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180循序渐进来(1/2)
林若妍虽然在市里领导面前讲了许多海外的事情,到了县里的时候,她就没有那么高调,不谈太远的未来,只说如何改善目前的经济问题。
此前她和王民、李力也都通了气,不能一味唱高调,雪场从设计规划到真正建成少则一年半载,多则几年都建不完,配套的酒店也不是一下子都能建好。勘察设计再到动工,崇l县冬季大雪封山施工条件比冀省南部差太多了,这都不是一两年能见效的。
县里的负责人任期有多久,他更关心什么,市里强推滑雪小镇,县里什么态度?这些都要再去摸一摸。万一人家近期就是想搞蔬菜大棚,只盼着能有个名目修路呢?
贫困让人信息闭塞,领导们是好心了,真正具体执行的层面,那些干部或者参与的群众不明白,就觉得山头被占,搞了一堆老外才玩的东西,他们短期内见不到收益就吃亏了?
这些话,让王民和李力不得不反思。
李力更是深有感触。当初他跑了一大堆山区的县,思路是看到山好,再找这山归哪里管,到了乡里县里,开门见山说自己打算投资。一开始人家当然是隆重接待,可是具体一问不是办食品工厂,而是做一个雪场?雪场是什么玩意?
那种高端的东西,我们这边没人能消费。那能解决多少就业岗位呢?这里的人一辈子没有滑过雪,也不知道什么是滑雪,更是不懂背后有多少产业能引入进来。他们更关注眼前。蔬菜大棚里种的东西,一季度就能收获,是个村民都能就业。要投资,还不如搞大棚搞食品加工。
李力以前就是食品行业发家的,不过并不是蔬菜粮食加工类的,可是想搞还是有路子,奈何他已经厌倦了那些,他就一门心思要做国内最大最好的雪场,往往就谈不下去了。
崇l县这边他当然也谈过了,县里办公楼好几个科室他都打过交道,试图游说,不过反而被忽悠着要在当地开食品加工厂了。
这一次,有市里派人跟着,到了县里的时候,李力就缩在后面,等着看王民和林若妍怎么说服县里。
市里有人又如何呢?具体搞建设,还是要县里的操办。书中的2003年,封山禁牧和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开始推行,崇l县在京市上风口,承担着风沙源治理和生态造林等任务,作为当地主要收入来源的畜牧业也受到限制。
玩了几局很无聊,王民他们就打电话过来,喊她一起吃晚饭。招待所里没有什么新鲜的,他们是找到了当地一家老字号,烤全羊最是知名。
“那就盖雪场、酒店,再弄个蔬菜试验基地。”林若妍说,“我们私下知道重点在哪里,不过到县里说,就先说弄蔬菜试验基地,修路,盖酒店。至少当地也有旅游发展的规划,酒店肯定要建设。”
所以,林若妍虽然带了电脑,也没法上网查什么资料,顶多玩一下系统自带的扫雷和纸牌游戏。
这种不可控的未来,忽悠的越大,县里可能越不敢相信。他们还是要讲实在的好处,也要说一下投资的规划,怎么让县里的各种资源变现。
“搞食品的那么多企业,想来这里,就要问问你同不同意了。”林若妍微微一笑,安抚道,“李总就是做这行的,先来这里博得头筹,建设蔬菜试验基地,规划圈出一大块,你就只打样,后来者都要你许可才能进来。你的地位就稳了。李总虽然现在无心食品行业了,可行业影响力还在,威望也在。这块阵地要充分利用。”
吃饭什么的,最能拉近感情了。虽然项目还没有着落,县里越发不积极,那事情是不做了,还是要继续推,大家总要有个说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