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第344章 亡国论(1/2)
第344章 亡国论
月色如纱。
汴京太极宫,西子湖畔一处九曲凉亭,蛙鸣此起彼伏。
李晔举杯小酌,在他身边的是翰林学士刘鄩,还有新科探裴检,目前也安排在翰林院。
皇帝陛下欲将翰林院,打造成他的秘书班子和智库,诸多治政的思路也通过翰林院来表达。
案几上摆着三本书。
排在左上首的是数论,内容也就是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提出来小数、分数的概念,还有对数、开方等概念,当然函数的概念是重中之重。
第二本是图论,事实上也就是几何,三角形、四边形,角度,直线、平行线、垂直等基本的概念。
第三本是解析几何,这玩意就复杂了,将函数与坐标轴联系起来,图形在坐标轴上面,都可以用函数表示。
第四本是格物学,主要内容是运动,静止,速度,密度还有温度,力学几个基本概念。
但《政论》就不一样了,皇帝陛下在书里已经亮出屠刀了,那就是土地兼并是亡国的根源,地主阶级是皇帝陛下严厉打击的,而地主阶级跟士人是严重重叠的,显然,皇帝陛下已经走到士人的对立面。
惊叹……惊叹……还是惊叹!
刘鄩与裴检自认为在数学一道也是有很大造诣的,一人拿着一本数论,一人拿起一本几何翻阅。
“妙极,妙极……”
第五本为生物论,主要提出遗传这个概念,为的是对农业育种提供理论支持,其中提出显性与隐性遗传这个概念,比如人的大耳垂、卷舌、双眼皮就是显性遗传,没有耳垂、不卷舌、单眼皮是隐性遗传。并作了论断,双隐性的父母,肯定生不出显性的孩子。
“国家存在的最基本的意义,便是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天下揭竿而起也就理所当然了……”
李晔问道:“哪里?”
当然皇家也算这一层,大唐李氏自然是全大唐最大的地主。
李晔对二人道:“看懂看不懂,都看看吧,这些都是朕写的,朕不要恭维,朕想刊行天下,想问问你们的意见!”
事实上,这六本书发行之后,大唐会怎么样,李晔也不知道。
王朝的灭亡,基本上也是因为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无法调和,引发国家灭亡。
此论也为了朝廷发布严格的限制土地兼并,提供依据。
数论中的函数让刘鄩叹为观止,其中用二元一次函数解决鸡兔同笼这个历史难题的时候,步骤意想不到的简单。
二人粗略看了看,刘鄩拿起生物论,裴检拿起物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