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寻找关羽(2/2)
放弃视觉,就像自己本来就没有眼睛一样。即使睁着眼睛,即使景物扑面而来,也不认为是眼睛的功能,而将其看着是心中的杂念。任其自生自灭,而没有喜好,也没有厌恶,这就是不修之修,这就是修炼的最高奥义。
什么都不做,完全地顺其自然,所以是“甚易行”。然而,人是本能地要做点什么的,所以是“莫能行”。万象咸空,这个道理在前面说过,是“甚易知”的,然而,没有人肯接受这种说法,所以是“莫能知”。
随着无视无听的持续,元婴的眼部结构开始渐渐地溃散,然后重新变回一个混沌的光团。接着,无需沧溟子的指点,张行又重启视觉的功能,施加了一个看清的意念。如此反复,直到元婴在混沌与结构之间变幻自如,毫无滞涩时,这个修炼也就圆满了。
张行意念一动,那位村民的肉身清晰地呈现,然后黑暗笼罩了一切。张行的意念一散,黑暗变回朦胧,村民的肉身也变回朦胧,只有头顶的灵光最清晰。张行起身道:“师兄,成了,我们去拜访关大哥吧!”
沧溟子赞扬道:“心xìng不错,收放自如,不愧是我的师弟啊!”
张行笑了笑,放开元婴,让其自行恢复到肉身的高度,说道:“沧溟子,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我看,你还是叫我师兄吧!”
沧溟子厚颜道:“元婴变大而已,你以为我不会吗?”说罢,拳头大的元婴猛然一闪,居然变成了一个比张行还高了一倍有余的巨人。只是那身躯的金sè,就透明和淡化得多了。
张行不理他的胡闹,飘到关羽的屋前,传音道:“是关羽关大哥吗?小弟张行张居正,前来拜访。”
在元婴的混沌视界中,那汉子头顶的灵光一闪,然后爬起身来,箭步走到门口,拉开了大门。
张行放开浑身的金光,将那汉子罩定,然后眨了眨眼,以肉眼视觉一看,只见此人身高在一米九以上,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除了胡须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长之外,其它方面无不与传说中的相合,而且正是自己偷看过的那人。只是当时只顾着欣赏香艳的场面,没有往关羽身上想而已。
张行恭敬地道:“关大哥,多rì不见,你还好吧?”
沧溟子心中暗笑,什么多rì不见,一定又是想骗人了。
关羽看着眼前两个金sè闪闪的人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然后目光一变,盯着张行,厉声说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来此?我可不记得有你这样的兄弟。”说话间,双拳紧握,头颈微扬,神sè之中,傲气四溢。
张行只觉一股气势BI来,竟是难以抵挡。心中讶异之余,却不愿与关羽对抗,连忙拉着沧溟子,略退半步,这才笑道:“关大哥沉迷于人世多年,竟然不记得昔rì的故友了吗?”
关羽见张行退让,似无敌意,气势一松,疑惑地道:“关某十六年来,皆生长于这解州常平村的宝池里,所交往的都是里中的乡亲,何曾有你这样的故友了?”
张行手指夜空,笑道:“兄长全忘了天界之事么?”
关羽抬头看了看夜空,目光越来越冷,寒声道:“关羽自幼熟读《chūn秋》与《易经》,从来不信鬼神等虚妄之事,你们是哪里来的妖人?居然敢来欺诈关某!是觉得关某的拳头不狠,刀剑不利么?”
沧溟子本就是一个傲慢的主儿,如今见到一个比自己更加傲慢的,不由得气往上涌,厉声道:“你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本仙人犯得着骗你吗?”
关羽反唇相讥道:“凡夫又如何?仙人了不起吗?关羽最看不惯的,就是你们这种自以为了不起的家伙。有本事的,你就放马过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眼看着两人剑拔弩张,就要斗在一起。张行哭笑不得地拉住沧溟子,对关羽道:“关大哥,你既然熟读《易经》,当记得‘与鬼神合其吉凶’这句话。孔夫子不言鬼神,那是对普通人讲的。这《易经》的《文言》可是孔子写的呢!鬼神之事,不可全信,也不可完全不信啊!”
关羽见张行说得有理,不屑地看了沧溟子一眼,问张行道:“你直接说吧,找我何事?若是说得不对,不管你是神是鬼,关某都不会理睬的。”
张行道:“小弟特来请兄长出山,与小弟一起,拯救这汉家的天下。”
关羽道:“我大汉虽然年年灾荒,官府中也是jiān宦当道,但是,这刘家的天下,也不是谁能够撼动得了的,你这话,未免太危言耸听了吧!”
张行道:“若是这灾荒再持续十年,乃至于三十年呢?若是那些宦官越来越猖狂呢?兄台熟读《chūn秋》,岂不知这天灾**,如风火之相助,会越演越烈吗?”
关羽惊道:“你这话可有根据?”
张行道:“小弟是天界之主,太上老君派来拯救汉室的。若要证据,实在是拿不出来,唯有心知而已。不仅如此,太上还派了许多的天神下来,而关大哥就是其中的一位,只是你不记得了。”
关羽道:“我为何会不记得了?”
张行道:“除了我之外,你们全都不记得了。我之所以记得,是因为我是召集人,是唯一受到了太上的关照,而能够抱住记忆的人。”
关羽半信半疑地道:“那你先说说,你准备怎么做?”
张行心中为难,不敢确定历史上的关羽到底是忠于皇室,还是忠于刘备,于是试探地道:“敢问关大哥,若是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皇室又不得人心,你会如何呢?”
关羽目光一黯,叹息道:“关某能够如何?只有老死乡间,不问世事罢了。”
关羽不愿意造反!对皇室还是有期盼,有感情的。张行再次试探道:“汉室给百姓带来了四百年的太平,眼看着大厦将倾,难道你就不想做点什么吗?”
关羽横眉道:“你这人特不爽快,你想做什么,快说吧!”
沧溟子不满地看了关羽一眼,飘身退到了一旁,一副事不关己,懒得理会的架势。
张行耐心地将自己在宫中和太学的遭遇讲了一遍,然后说道:“以小弟看来,这皇室已经是不能指望的了,所以,我想请关大哥帮手,咱们先找一块地方,将它发展起来,给这大汉留下一个转机。”
关羽沉吟半晌,盯着张行道:“若是你的发展刚刚有了起sè,而皇上要将你调走,你会如何?”
张行道:“十年之内,天下勉强太平,我走。十年之后,天下混乱不堪,我不走。走与不走,不在我,而在天下也。”
关羽尚在迟疑,一个声音道:“长生,你跟这位仙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