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足球之夜(二合一)(1/2)
来一大章,今儿更新完了,又是一万多,大家给捧场吧。不同意啊,肩膀都疼了。登陆下账号点击然后推荐吧,真心不好混,前面两三万字的点击推荐唰唰的,我差啥呀。
由于伤停一周,法兰克福客场挑战沙尔克04的比赛郭默只能作壁上观。电视机里的法兰克福踢得有些狼狈,这是他第一次用球迷的身份去看自己球队的比赛。
整场比赛法兰克福都没有什么好机会,这支球队打不出赏心悦目的配合,也没有能力突出的球员,在德甲rì趋激烈,快速化的今天他们的战术体系还是几年前的样子,只看了半场郭默就关掉了电视。
法兰克福零比二输掉了这场比赛,积分榜排在第九名。这样俱乐部高层和球迷都有些失望,因为从上赛季球队的情况来开,本赛季球队完全能获得一个欧洲赛事的名额。
主教练斯基贝的rì子不好过,报纸上已经有了批评他的声音,尤其是上一轮郭默受伤的比赛。是他的保守导致上半场丢球,保守消息的战术让法兰克福失去战斗yù望。见鬼!斯基贝把报纸摔在桌上,抬头看向了窗外。
郭默已经完全康复了,年轻就是健康的保证。草地上郭默一件红sè的长袖运动衣,颠着球一圈圈的跑。左脚换到右脚,像jīng灵一样轻盈。如果多几个这样的球员我都有信心拿下德甲冠军,斯基贝自嘲的想。
但这是不可能的,俱乐部不会进行大手笔的引援,看看今年夏天的转会就明白了,还不到拜仁的一个零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到拜仁,他又是一阵都疼,在经过激烈的比赛之后,难得有十几天的休整时间。接下来的汉诺威不是什么强队,但再往下就是德甲的巨人拜仁慕尼黑。
而且连续两场,其中一场是德国杯。若在平时这两场比赛都放弃了也无所谓,但这关系到冬歇期之前的积分排名,而且在拜仁的身后,还要迎战勒沃库森,柏林赫塔,不莱梅等神经刀,一个不小心就要跌进降级区。
烦恼总是用各种各样的办法钻进我们脑中,而生活不管烦恼存在不存在都会继续运转。
~~~~~~~~~~~~~~~~~~~~~~~~~
对于中国的球迷来说,有两个节目是必须要看的,甚至在他们的生活中观看这两个节目已经成了生后习惯,羊屎台天下足球,足球之夜。所以每到周一或者周四晚上,男人们都习惯的手里拿着一瓶啤酒坐在电视机前。
段暄那张熟悉的脸出现在电视机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这期的足球之夜节目。”说着,顿了顿,继续说道:“2009年八月的一天,德甲法兰克福在官网上突然宣布和一名中国球员签约,这个消息已发布就引来了轩然大波。法兰克福我们都很熟悉,杨晨就曾经在这家球队效力过。但他们签约的中国球员却让我们充满疑问,十九岁的大男孩,职业比赛的经验为零,从未入选过职业队。我们在好奇的同时,也暗暗为这个男孩担心,他能否在德甲立足,他能否闯出一片天地。不过短短的几轮比赛之后,这些疑问就烟消云散了,因为郭默用实力告诉了我们,他可以。”
电视机换面一转变成了比赛录像,郭默站在边线等待上场,青涩的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在踏入球场的一刻,他像许多大球星一样,亲吻了地上的草皮。
这是电视机中传出段暄的画外音,尽管已经和法兰克福签约,但在前几轮的比赛中郭默却并没有获得主教练的信任。直到第五轮对阵弗赖堡的比赛中,他才在下半场替补登场,就是这次出场让门见证了一个少年的寻梦之旅。
尽管球迷们早就通过电视网络看过这些比赛,但此刻电视中郭默的身影还是让他们的目光变得执着,每一次突破,传球都会的带来阵阵的喝彩,而他进球之后的动作更是一些老球迷热泪盈眶。
我是郭默,我来自中国,我是军人的后代。这是在对阵汉堡时郭默进球的庆祝方式。段暄软绵绵的强调带着些激动,这个十九岁的少年在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也有足球天才,我们中国人一样可以踢好足球。
画面又一转,所有的球迷都揪心起来。尽管郭默伤势已经痊愈,但这样的画面还是让人心疼,郭默蜷缩在地上的身影,他的眼泪从手臂的缝隙中滑落。
毫无疑问,他是个天才。段暄的画外音还在继续,而且这个天才还有着不同寻常的寻梦故事,他的故事催人泪下,也带着一种永不放弃的坚强,下面就让我们足球之夜的脚步带着你们一起,回顾郭默的足球之路。
镜头转到了另一番景象中,十月的北方天气有些冷了,车窗外不是有刮起的落叶,街上的行人也都穿上了厚厚的衣裳。
女记者对司机问道:“师父,还有多远到郭默他们家!”
