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逢秘客喜得神剑 夜宿客栈逢刺客(1/2)
老太爷一行三人离开杭州,进入了荆楚地界。经过数月辗转,三人在蛮地的深山之中转悠,寻仙访道,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遇到的皆是平庸碌碌之辈,无真材实学,架子倒不小!太爷决定去昆仑山玉虚宫道教圣地去面见南极仙翁,却因周印、星儿修行尚浅,没有掌握飞升之法,只好将他们留在闽地之五夷山候着,他独自一人驾云前往昆仑山,没行多远,却被一个佰生人阻拦:“太爷,请留步!”
太爷打量那人,见他身材高大,九尺有余,江湖夜行人打扮,青纱罩面,看不出有多大年纪,听声音是中年人,立在云头拦住自己。
“朋友,你是哪位?因何拦住我的去路?”太爷问道。
“太爷,请移驾到地面说话!”说着那人落下云头来到地面上,却是一处深山中,四周人烟罕至。太爷也跟着落到地面。
那人先开口问:“太爷,你意yù何往?”
“在下yù前往昆仑山玉虚宫求仙访道。”太爷答道。
“玉虚宫你不去也罢!”那人道:“以你现在的修为已经超过了道教的八仙,与他们谈道,不会有收获的。”
“真的么?那朋友你是何人?因何告诉我这些?”太爷不解道。
“我是谁,你现在不必知道,你是谁我知道。当你修为达到一定高度时自然会想起自己是谁,那时就知道我是谁啦!只须记得我是上苍派来守护你的人即可,再有,就是你修行只需靠自身,无须去道教,在你修行期间不要去天界,否则将有无妄之灾!现在我奉命将你当年使用的兵器交还给你。”说着从背上解下一口宝剑,递给太爷。
太爷接过来一掂,分量极重不下千斤,剑鞘上刻画着莫名其妙的图形和符文,雕饰相当古朴!太爷缓缓抽出剑仔细端详,剑身长约三尺六寸,没有什么光泽,倒比寻常的剑要厚得多,剑刃也不锋利,怕是连根芹菜也切不断,只是一口钝剑,但不知是何材质铸造,分量极重,在世间根本没有!这口剑有何特别处?太爷满脸困惑。
那人好象看出太爷的心思,遂道:“你不要小瞧这口剑,它可是威力无穷的哟!不但可以当兵器使用,而且还可以当法宝祭起,变化无穷,使用起来得心应手,随心所yù。你曾经是它的主人,如何使用,需要你自行参悟,别人是帮不了你的!”
太爷试着对一棵碗口粗的大树一剑刺去,剑锋未至,剑气已将树身刺穿!对着一块巨石只远远地轻轻一挥,那巨石便无声无息地断为两半!真乃神剑也!
“请问前辈,此剑何名?”太爷对此剑真是爱不释手!
“这个嘛,我也不知晓,就称之为神剑吧!我已经将剑送至你的手中,我也要回天庭了,我们就此别过,切记我说的话,道教没必要去,天界万万不能去!”说着踪迹不见。
太爷呆了很久,不知他是何来历?但无可置疑,他是上天派来帮助太爷的,他的话一定是对的!太爷不由心中又困惑起来,我到底是谁?
