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董卓之子 > 第四十七章 也忧国忧民

第四十七章 也忧国忧民(1/2)

目录
好书推荐: 萌宝宝:我是充话费送的 冷帝的亲亲甜妻 替嫁傻妾 绝色狂妃:妖娆二小姐 盛情难戒:他们的婚姻只是交易 倾世第一丹师:枭凰逆天 强娶王妃:王爷太霸道 腹黑总裁的小胖妞 王牌诛妖师:医毒三小姐 凤点江山:千阙韶华录

本来董守业听到了孔融的话,一股邪火就要往上窜,当即就想要口中狂言,来个震惊世俗的举动,说什么“文章一出天地惊”之类的话。

但是董守业揣摩了孔融的几句话,发现孔融的话既不像安慰,也不像嘲讽,当即心中一宽,暗道:“犯不着与此人在言语上争斗。”便说道:“多谢孔先生安慰,守业一定尽力而为。”

孔融见状,也不多说什么,自顾自地离开董守业,返回自己的坐席。

过了一会儿,蔡琰说道:“列位公子,时辰已到,请诸位公子立刻落笔,将手中的文章亮出。”

这几人便依言落笔,此时董守业也已经写完了。

蔡琰又说到:“不知那位公子愿意首先朗诵其大作?”

说完,一人跳出来说道:“师姐,就由小弟来抛砖引玉吧!”

众人一看,原来是蔡邕的弟子王粲。这王粲在在场的众人中年纪最小,几天之所以参加这个招亲,完全是为了凑凑热闹,打打酱油的,根本就不是为了将其师姐蔡琰娶回家,而且这个“酱油党”深知自己的师兄卫仲道对蔡琰爱慕已久,也有心成全。

这王粲说完之后,便站起身来,将自己的大作拿在手中,然后便摇头晃脑地读起来。王粲写的是一篇赋。

赋这玩意儿的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读完之后,马日磾品评道:“仲宣此文,仿照诸子百家时的风格特点,倒也是是一篇难得之作。”

说完之后,王粲朝着马日磾施了一礼,便退下了,酱油党果然就是酱油党,对结果毫不在意,只在意自己曾经路过。

紧接着,袁谭、与袁耀都朗诵了自己的大作,这两人的文风颇为相似,果然不愧是一个家族里面出来的,留着一样的血,写的东西也差不多。都是司马相如的那种风格,辞藻华丽、风格显得雄大壮阔。

不过,写的只能说是不错,还说不上是精品,更遑论流传千古了。

卫仲道写的是一首乐府诗,估计也是受到蔡邕和蔡琰的影响,比较写实。

至于杨修和刘诞,黄奎又各自朗诵了大作,整体水平算不上什么精品,勉强说得过去。

当然他们的作品在当时也算的上是非常不错的了,可是董守业在前世喜欢看文学鉴赏方面的书,尤其对古诗词的鉴赏特别感兴趣,所以他们的这些东西,如不了董守业的法眼。

不过在董守业看来,卫仲道和王粲的作品写的最好,尤其是卫仲道的作品,比王粲还要略胜一筹。

此时大家都展示完自己的作品了,就剩董守业一个人没有展示了,于是全场人的目光都是巴巴地看着董守业,让董守业颇有点万众瞩目的感觉。

一般情况下,作为压轴的作品,必是最为经典的作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