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物价(1/2)
这帖子描述了汉朝的物价,至于真实xìng如何,我参考了其他的资料,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允的。
要考量汉代人的工资收入和物价水平,首先应换算出汉代钱与现在货币的换算比率。
汉承秦制,实行黄金和铜钱并行的二等币制。汉代作为货币的黄金,以斤为计算单位,一斤金又称为一金。《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说:"黄金一斤,值钱万。"既一斤黄金等于一万铜钱。
那么我们就先来计算一下铜钱与人民币的比率。
汉代投入交易的粮食,主要有粟、麦、谷(米)等,比价都相不远,一般是石价一百钱至百余钱。就按照大米每石一百一十钱,2006年大米价均价1.75元/斤计算。
则,110钱=1石=120市斤
汉朝人的工资收入:
佣工的工资:
汉代河西边郡佣工每月的工价大约是四百钱至七百钱之间。据文献记载,内地佣工一月的工价,少者二百余钱,多者近一千钱。按照平均六百钱计算,合人民币256元。
军官的俸禄:
边防军官一般根据不同秩别享有16000钱/月一600钱/月不等的俸禄。既258-6880元不等。
百官公卿的俸禄:
《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有明确记载,
丞相秩比二千石=94600元年薪就是说月薪不到八千
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秩千石月薪约四千
郎中令这样为皇帝“执兵送从”的官吏,收入有几个等级。收入最高的光禄大夫有着和丞相一样的待遇,月薪八千;议郎,中郎月薪约2400元;侍郎约1600元;郎中约1200元。
农民的收入我觉得最难算。《汉书食货志第四上》有记载:
“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岁收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chūn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
这里说的是井田制的情况,具体所描述的应为先秦的一户农家的状况,但是汉代的生产水平与之相近,可以作参考。
汉初税十五而税一,也就是十五分之一的税。孝景二年改为三十而是以,也就是三十分之一的税。我们就按照这以后的税率来算。假使有一家五口,家中有两个劳动力共耕百亩田(汉代平均水平,人均耕地能力也大概为五十亩)。年产量约150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