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是三国李世民 > 第257章 兴建官职

第257章 兴建官职(1/2)

目录
好书推荐: 钻石甜宠:试婚男神么么哒 至尊红颜:高冷王爷太妖孽 我每周解锁一个新职业 甜心可口:首席霸爱100遍 烧天火 飞来的语 栀子于归宜室宜家 跨国毒枭的爱恋:生死两相随 荒岛求生之签到系统 冷傲太子妃:杀神归来

第257章 兴建官职

大战之后,便是短暂的安宁,这平静是暴风雨之前的平静,天下诸侯都或为了自保,或为了兼并他人,都在积极整军备战,扩充势力。

关中大后方已然是被李世民治理得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彻底成为了李世民征伐天下的大后方,为了方便平定天下,李世民将大将军府搬到了洛阳城,暂时将天子留在长安,虽然依旧是对其尊敬有加,实则已经变相地软禁了,朝中死忠于天子的朝臣或流放,或贬黜都已经消失在天子身边,已经没有在兴风作浪的实力了。

“并州军政府”的一应中枢官员也全部搬迁到了洛阳,如此一来可以加强对兖州、豫州、南阳等新占领的地方的行政管理,确实也方便了很多。

各路大军也在快速的调动布防,同时关中和司隶招募的新兵也陆陆续续补充到关羽龙武军和张郃的豹韬军,继续整合训练,加强战斗力。

自从各主力军团建制达到十万之众之时,李世民便收紧了各军主将的募兵权,改由中枢集中募兵训练,再调派到各个主力军团,一来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二来也避免军队成为将军的私产,所谓防患于未然也。因此关中和司隶便是最主要的募兵制地,毕竟关中兵素来耐苦战。

另一方面,随着李世民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多,已然是将整个北方,加上中原腹地的大部揽入怀中,已然有吞并天下的趋势,汉朝实质上已经处于灭亡的边缘,因此李世民已经在有意识地重新搭建从中央到地方的官职架构,不用太多考虑天子刘协及一些还忠于大汉的士人的意见,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了。

原本李世民心中就有一个重建“盛唐的美梦”,因此这些官职及其他制度必定要沿袭唐朝的设置。

从中央层面,按照唐初的“三省六部制”加“一台”的架构,直接建起了自己的班底,为了集中权力和提升效率,“三省”暂时不设立。至于“九寺”、“五监”和“十六卫”还尚不成熟,因此也同样不设立。

重点还是搭建“六部”和“御史台”,只不过暂时不设实际的部门,毕竟自己现在名义上还是大汉的天策大将军,另起炉灶的时机尚不成熟。但却分配了实际的权柄。只不过暂时之时搭建了“六部”将职权划分出去。

根据之前的分工,依然是戏志才负责吏治,可以说是虚拟的“吏部尚书”;徐庶还是负责总览钱粮,也就是“户部尚书”;沮授负责刑狱诉讼,也就是“刑部尚书”;蔡邕负责总览天下典籍、祭祀及科举,也就是“礼部尚书”;贾诩负责天下兵马招募,及军队军功及军纪的管理,也就是“兵部尚书”;陈宫因为精通一些奇门遁甲,暂时担任“工部尚书”,至于田丰为人刚正,自然是监察百官的不二人选,自然是未来的“御史大夫”。

………………

等天下一统,到时候在重新调整三省六部的长官的人选,说不得就有几个人担任宰相了,毕竟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的。

重新的官员架构的设定,自然也是为了加强行政效率,二来也是重新梳理各州的官员,重新打算,选贤任能,裁撤不能胜任的官员。

而且在这个统一天下的时候一并调整行政机构,自然也是阻力最小,抗性最小的时候,如有不服的人自然一并清理了,岂不正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斗破:三年斗皇,五年斗尊 斗罗:蛊师雨浩,她们大有问题 霍格沃茨的黑魔王就业指南 续春 斗罗绝世:从日月开始登顶至高 斗罗:重生成唐三的堂哥后 开局四零,手握星际商城带飞祖国 毛茸茸番外:我可爱亿点点怎么了 斗破:岩王帝君尘世闲游 回到唐朝当反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