太爷开始琢磨起那口神剑,发现那剑居然有灵xìng,很听太爷的话,将其祭在空中,顿时发出万道霞光,心中想哪那剑便刺向哪里,更妙的是能够一而三,三变万千变化无穷!而且还能隐藏起来,需要的时候,心中想它便能召唤出来。
太爷放弃了去昆仑山,回到武夷山与周印、星儿会合后,太爷又带着他们在荆楚之地游历。
这一rì,来到了湘地的桂阳,连rì来在深山跋涉,少见人烟,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乍来小城,心中豁然。找了个阔绰的酒馆,爷三个开怀畅饮,谈古论今,说天道地。太爷对周印与星儿言传身教。
“昔天地未分,为魔尊混沌所宰,到处是黑暗,迷茫一片。rì月星辰未生,yīn阳寒暑未分。光明与生机均为混沌所吞噬,故魔尊乃是天地灾难的源头,罪恶的根始。后来盘古神大战魔尊,经万年终于斧劈混沌开天辟地,混沌被齐腰劈断,其所噬之光明、生气被释放出来,天地才得以生成。盘古死后,双目化为rì月,骨骼变成山川,肌肉化为沃土,汗液化为江湖海洋,毛发化为草木森林,jīng血化为万物生灵,从此天地间始有龙、凤凰及麒麟三族,因而有了兽、禽鸟、昆虫、鱼鳖虾蟹等。天地进入了洪荒时代,三族内乱不止,为了争夺天地的霸权,终将洪荒打散,形成天、地、冥三界,天地动荡不止。伏羲、女娲原本是盘古的双目即rì月得元神而生,为兄妹,顺应天意婚配而衍生人类,人类的智慧超出其余种族!伏羲、女娲带领子女帝后、灵霄元君、西王母、神农、幽冥、九天玄女等人,以仁慈之心教化万民,整顿三界秩序。后来魔尊复生,率领帝江、蚩尤、刑天以及共工、夸父等邪恶势力yù重夺霸权,恢复天地未分时的黑暗昏茫。”
“这时天地间有圣人出,黄帝聪明睿智,他曾拜九天玄女为师,神通广大,有经天纬地之材,胸怀天地。他制礼仪、施教化,创立法、规章典做为治世准则,从此才有君臣父子之分,礼乐衣冠之制。他开山通道,披荆斩棘,顺应天人,征讨四方暴戾凶残之人。他开疆破土,领地广而属民众,万民景仰而四方归服,天下大定!终于崛起为zhōng yāng天帝。”
“终于,蚩尤、刑天与夸父、共工联合风神雨师等蛮夷不服教化的魔鬼妖怪,起大军对黄帝发起进攻。一连败黄帝七十二战,然而,邪不胜正,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黄帝毫不气馁,在四方百姓的拥戴下,上天也派女魅、应龙助战,终于在逐鹿大败蚩尤军!蚩尤全军覆没,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毁折,天破损呈一黑洞,天外之水充塞天地间,天倾东南而地陷西北。狂风海啸肆虐,海水淹没了大地,人类与麒麟、龙、凤凰三族高等生灵死亡无数,兽、禽、虫类遭受灭顶之灾。此时魔尊又率帝江和三界妖魔鬼怪疯狂地屠杀生灵,吞噬光明与生机!眼见得天地浩劫,女娲、伏羲联合众神与魔尊展开决战,最终击败了魔尊并将其封于天外。女娲又炼石补天。至此三皇五帝以道德治世,三界遂安,万物开始复苏。“
“洪荒结束以后,三族也衰落下去,人类以道德统御三界,施教化,奉礼仪,秩序井然。而异类生灵皆以人形为尊贵,仰慕人类的健美,修炼chéng rén形乃是第一要。然而人不但要有人形,还要有人xìng!人具备非凡的智慧,更要有高尚的品德。”
“自三皇五帝之后,道便有道德与道行的分别,道存在于天地间,运行不息;而道德便是修行者本身的品质,它是对道的领悟和理解,是心xìng的修行。道之高低,在于道德与道行,有德无术,虽不能成仙成神,却也能成为圣贤,而有术无德,必为妖为魔,为害三界。黄帝道德道行超凡,因此可掌天庭,统御四方,而蚩尤虽神通不亚于黄帝,却因不修道德,心系魔xìng,为妖为魔,纵然武力再强,即使能征服三界也不能受到尊崇,天地难以安宁。”
“修行之人,应该远离世间的恩怨。人间的争名夺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均应看透。切记不能滥杀,纵有穷凶极恶之人,也自有国家刑罚,轮回报应。仙凡有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惩恶扬善,行侠仗义是一般江湖习武人的本分。而对于修行者而言要广施教化,济世救人,要替天行道,扶正怯邪,降妖除魔。”
周印、星儿倾听太爷的教诲,谨记于心。加上近一年的用心修习,此时二人已经有了些神通,尤其周印已经练成了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五行遁术运用自如,五雷天罡正法已有相当功力,加上他天姿过人,对于太爷教授的yīn阳学理也能领悟。太爷见他们功力大长,很是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