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尖岭山之战(六)(1/2)
听了李飞扬的话,重伤员们一个个眼里噙着泪花,作为士兵,他们从来没有被任何部队的长官如此尊重过。以前参加伪军、参加**,无非是想在乱世中当兵混口饭吃。自从参加先遣团后,才明白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民族,他们为谁而战斗!这些重伤员大多都是战友们冒着敌人的炮火,从战场上抢下来的。当初在临城火车站没有把三连长柯山的遗体抢回来,李飞扬每每想起,常常自责不已。从此定下了“不丢下一个伤员,不丢下一具遗体”的规矩。仅凭这一条,先遣团的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相信战友,相信没有人会抛弃自己,使战士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在战场上战士们才敢打敢杀、敢冲敢拼。先遣团改变了他们,他们也喜欢这种被尊重、被认可、和谐友爱的集体氛围。
出了重症室,李飞扬对护士长马玲叮嘱道:“好好照顾伤员,烙饼又硬又冷,不利于伤员恢复,得想办法给伤员们熬些稀粥、面糊什么的,要给伤员们喝温开水。”
“团长,马大姐是打算给伤员们熬些稀粥的,可是jǐng卫班的于班长说,生火熬稀粥,怕引来鬼子的炮火。”一名护士嗫诺的为马玲辩解道。
“别胡说!”马玲急忙制止。
李飞扬明白了,于班长叫于涛,以前是团部jǐng卫排的,后被副团长王石柱调到战地救护所jǐng卫班当班长。于涛在忠于职守和打仗方面都没话说,唯一不足的就是遇事不擅于变通,属于那种循规蹈矩,照章办事的那种。
李飞扬于是对陈有根说道:“陈有根,去把jǐng卫班的于班长叫来,这小子榆木脑袋,该敲打敲打了。”
陈有根应声出去,而马玲却露出不安的神sè。
不一会,陈有根把于涛带到李飞扬的面前。见了李飞扬,于涛嬉笑着凑过来:“团长,啥风把你给吹来了,哈哈。。。来根烟抽抽,断吹了,可把俺给谗坏了。”说着就要去摸李飞扬的腰包。
于涛是从jǐng卫排出来的,曾经跟随李飞扬从内丘火车站杀到太行山,后来又跟着李飞扬攻打过王家寨的弹药库,也是先遣团的“老人”了。李飞扬是现代人来到30年代,只要没有战斗任务,素来不喜摆什么官威,因此于涛才敢掏他的腰包“劫烟”。在21世纪,李飞扬也是抽烟的,不过抽惯了“玉溪”,再抽30年代的“ju花”,李飞扬根本就抽不惯。30年代的香烟没有滤嘴,而且辛辣无比,一根下来,口里又麻有辣,抽完后,嘴唇粘乎乎的,用手一抹,竟是黄黑黄黑的焦油。因此李飞扬身上的烟自己一般不抽,倒成了别人“打劫”的对象了。
不过这次于涛“打劫”似乎很不是时候,只见李飞扬面sè一沉,喝道:“士兵于涛!”
于涛一听,一个激灵,赶紧把手从李飞扬身上抽回,双脚一靠,摆出立正的姿势喊了一个“到”字。
“从jǐng卫排出来,你小子的胆子倒越来越小了,倒学会保命了?”
“团长,咋的拉?俺于涛不是贪生怕死的种,俺也不想窝在救护所,跟在一群婆娘的后面没完没了的,救护所jǐng卫班的班长,你换别人吧,俺这就上前线去!”说着,于涛提着枪就要出坑道。
“站住,出来没几天,脾气见长啊!”李飞扬把于涛喝住。
“团长,不是于班长的错,他也是好心,怕我们熬稀粥引来鬼子的轰炸!”马玲连忙替于涛说话。
“怕被鬼子炸,就不会想办法吗?于涛呀于涛,知道你智商低,竟没想到你的智商低到这个程度,幼稚园的小朋友都比你强。你一天要退化几次啊,有脑袋不会思考的原始物种。。。”
“团长,求你别骂了,要枪毙俺,就给俺一个痛快的吧!”于涛把脸左扭右扭躲开李飞扬的眼光,怯怯的说道。
“站直了,看着我,把脸扭来扭去的干什么?”李飞扬说道。
“团长,我不敢看你,你骂人的时候,眼睛能杀人。”于涛的声音更低了。
“团长,你就放过他吧!”马玲也跟着哀求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