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道德启示录 > 第十七章 常人的四种态度

第十七章 常人的四种态度(2/2)

目录
好书推荐: 剑甲星河 明珠纪元 苍天霸体 天道奇书 大漠狼骑士 永幻无境 屠者归来 日记强身 驱魔寻爱 异界纵横之魔神

3、“悠兮”到“我自然”

“百姓”,百家姓,是指包括帝王在内的所有人的,而不是指与帝王相对的平民。“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是教人修行的,是以是否修行来划分人群的,所以,与百姓相对的其实是圣人。不要一看到“百姓”二字,就以为是单纯谈政治的。老子论政,最终是为了论道,是超越政治的。

“自然”,从文字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自之然,即自己的样子,这是天然的。该咋样,就咋样,没有意志的花草就是如此。一是自使之然。即自己使自己这样,这是人为的。想这样,就这样,意志坚强的人们就是如此。“我自然”,有了这个“我”字,就是后一种了,是有为。老子的“道法自然”,指的是前一种。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很多人忽视了“我自然”并非真正的自然,于是以为这完全是一句赞美的话,结果全都往“让百姓自然”上面去解说。试想一下,万一功不成,事不遂,百姓会怎么说呢?恐怕就会怨天尤人,“百姓皆谓他自然”了。除了少数修养高深的,古今之人大都如此,成功之时,功劳就是自己的。失败之时,过错就是别人的了。

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一般人是承受不起太多的自责的。自责太多,自信丧失,心态就会越来越消极和压抑。时间一久,这个人可能就毁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想挽救一个人,就应该多鼓励他,甚至必须帮他推卸责任,以便令其恢复自信和乐观。曾子说:“吾rì三省吾身。”如此严苛的自责,只有少数人做得到,并且从中获益。

本章以此句作结,目的是在劝告行道者,每个人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并且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来评价成败与得失,善恶与美丑,真假与是非等等。第二十三章说:“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也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意思。行道者就不要勉强别人听从自己的教导了。

4、本章不是讲政治的

以政治解说本章,大致的思路是这样的。

君王无为而治,百姓就仅仅知道有君王这么个人,比如三皇五帝。君王以仁义治国,百姓就亲近和赞美他,比如三王即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君王以法律等暴力的手段治国,百姓就畏惧他,如五霸和秦始皇。君王以智巧即欺骗的手段治国,百姓就以欺骗的手段侮辱他。憨山认为,之所以世风rì下,道德沦丧,天下越来越乱,是因为“上者自信此道不足,故在下者不信之耳”,所以,只有效法上古的无为之治,百姓才会恢复到“知有之”的自然状态。

这种解说是有问题的,充满了无zhèng fǔ主义的sè彩。

首先,将世风rì下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君王,这是不合理的,过于夸大君王的个人影响力了。财富不仅能够让我们活着,给我们享受,还能够保护我们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略,所以,人们是一定会追逐财富的。财富越多,人们的yù望就越多,社会关系就越复杂,就需要越来越严密的社会管理,君王与zhèng fǔ的存在感就越强,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其次,将无为与仁义、法制和智巧等依次分割开来,好像无为就是不要仁义等手段似的,这是对无为的极大误解。“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其实是什么都可以做的,只要不是出于帝王个人的私yù和偏见就行了。汉初淡化zhèng fǔ的存在感,让社会休养生息,是因为已经乱够了,人心思定的缘故。汉初的政策不能作为无为之治的唯一标准。

这种偏于空的解说,是佛家带来的误解。出家人本来就是主张什么都不干,躲到山里去的。“独尊儒术”的儒家也有责任。他们一方面拥护帝王的极权,一方面又害怕帝王的德行太差,搞得天下大乱,于是鼓吹偏空的无为,希望帝王能够有所收敛。超越个人就是无私,这种无知无yù的行为方式就是无为,也就是尊重所有人的yù望和观念,“择其善者而从之”,所以,老子的无为之治,实质上就是当今最推崇的mín zhǔ政治。

道家是不强调出家的,是有无双运的。道家人物可能在朝,可能在野,可能在山,其共同的特点是没有私yù和偏见,飘逸洒脱,来去自如。不会像佛家人物那么不问世事,也不能会像儒家人物那么一脸严肃。

因为以政治解说,“悠兮其贵言”的“贵言”就被理解为说话要谨慎,尽可能少说话,甚至于不说话,也就是不扰民,少做事,让老百姓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河上公说:“举事犹贵重于言,恐离道失自然。”面对工作,谨慎发言,责任心不错,但全都是人为,和“道法自然”的自然是不搭界的。王弼认为,因为说话谨慎,所以一旦说了什么,就会“无物可以易其言,言必有应。”谁都没有他说得好,他的话一定会兑现,这就太夸张了。

憨山说:“责之以道德仁义为重,愈责愈不信矣,岂不谬哉。……无为之治,不言而信,无为而成。”别讲道德仁义了,什么都不说,人们就相信zhèng fǔ了,事情就办成了。真能如此吗?又说:“使其百姓rì出而作,rì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人人功成事遂,而皆曰我自然耶。”在一个复杂或混乱的大社会里,如果zhèng fǔ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这种不受任何约束,没有半点秩序的“自然”将是极其恐怖的。

如果“不言”就是谨慎说话,少说话,甚至不说话,学校就应该关门了,因为老师的话实在太多了,一讲就是一整天,连晚上和假期都不肯闭嘴。该说就说,不该说就不说,这才是自然。刻意地不说和少说,因为刻意,所以不自然。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