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晚宴(1/2)
当宾客到齐后,高宇阳走到话筒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尊敬的各位总领事,女士们,先生们,感谢大家能出席今天的晚宴,让我们有机会坐在一起互相交流,联络感情。我本人很愿意与各位总领事、先生们、女士们,坦诚沟通,增进友谊和相互了解……”
看着淡定自若的高宇阳,参加宴会的众人想法各不相同。
租界各国领事没有想到高宇阳居然能专门举办一场西式宴会,从另一个角度向各国释放了善意的信息,让他们对高宇阳多了一份好感。同时,他们见高宇阳同时邀请到同盟会领袖孙文和大清帝国的重臣徐世昌参加了他的晚宴,可见他对双方还是有一定影响力,更是在心中对高宇阳高看了一眼。
孙文和徐世昌也暗自感慨:没想到高宇阳成立一个小小的帮会,就能请得到这么多外国领事,不禁在心目中把高宇阳列入了拉拢对象。在目前这个敏感的时间段里,不管是孙文还是满清王朝,都在寻求英美等列强的支持,可偏偏英美等国都抱着观望态度,对他们抛来的橄榄枝视而不见,让他们郁闷不已。
李平书、朱褒三、虞洽卿等人,包括身着得体西装的庞老爷子、众位老大和有幸参加宴会的青帮帮众,都在心中升腾起一种叫骄傲的东西。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英国人在租界中开设了夜总会、跑马场、公园。譬如建成于1868年人黄浦公园,是上海最早的公园。这所公园最初名为“公花园”,只对欧美人开放。从公园开放的第一天起,殖民机构“公共租界工部局”就在公园门口派巡捕阻止中国人进入,并树立了
“华人与狗不准入内”这样的通告。后来,上海道台会见了英国领事,转达国人的意见,而英国领事又把事情推给工部局。工部局稍作让步,宣布由公花园委员会或工部局秘书长,根据华人的要求,酌情发放“华人游园证”,允许少数高等华人入内,但签发手续甚繁。每证限用一星期,领证者并不多,1889年是较多的一年,共发183张,每证以4人计,全年入园华人也不过是700多人。由此可见,租界内的洋人对华人是很歧视的。像今天这样的场景,那么多领事和洋人到场祝贺,那么多人对高宇阳竖起了大拇指,在上海滩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不仅仅是高宇阳有了面子,而且青帮也觉得面上有光。
最后,高宇阳抑扬顿挫地说道:“我相信有各位朋友的关心,有上海各界的支持,新青帮一定会始终保持威武之帮、文明之帮的良好形象,为上海的繁荣稳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众人对高宇阳的讲话报以热烈掌声。
高宇阳双手下压,微笑着环视一圈:“各位总领事、先生们、女士们,中国有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既然,诸位大驾光临,那就是我青帮的朋友。我,高宇阳在这里保证,一定会给诸位一个大大的惊喜,绝对让你们不虚此行!”
说完,高宇阳拍了两下手掌。在众人的目视之下,数十名侍者来回穿梭,传递着各种东西。男侍者身着统一的黑sè小西装,宽腰小下摆,肩部略平宽,胸部饱满,领子翻出偏大,袖口裤脚较小,明显地夸张男xìng挺拔的线条美和阳刚之气。女侍者身着西装裙,平肩的掐腰,下摆较大,在造型上显得优雅而富于女xìng高雅之美。
“这些侍者的服装是我们青帮最近才发明出来的,在宴会上侍者统一身着这样的服装,既显得对客人的尊重,也可以衬托出主人的高贵!如果诸位有兴趣,我可以免费赠送图纸!”高宇阳在侍者忙碌的同时,介绍起了侍者的服装。
现代的西服形成于19世纪中叶,在此前的西装并无固定式样,有的收腰,有的呈直统型;有的左胸开袋,有的无袋。19世纪90年代西装基本定型,并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但是面前这些侍者的装束,至少要三十年以后才能面世,所以高宇阳说是青帮最近才发明出来的也无可厚非。
“同时,我告诉诸位,这些侍者都懂得英语,熟知西方礼仪。各位如有什么需要,尽管招呼他们,我相信他们的服务一定会让诸位满意的!”高宇阳继续介绍侍者。
“密斯特刘,你又让我大吃了一惊,你真不愧是东方jīng灵!”美国总领事摩西夸张地向高宇阳竖起了大拇指。
“米歇尔总领事,你吃惊得有些太早了,后面还有让你更吃惊的呢!”高宇阳流利地用英语回应着摩西。
在这时,侍者已经将烹制好的冷、热菜肴及点心陈列在大厅两侧的长条桌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