紧赶慢赶,终于来到虎丘口,刚刚听闻奏报,左骁骑军,右武骑军竟然吃了汴军踏白都一部,李思安仅以身免,被围在军阵之中。
皇帝陛下心下大喜,忙驱马向前,众军忙让开一条道。
祁明上前道:“陛下不可,李思安擅使飞槊,若近前恐有不测?”
李晔稍有迟疑,问道:“此人果悍勇吗?”
祁明面色凝重道:“李思安可单手夺槊,二将围攻,尚占优势,箭矢不沾身,兵戈不能及,突入阵中,无人可挡!”
皇帝陛下没有说话,微微点点头,继续向前,李筠忙护在皇帝身前。
又走了百余步,看到四个人,被团团包围。
此四人身上布满血迹,几乎人人带伤,身上插着箭矢,正中一人身高至少两米,颇为壮硕,一手持槊,一手握剑,面色冷俊,眼光凌厉,驻槊看向李晔。
龙旗所在,全场肃穆。
李晔也看着李思安,此人之勇,怕是不在李存孝之下。
英雄落寞,其也可悲,皇帝陛下意欲招揽,长叹一口气,道:“将军何至于此?”
事已至此,李思安闭目待戮,铁骨铮铮,颇为豪气的说道:“天意如此,有死而已。”
此人死志坚决,李晔眼睛微眯,道:“汝表字贞臣,可与朕试言,贞臣者,何意?”
皇帝陛下最擅长与人打交道了,尤其劝人上,劝服敬翔,是从敬翔的祖宗敬暄打开突破口,劝服李克用,是从沙坨欲得到唐庭认可打开突破口。
而劝李思安,思来想去,还是从他的表字入手,“贞臣”二字,也不知是何人给他取的,绝了!
李思安万没想到,皇帝陛下跟他的表字过不去,一时之间,竟然无从回答。
可能李思安自己都未想过,为什么他的表字叫“贞臣”。
当然,皇帝陛下可以帮他解释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