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人与人的区别(1/2)
() 赵星驰侃侃而谈“再说一说工业方面,我那个年代,黄白沟村就没有什么工业,想必现在的山下同样没什么工业。但是这里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这条大峡谷。
在我那个年代,这里的来水量就一直稳定,我今天这注意看了这里,水量绝对是我以前的十倍以上,取绝于这里庞大的森林蓄水能力。
所以我以前就想在这里修建一个水电站,当时准备了两套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在最狭窄的地方修建大坝,这个方案的工程量小,但旅游观光的功能就没有了。第二个方案却是在最宽阔的地方修大坝,坝顶修得宽,兼顾发展旅游观光项目。
两套方案都做了地质和施工论证,都是没问题的。当时我准备的是第二套方案,兼顾发展旅游,增加投资回报率。所以在这大坡上备下的建筑材料也是按第二套方案来的,除了炸药没有运过来,其他的钢筋水泥黄沙石子什么的,全在这里。还有就是发电机组没有运过来,这个要等到主体工程完工后才安装的,不然的话,我能让你们从愚味的封建时代直接过渡到电气时代。唉,可惜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这里,今天我仔细想了一下,如果要在黄白沟村发展,这个水电站必须还得建。最好是按第一套方案修建,这样我们就可以节省下大量的建筑材料用于干点别的事。”
张汉军不知趣地问道:“既然连发电机组都没有运过来,建了这个水电站有什么用?”
没想到一直默默地听大家伙说话的石尧剑,这一次却抢着说道:“没发电机组倒……倒没什么。只要有了水……水……水电站,就等于有了充足的动力……动力,一些机械加工就可以进行了,只要设计点……车床……车床啊,就能做出很多产品出……出来。”
王雨也击掌附合,连声说这是不竭的动力来源,还不产生一点污染。
赵星驰没好气地白了他俩一眼,接着说道:“还有一个强大的功能,就是发展农业灌溉。要知道黄白沟村有两万亩可耕地,还能开发出两万亩出来,四万亩土地的需水量,那也是个天文数字啊。”
听了赵星驰这么一说,越发显得黄白沟村的重要。张汉军凑上来说道:“照这么讲,如果我们拿不下黄白沟村,也就等于断了dú lì发展的道路啊。那样的话只有投奔别人当奴才了,这可是我们最不希望的结果。”
一句话说得大家心情凝重起来,大家都心事重重的,山下的黄白沟村现在的情况可是一无所知,怎么才能被接纳呢?何况对于古人来讲,土地是xìng命一般的宝贵,他们愿意把土地交给陌生人?不可能地!
赵星驰不大喜欢考虑长远的事,他习惯于眼睛就盯住眼前,这点他跟其他人可不大一样。赵星驰嘻嘻地对李震说:“老李啊,你讲的在峡谷上安放钢索的事,我看不靠谱啊。”
李震忙问道:“怎么不靠谱了,那西南大山里,人们可不都是这样的嘛?”
赵星驰说道:“你要是光载人,倒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反正都是只有百八十公斤毛重。你的眼光要放长远呐,以后还要运货下去啊,这么多水泥,钢筋什么的,你靠人挑肩扛啊?”
“哪你说该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