司机指着前面一栋暗红sè看不出年代的筒子楼说:“前面就是!”
“这楼好多年了吧!”女记者的声音有些诧异。
司机笑笑:“正经好多年了,这楼还是五十年代咱们国家和苏联合作的时候修的呢,一开始就是给苏联来的专家住的。”
“天哪,居然半个世纪了!”这是女记者把头对准了摄像机:“那就是郭默的家,一座半个世界之久的桶子楼,就在这座被社会淘汰的居民楼里,却走出了一位中国的足球天才!”
任海山早就得到有记者要来采访的消息,特意换了一身新衣,徒儿的成功让他脸上有光,好爽的汉子又恢复了爽朗,豪迈的模样。
“欢迎,欢迎!”任海山笑着和记者组每一位成员握手,他那爽朗的笑声通过摄像机,传遍了千家万户。
一行人简单的客套之后,来到居民楼后面的空地上。摄像机中的景象一片荒凉,到处都是枯黄的杂草,地面也凹凸不平,很难想象城市中还有这样的景象。
任海山的声音在摄像机中响起:“小郭天天就在这练球!”
女记者惊讶的问:“练球不是该在草皮的球场上吗?而且这里什么器材都没有,怎么练的呢!”
“哪有草皮啊!他上学的时候就在cāo场上,放学就在这。”说着,任海山走到空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摆成一条线,石头和石头之间有几步的距离:“他的盘带就是这么练出来的,几块石头就是障碍物。“说着,又走到一面已经坍塌的砖墙边说道:”这就是他练跑动传shè的地方,球踢在墙上能自动弹回来,省时也省事。你还别觉得简陋,其实这个方法训练效果不错,因为他反弹的不规则,要是基本功不行,根本停不住球!”
“他在这从小练到大吗?”女记者又问。
任海山拍拍手上的尘土:“差不多吧,每天我们爷俩都得在这呆几个小时!”
“那他有没有过不想练的时候!”女记者笑着问。
“没有!”任海山笑笑:“练球从来不用我说,但要是练不好,我就收拾他!”
女记者继续追问:“您怎么收拾他!”
“踢他!”任海山一笑,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
画面再次旋转,来到了任海山的家中。狭长的楼道,凌乱的杂物显得十分拥挤。师娘李秀笑容满面的开了门,这间二十多名平米的小屋第一次展现到世人面前。
“以前小郭就睡这张床上!”任海山指着一个弹簧床:“睡觉的时候是床,来客人的时候就是沙发!”说着,还哈哈的笑了几下。
记者在床头发现了几张老照片,其中就有郭默小时候穿着背心短裤的照片,女记者问到:“任师父,这是你和郭默吗?”
任海山坐在沙发上,接过老婆拿上来的水果点点头:“这是那年他们代表省里参加少年队得第二名时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