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蒙古鞑靼又要来了(1/2)
本⊙书⊙起⊙点⊙首⊙发
蔺琦借过包裹放在厅中圆桌上向周麟和张永谦让了一下,张永拱手道:“还是周大人来吧,奴婢伺候着便是,蔺大人觉得如何。”
蔺琦应声附和把包裹推到周麟这边,周麟笑了笑道:“如此下官不恭了。”拱了拱手便去拆解,打开包裹,最上面的是一些书信,信皮是汉字的。写的是幸福寺主持禅师敬启,信壤却都是蒙古人,周麟肯定是不认识,蔺琦和张永也是不识得。周麟无奈只能先把书信压下等找个通议看了再说,书信下面是些账册和银票,最后还有本小册子。周麟翻开小册子看了看,幸好都是汉字,上面密密麻麻得写着某地和数字。
周麟把小册子给蔺琦和张永查看,蔺琦到是没看出什么,反而张永却发现了蹊跷。张永捧着册子一页页仔细看下去,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等看完了最后一页张永把小册子往桌上一放用单掌按住面sèyīn沉的道:“二位大人,九边、辽东之兵尽在此册之内啊。咱家是监军太监,虽然不知各地兵马数量,但是大致位置还是知道些。此册上所载与咱家所知之数相符,不知之处也有详细记载,凡是屯兵之所的兵员数目、豢养马匹、囤积储粮皆有明细数目,虽然简约但覆盖之全可堪比兵部有司所记。”
周麟和蔺琦听了到吸一口冷气,蒙古人竟然把情报做到了这种地步,九边哪里屯兵知道也便罢了,竟然连屯多少兵有多少马,存了多少粮都一清二楚这也太匪夷所思了。这些资料上的情况就算现在立刻着手调整也是来不及在四月之前完成。难怪那个蒙古和尚敢于在大堂之上说出蒙古小王子要在四月带大军南下呢。
周麟用拳头在桌子上砸了两下道:“蔺大人、张公公,事不宜迟,下官想请蔺大人立即入宫面圣,您是顺天府尹有觐见之权吧。”等蔺琦给了明确的肯定答复后周麟又道:“劳烦张公公和下官一起去东宫见太子,羽林卫的事情要抓紧了,四月前必须能成军一战,张公公知兵事,如张公公能去羽林卫监军是再好不过。”
张永严肃的点点头道:“咱家虽是残缺之人,但咱家还有颗jīng忠报国之心,如为羽林卫监军定当竭尽所能辅佐太子建成新军。”
周麟点了点头道:“那我这就出发分头行事,蔺大人,下官告辞。”
蔺琦拱手送周麟及张永出门后立刻把东西重新包裹,带着三人的联名奏折匆匆赶往大内。此时早朝方散弘治皇帝刚回御书房,看见蔺琦的奏折立刻召见。
“蔺爱卿,此人果然是蒙古小王子的细作?”弘治皇帝指着奏折和一包裹的物证问道。
蔺琦立即跪下道:“万岁,臣有罪,蒙古细作已然到了鼻子底下都没有发觉,臣万死……”
弘治挥了挥手道:“罢了,起来吧,京城这么大怎能怪你一人,锦衣卫和东厂都未发觉,然顺天府却能主动出击还是有功的,下去吧。”
蔺琦磕了个头不敢转身,倒退着出了乾清宫御书房。待他出去后弘治皇帝又拿起奏折也不翻开,看着封面道:“萧伴,昨夜之事与蔺琦所报可否相符。”
萧公公略一欠身道:“陛下,昨晚之事基本符合蔺琦所报,只是顺天府没有出多少力,主要是御马监的军兵动的手。所缴获银两一钱不少都在陛下的御案上。”说罢又恢复到塑像般的状态,yīn沉着脸不再有任何动作。
弘治点了点头,把奏折放在桌角,轻轻往龙椅背上一靠,抬起头望着穹顶道:“召内阁大学士徐漙、李东阳,兵部尚书刘大夏晋见。”
萧公公闻声而动,也不说话,轻挥拂成指了指御书房门柱下伺立的小太监,那个太监立刻就像提线木偶似的立刻转身出了御书房传旨去了。
弘治皇帝闭上眼睛好似自言自语又好似问询一般的道:“这个周麟该现在用还是留给太子用呢。”
就在蔺琦晋见弘治的时候,周麟正在东宫被朱厚燳狠批着“你!竟然这么好玩的事情不告诉本宫!本宫对你那么好,你却想不到本宫,你说怎么赔偿本宫的损失!”
周麟对这张永努了努嘴,意思你说几句啊。张永哭丧个脸摊了摊手表示无能为力,又用嘴角撇了一下刘瑾。刘瑾甩了下拂尘好似要说话,结果他就是把拂尘甩了一下而已,然后就成了没事人,抬起头数穹顶上有几条龙了。
周麟气的压根直痒痒,却很无奈,你能拿他怎么办,把眼光收回来却发现朱厚燳盯着自己,还没等他说什么朱厚燳又开火了“你们一个个挤眉弄眼的干嘛,当本宫瞎子啊!”几步走到周麟面前指着他的衣服道:“你看看你,穿着武官的常服,带着几百人马去打架,结果呢,衣服干干净净的,一点土都没有,脸上身上没有哪怕一点点的伤。这么安全好玩的事情,你都玩好了才来禀报,气死本宫了!”
周麟一脸黑线叹了口气道:“原来殿下就为了玩几百个人打架啊,看来臣白来了。”
朱厚燳听了周麟的话原本气愤的表情突然变成期盼的样子抓住周麟的袖子道:“怎么?还有更多人打架?在哪儿,本宫要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