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平倭先锋官(1/2)
(小声求推荐、求收藏)
周麟以头触地跪奏道:“臣愿立军令状,如半年内练出的战兵不能击败九边任意一只边军,水师三年内不能出海作战愿纳上这颗头颅。”
内阁大学士李东阳闻听此言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周翰林虽文臣出身,然定有练兵之法,不过周翰林毕竟年轻且官职低微,如当重任定不能服人,还请陛下委派德高望重之人主持此事让周翰林辅佐为好。”
众官也都觉得李东阳所言甚是有理,不自觉地纷纷点头附和。弘治皇帝也有此担心,赞同道:“李先生老成持重此言甚和朕心,不知众卿何人能担当此任。”
弘治皇帝说完这句话才想起来前面没有一个人敢出来接这个差事的,这会儿谁又敢接,把自己的命运捆在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身上。虽然这少年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但毕竟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啊,万一砸了,自己也就毁了,于是一个个都不出身,鼻观口、口关心开始练打坐神功。
朱厚燳看见没人搭话心里高兴,你们都不来我来就是了,难道太子还不够德高望重嘛,整了整衣服,实际本来就很平整,就是做个老到的样子,一转弯绕到御座前给弘治行了一礼道:“父皇,儿臣观众臣无人愿接这领军练兵之事,儿臣虽然年幼然儿臣愿接此差,请周侍读辅佐,请父皇恩准。”
“噼里啪啦”众臣的眼珠子、下巴壳子掉了一地。才十一岁的太子竟然要接练兵之事,还让周麟这个十六岁的翰林辅佐,这还不成过家家了。
不过臣子的心思怎么能和皇帝一样,还是个非常溺爱自己儿子的弘治皇帝。弘治的想法是以后自己死了儿子即位手里总要有些实权才好压制众臣,这周麟初涉官场与太子关系莫逆,如其协助太子练成一军,太子亲自掌握兵权,那么以后太子继位才好压制众老臣,想及此处弘治皇帝当下决定把军权给太子,而且要让太子掌握的这支军队是大明最强之军。
“太子年轻既有次担当朕心甚慰!拟旨:着新建一卫名曰羽林(注:洪武建羽林左、右卫,万历建羽林前卫,没有单叫羽林卫的卫部),由太子直掌。撤周麟翰林院庶吉士之职,加兵部从事衔正七品参赞羽林卫军机,仍在詹士府行走。凡新卫军一应费用皆从内库支出,新编之军各级官佐皆由太子定夺。太子所选丁壮各部一律放行不得延误。”
兵部尚书刘大夏出班奏道:“陛下,天下兵马任由太子殿下抽调组建一卫臣不敢反驳,只是九边之军是否可免此例。”
“刘爱卿老成谋国,九边事关社稷,准奏,抽调兵马九边之军例外便是。”弘治皇帝肯就此将组建、训练等等事宜全部交给了太子,实际上也就是交给了周麟。
待午朝闭,周麟被朱厚燳召入东宫。
“啊呀这不是周从事嘛,今rì好大的威风一巴掌拍升了两级,我朝在金殿上打人的虽然不少,但个个都是勋贵,如今周从事也是开金殿打人的先河了,不但不是勋贵,而且还是下官打上官,二十庭杖换官升两级,端的是好买卖啊。”朱厚燳召周麟过来完全没有问建军的事情,反而不停的开玩笑,玩笑开完又装上大将军了。“今rì父皇有旨,本宫为平倭大元帅,周侍读划归本帅帐下为先锋,以后定要尽心竭力不可辜负了父皇、本帅的厚望。”
周麟看朱厚燳在那里装模作样也不知道把哪个太监的拂尘给剪了帖脸上装胡子,拿着把有他半人高的佩剑那里笔画着,是又好气又好笑,当然气是不能发的,笑就实在憋不住了,忍了半天“噗嗤”一下开始狂笑,一直笑到快要岔气了才停下:“我说殿下,你现在就是大帅了,干嘛要装老呢,想当年杨家将不是还有几个小将嘛,快扯下来,咱要扮也扮杨家将不是。”
朱厚燳扮了个鬼脸,把身上的零碎都弄下去道:“周侍读,差事咱们是接下来了,下面怎么办。”
“殿下问的好,我们先办陆战的事情,从选丁开始,江浙的军户中选jīng壮之士,年纪大的不要,太小也不要,只抽十八到二十四岁之间的青壮,将他们集中到京,在丰台设营练军。”
朱厚燳有些疑惑的问道:“周侍读,这本宫就不明白了,天下兵马数江浙之军最弱,如何不选直隶、山陕丁壮入军呢?”
周麟微笑道:“太子有所不知,作战者士气第一,江浙兵马疲软乃缺乏训练之故,且江浙丁壮有一点好处是其它地方兵马不能比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