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被身体背叛(2/2)
秦可卿却蹙着眉头道:“老爷和那位珍老爷论起来是堂连襟,过些天咱们去荣国府时,需不需往宁国府一趟见见珍大奶奶?”
对啊,这才是尴尬的!
秦家确实是宁国府的亲戚,但是宁国府前一任珍大奶奶的亲戚。现在的珍大奶奶可是尤氏,和秦家没半毛钱关系。
不去吧!好像搞得他们姐弟不懂礼数。
去吧!尤氏会不会觉得是在给她上眼药?毕竟贾珍如果真走了,尤氏在这个太太奶奶的位置上就会很尴尬!
一来,贾蓉不是尤氏所生,甚至尤氏根本就没生过任何孩子。
二来,尤氏年轻才二十多岁,就经历了父死母改嫁,马上又要经历夫死无亲子。
三来,宁国府的管家大权从来就没有到过尤氏的手上。
尤氏着实有些可怜了!
秦钟提议道:“姐姐那日过去,只管留在荣国府便是,我到时去探望一下珍老爷。若是姐姐在荣国府遇上了珍大奶奶,再跟她招呼也不迟。”
“也只能如此了!”秦可卿幽幽叹息。
下午秦业回来,秦钟方才知道贾珍已经躺着无法起身一味说胡话了。
“狠人啊!”
秦钟长叹一声,又望着前面茫茫一大片玉米地。
他今天又被徐星瑞从清河镇秦家拉走了,这次倒没有进神京城,用了大半天时间来到了城南外一处地方。
才到这里就被徐家的玉米地给震惊了,还真有十亩!
“徐老真是个狠人啊!”
秦钟咽了咽口水,问道:“你不会是把我拉来掰玉米的吧?”
十亩地知道有多大吗?一亩地正常种四千株玉米,十亩地可种四万株玉米。平均两株玉米掰三个棒子,四万株玉米得掰十二万次。
要死人的!
徐星瑞努努嘴道:“有庄稼人收割,不用你出力。”
幸好,幸好!
秦钟暗自庆幸,他早打定主意就算徐家真要他出力,他也一定会不会出。他走下田地,仔细观察了一下,竟然这地里的玉米果实长得都像模像样,而且植株上都去过了雄穗。
“伱们家了大价钱啊!”秦钟惊叹一声,没有细致打理是长不出这样的。
徐星瑞无奈道:“是了不少银子了,家里都要精穷了。”
这话秦钟是不会信的,打理十亩地能多少银子。这年代最不值钱的就是工钱,请一个农工无非管两餐再加每天几文钱。十亩地,只有种植的时候需要的人力多,其他工序只需请上十来个农工几天就能完成。
秦钟粗算一笔,这点工钱还不如徐星瑞身上的华服值钱。
他翻一个白眼,徐星瑞给别人瞧一个日子,都不知道够养多少农工一年了。
徐元益倒是听秦钟到了,急忙赶了过来。
“秦先生,可算来了。”
秦钟回头,有些疑惑。“徐老这是又遇上麻烦了?”
“不是我遇上麻烦,而是百姓遇上麻烦。”徐元益长叹一声,“按照秦先生的方法种植,玉米确实增产不少。但是玉米与水稻种植时间重叠,若大规模种植玉米将挤压水稻。而且,这精细种植耗费时间极多,若是一家五口的农人既种水稻又种玉米的话,只怕难以这般打理。”
秦钟呆了呆,这是问题?
细想之后才焕然大悟,徐元益是把玉米想成水稻的代替品了。不过,徐元益能够从农人耕种的角度出发,在古代确实是难有的品格。
他笑一声,“徐老勿要着急,您之前只怕是误会了我的意思。”
玉米虽然增产了,但还是无法代替水稻和小麦。玉米属不典型的短日照作物,生长的各项要求其实并不如水稻小麦之类的苛刻。
也就是说,只要光照够、温度够,玉米随便都能生长。若是再精细打理,就能增产。所以是一种极好的补充作物。
而另一种这样的补充作物是番薯!它们都不怎么挑地!
不挑地才是玉米和番薯最好的品格。
秦钟看着徐元益疑惑的眼神,解释道:“稻米和小麦从来都是主要作物,农人的良田自然是种稻谷或小麦。但农人房舍附近的贫瘠荒地,不能便宜灌溉的地方,无法种植小麦和水稻的地方就可以种玉米。”
对于小农耕种来说,贫地耕种才是玉米最好的归宿,也是农民种植利益最大化的方法。
徐元益道:“那便是与番薯抢地了,玉米岂有番薯产量高?”
“若只按果实重量,自然番薯产量更重。其中一颗番薯的含水量比玉米高多了,若全部晒干,玉米的产量可比番薯高。”秦钟款款解释道,“番薯无需多打理,比玉米还不挑地,甚至枯山荒岭也能种植出较高产的番薯。”
“这……”
“徐来勿要着急,只需良田推种水稻小麦,薄田缺水的推种玉米,荒山沙土的推种番薯。”红薯的种植虽然需要一定的水,但水量大了反而有害红薯生长,甚至烂根。
“番薯最喜沙土,土地疏松无水,最利于薯块在地下生长发育。”秦钟又解释一句。
【徐元益好感度+13,阳寿增加13天】
徐元益眼睛大亮,欣喜问道:“是……这样吗?”
秦钟却道:“徐老哪日再种几亩番薯便知道了。”
徐元益拍着大腿,道:“好……明年再种十亩番薯。”
嘶~
秦钟瞪大了眼睛,只给徐元益竖大拇指。暗暗想着:希望明年我混了个官职,不被他请过来搞红薯才行!
不然……十亩又十亩,得累死人!
不过,这次徐元益的好感度增加有点异常啊,以前从没哪个一次性超过十点的。
“其实种一两亩对照就可以了!”秦钟讪讪说着。
却不知道徐元益听了没听。
好不容易在城南郊外捱过了几日,秦钟马不停蹄回清河镇洗澡去了。
明儿就要和秦可卿去荣国府了,今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