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深蓝之残(24)(2/2)
这外壳所采用的材料,可是将将擦过星际跃迁飞船选材标准线的,要是放在后星际时代,很可能都不会被批准投入生产。
要让迦禄星冷却下来,有两种原理最为简单的方法。一个是对太阳下手,一个是对迦禄星下手。迦禄星升温的根本原因在于太阳的膨胀,如果能在星外建立一个能反射部分辐射的屏障,将太阳辐射拒之星外,迦禄星的温度自然就降下来了。
自然的变迁以千万年记,想要短时间内人为干预,不可能不付出巨大的代价。相比起来,郁笛的移民计划看起来,至少还有实现的苗头。
因为乌鲁政府将大部分资源都倾斜给了跃迁飞船建造和星核能源开采,涂蘋的项目组也被合并了进来。屏蔽太阳的“迦禄盾”计划,与引发海底火山的“冷核”计划都成了后备方案。针对飞船和防护服的材料研究与屏障材料研究同步进行,星核开采则可为冷核计划提供一手参考。
“等两天吧,我先把这几个零件的改完。”
有了这些进展和新方向的决定,郁笛总算能让自己的脑子歇一歇了。因着过度用眼,她甚至已经戴上了眼镜。
郁笛举起几张草稿对照了一下设计草图:“星核能源探测的情况怎么样了?”
当然,被动捐赠与主动捐赠获得的贡献点,是有差距的。
倾注众人之力于一点所能获得的成果,自然非郁笛个人能比。适用于乌鲁体质的跃迁飞船零号机,终于全部设计完成了。机械院使用新空天材料建造了零号机的模型,并进行了跃迁模拟的测试。郁笛也去看了,零号机的各项数据都符合、乃至有些超出他们的预期。不仅内部放置的测试生物没有变成碎片,零号机的外部结构也没有太大的损毁。
而后者是人为地诱发一场大型的海底火山喷发,降低迦禄星本身的温度,利用表层海洋蒸发带走太阳的热量,并慢慢迁移至更深的海洋。
生态圈这个已经沉寂许久的项目,一直以来只有她的团队在做。因为ai和人工给出的方案都不足以快速让整个海洋降温,亦或者是长期保持当前温度,项目的目标被改成了“冷却星球”,原本用作封闭生态圈的地皮因恰好临近海底火山带,所以被就地改成了试验场。
虽说零号机的体积只能容纳两个乌鲁,但也是很大的一步了。人民的努力没有白费,有了这样阶段性的进展,所有参与到计划中的乌鲁都欢欣鼓舞,俱有荣焉。
不仅仅是飞船建造计划在推进,星核能源开采计划也在稳步前行。
虽说乌鲁极度不耐受辐射,但加强防护服总比重新寻找能源来得简单。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和对比,他们最终还是决定采用核能作为核心能源。
末世不养闲人。社会学院和科学院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招募,动员全体人民参与到计划中。乌鲁政府将跃迁计划公布出来,临时颁布了一条《贡献度法案》,凡是对跃迁计划有实际贡献的,不论是直接参与计划,还是为科学院和社会学院捐款捐物资,还是做后勤保障、安全防卫等等,都会获得相应的贡献点。贡献点无上限,以排名计,到时候将会根据排名先后顺序进行登船。
一个飞船已经让她cpu超负荷运转了,别的事自己处理!
涂蘋还笑她:“这下子,你总算是有四只眼睛了。”
郁笛好好地睡了一觉,做着在草地上奔跑的美梦——然后就被通讯器给振醒了。
“还没醒,什么事?”
涂蘋的尖叫传来:“你快听新闻!”
今日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