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老当益壮廉颇(1/2)
廉颇一生征战数十年,败齐破燕,武功赫赫,威震中原。
在长平之战前期,廉颇坚强防守,硬刚二十万秦军。
后赵孝成王中秦国反间计,廉颇被赵括取代,致使四十万赵国士兵被秦军坑杀。
作为一名杰出军事将领,他与蔺相如演绎的将相和事迹,成为后世用以传颂团结和睦的重要题材。
然而这样一位忠君梗直的爱国将领却在生涯后期卷入权力斗争,被迫离开赵国,最终辗转各国,客死异乡。
“赵惠文王十五年,齐国灭宋,取得淮北地区原宋、楚土地。”
“形成对三晋和楚的直接威胁,秦也感到不安。”
“燕昭王任命乐毅为统帅,率领燕、秦、韩、赵、魏等五国联军。”
他提拔蔺相如的目的,并非表面上他在外交上的出彩表现,而是出于抗秦的需要。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廉颇和乐乘皆称难以援救,赵惠文王遂派遣赵奢领兵救援,大破秦军。”
几年下来赵国将周边能打的都打了,再打下去就是灭国之战了。
“赵孝成王十六年,廉颇与此时已封为武襄君的乐乘一齐攻燕,并包围燕国都城。”
在这种情况下,蔺相如被缪贤推荐为使者出使秦国。
“以燕军为主力,进攻齐国,史称五国伐齐。”
战国即将进入最璀璨、最惨烈的赵秦终极大对决!
“由于秦国强大,赵惠文王心生畏惧,不敢前往。”
不仅使赵惠文王全身而退,还极大震慑秦国这些王公大臣。
“廉颇大怒,率军攻打乐乘,乐乘逃跑,廉颇也逃奔魏国。”
“由于廉颇陈兵边境,和蔺相如形成一武一文的态势,从而保障渑池之会的顺利开展。”
攻打楚国后又舍弃部分利益,重新与楚国结盟,以全力对付赵国。
相比之下,蔺相如却是坚定的合纵抗秦派。
“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孝成王才答应停战。”
蔺相如也很知趣的服软,给足了武人出身的廉颇的面子。
赵国上下信心大增,他们与秦国准备正式摊牌。
时间一晃二年过去,秦军始终无法突破赵军第二道防线。
一连两次击败强秦,这是商鞅变法以来少有的情况,各国诸侯为之侧目。
“后因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兵围困,赵孝成王想重新用廉颇为将。”
赵惠文王亲政,廉颇继续受到重用。
在当时,赵国是唯一能在军事上和秦国媲美的诸侯国,所以赵惠文王并非庸才。
“最终郁郁而终,逝于寿春。”
长平一战,赵国多年来发展的军事力量几乎被消灭殆尽。
身处北境的燕国蠢蠢欲动,燕王喜听信丞相栗腹之言,亲率战车两千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
“于是,赵惠文王带着蔺相如前往渑池。”
辛弃疾:廉颇,嬴姓,廉氏,名颇,出生于赵国贵族家庭。
表明自己忠于国君的态度,最终的目的就是稳固自己的地位权势。
而蔺相如不过逞一时口舌之快,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就忝居相位。
从早年率军伐齐到后来攻打燕国,足以验证廉颇的斗争立场。
“燕王和群臣都认为可以攻赵,最终出动两支军队,两千辆战车。”
赵孝成王令廉颇统兵前往抗击,廉颇利用燕军轻敌冒进的特点,集中兵力对两路燕军予以迎头痛击。
他发现赵惠文王在为蔺相如撑腰,蔺相如又很服软,这才上演了一出负荆请罪的戏码。
不甘兵败的秦军转而发兵魏国攻几,这次由廉颇领军救几,结果再破秦军。
渑池外交风波结束后,蔺相如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楚王闻听廉颇在魏国,于是派人将其迎归楚国为大将。”
第一道是空仓岭防线,第二道是丹河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百里石长城。
“一路由栗腹率军进攻鄗城,另一路则由卿秦率军进攻代地。”
“廉颇固守营垒,采取防御态势与秦军对峙,秦军屡次挑战。”
“但所派使者受廉颇仇人郭开贿赂,使其以为廉颇衰老,遂不召其回国。”
“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廉颇攻占魏国的畿城。”
此时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只有廉颇独撑大局。
“赵兵坚守不出,赵孝成王多次指责廉颇不与秦军交战。”
赵国四十万大军被坑杀,至此秦赵大对决以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
“赵孝成王十五年,燕王派丞相栗腹同赵国交好,送五百斤黄金为赵孝成王祝酒。”
此后秦军如何挑战,赵军坚守不出。
起初,赵惠文王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派人写信。
秦国先声夺人,利用先发优势占领上党,挥师东进,逼迫赵国。
廉颇虽然是行伍出身,但并非不识抬举。
秦昭襄王又要与赵惠文王在渑池议和会盟,但昭襄王是个有犯罪前科的人物。
廉颇统率二十万大军进驻长平阻击秦军,廉颇经过勘察,在此布置三道防线。
先于鄗大败燕军,斩杀栗腹,随后再攻围困代地的燕军,再度取胜,创造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
“赵括善于纸上谈兵,而不善守,改变廉颇坚壁固守的作战计划,下令出击。”
渑池会上,蔺相如不卑不亢的与昭襄王周旋,强硬回击昭襄王施展的种种手段。
“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返回,则立太子为新王,断绝秦国的奢望。”
在强溱的虎视眈眈之下,赵惠文王显然不愿拿所有兵力与齐国拼命,而秦赵互为东西战略扩张的地缘阻碍。他很清楚秦赵之间必有一战,所以他在割还一部分领土后与齐国修好。
白居易:赵惠文王通过重用蔺相如向国内政局宣布自己的抗秦主张,与此同时秦国也采取相同战略。
“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
而蔺相如对廉颇的非议却表现出豁达的一面,他不仅不怨恨,还很包容。
“赵孝成王把尉文封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
他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国境内,攻取阳晋。
廉颇和蔺相如的根本矛盾是赵国外交战略之争,廉颇是贵族出身,嬴姓,秦赵本就是同门同种,赵国王族内部也分为联秦派和抗秦派。
赵国也几乎亡国,幸有楚国、魏国合力援救才得以保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