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174关于滑雪小镇(1/2)
第174章 174关于滑雪小镇
“雪场?”王民没想到林若妍会提到这个。
别看王民自己就只是在冀省开发了一个酒店,实际上通过这个酒店他认识了不少业界大佬。其中就有一位过来酒店这边开别的会,好像是做食品行业的,居然和他谈起未来想在京市经营雪场。这跨行有点猛。
这位大佬在京市玩过一些小雪场,很沉迷滑雪运动。可惜要搞大的雪场,京市似乎没有特别合适的地方。山不够高,天不够冷,平地造雪维护成本也贵的惊人。
王民当时还问过人家,既然这么难搞,那就跑去东三省搞雪场,那边要山有山要雪有雪,地便宜,人工成本也低。
那位大佬笑着问:“你住在京市,有时间想滑雪的话,是飞海外,还是飞东三省?”
“有钱有时间坐飞机的,肯定选择更成熟的雪场,东三省飞机也要坐一阵,还没有特别合适的航班,到了地方或许有雪场,但是要自驾车过去,酒店服务配套都比不上国外,瞎折腾啥。”
大佬点头,启发道:“如果京市就有个能滑雪的去处呢?自己开车,两三个小时就到了,灵活性很强。”
“京市好像有几个小一点的雪场。”王民当时也随口说了一句,“再说为什么要选京市里面?京市的北边冀省,其实就有那种有山有雪的地方。”
对方若有所思,据说后来一直在冀省北边那几个县奔波,寻找合适的山头开发雪场。
不过冀省没有点关系路子,想做项目很难。另外雪场本身一开始投资很高,配套的酒店设施等等也要跟上,当地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酒店,那么投资就会成倍增长。
王民那天听林若妍提了滑雪小镇这件事,一直很上心打听,找到了李力说了说什么滑雪小镇的概念,顿时就吸引了李力。
王民听的精神一振,他最近看了那么多产业规划的报告书,其中就有提到了滑雪产业的。各种各样的产业分析了一圈,落地在目前项目的产业给挑了出来。这里不适合搞滑雪,那么北边的县是不是能行呢?
没想到一周后,王民特意来了京市林若妍的公司拜访。
县里的人觉得还不如造工厂,守着山弄点农产品开发,这好歹几个月能完工,立刻就可以解决村镇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滑雪那种高端的玩意,他们见都没见过。
王民还带来了一位名叫李力的人,说他已经在冀省的崇l县选好了山,打算开一个大雪场。
王民说他和李力去崇l县城看了,都21世纪了,这个县城内居然就只有一条大街,一到晚上黑灯瞎火的连红绿灯都没有。沿街倾倒的垃圾和废水,组成了民房和街道中间的一个个隔离墩,保护了家饲的生猪在街上散步,都不忌惮途经的车辆。
不过从京市过去一趟,开车走盘山路还是需要四五个小时,火车似乎只有绿皮,要一宿才能到,交通有点难。
李力就是当初和王民谈论开雪场的大佬,人家正经生意是食品行业的,偏偏爱上了滑雪,就打算投资自己做。不过一算成本,造雪场的钱都不够,更别说造酒店和其他配套了。
多山、寒冷是交通不便、经济匮乏的原因。当地仅有的粮食作物是莜面,亩产经济效益200元左右,很多家庭靠着五六亩薄田过活,生活十分贫困。
“我的建议是,可以考虑搞一个滑雪小镇,引入成套的滑雪产业。不止有雪场,有酒店,有公寓,还要有制造雪具的工厂,维护雪场、培训教学等一系列的产业。”
李力说:“山是真的好,我请国外专业的雪场设计师来看过,他们很高兴,觉得这些山能做非常丰富的雪道,从初级到高级都可以满足,或许这里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雪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