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1/2)
就这样,太史慈带着孔融、刘备和吴平一干人等回到了家里,太史慈一进门就叫道:“娘,孔太守来看你来了。”太史慈母亲道:“啊!”赶忙出来迎接,要向孔融施礼,被孔融拦住,孔融说:“若非太史慈及时前来相助,恐怕我要死于非命了。”太史慈母亲对太史慈说说:“我很庆幸你得以报答孔北海啊!”孔融送上了厚礼,又帮忙引荐了刘备和吴平等人。刘备扶着太史慈母亲坐下说道:“您真是教了个好儿子啊!”
刘备扶太史慈老母坐下之后,竟然泪流满面,太史慈母亲说道:“刘大人,您这是怎么了?”刘备说道:“看到您,我想到了自己去世的母亲大人。”刘备哽咽了一会,继续说:“我父亲死得早,我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由于家里贫困,只能贩屦织席为业。我们过着极其艰难的生活,记得小时候,我洗完澡,母亲为了节省水,在我洗完的水里继续再洗;她一个人既要当爹,又要当娘,省吃俭用为了让我游学;我们常常去集市捡些别人不要的菜拿回去吃……”刘备边说眼泪边往下流,他说得话真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太史慈老母也是老泪纵横,她用手替自己擦拭脸颊上的眼泪,想到自己的母亲,田豫也是泣不成声,吴平的眼眶也湿润了。别看平时刘备不怎么爱说话,可是真说起来还真不赖!如果刘备出生在当代,去参加那些欧美国家总统或者首相的国会和电视辩论会,绝对会赢得绝对的支持率。
刘备说:“可惜,她老人家已经仙逝,我不能陪伴在她身边,敬孝道,想起这些,所以不禁潸然泪下。不好意思,让您见怪了。”太史慈母亲道:“刘大人言重了,刘大人对母亲的追忆实在是令人感慨,我也是一个人把太史慈拉扯大的,怎么会不知道其中的艰辛。”说着,太史慈母亲转头向太史慈看去,同时,太史慈也正向她看来。
太史慈母亲道:“每个孩子都是母亲受十月怀胎之苦诞下的,辛辛苦苦把他们养大。”刘备说:“是啊!当他们不在自己身边,还要承受牵肠挂肚之痛,rì思夜想之念。”太史慈母亲已经哭成泪人,只能点点头表示同意。旁边的太史慈跪下道:“娘。”太史慈的声音也哽咽了,眼泪也唰唰地往下流。刘备突然跪下了,对太史慈母亲说:“请您代表我母亲接受我三拜。”太史慈母亲赶快站起来要去扶他,刘备说:“若您不接受,我便不起来。”太史慈说:“刘使君!”孔融也说:“刘使君快快请起。”关羽和张飞也跪下了,说道:“主公。”田豫也跪下了,对太史慈母亲道:“您就接受我们的跪拜吧!”吴平也跪下道:“是啊,您就答应我们吧!”
就这样,太史慈母亲站着接受了刘备、关羽、张飞、田豫和吴平的三叩首。刘备刚叩完第三个头,太史慈母亲就赶忙上前要去扶起刘备。可是,刘备并不起来,说道:“请您答应我一件事,否则我就不起来。”太史慈母亲说:“刘大人,您先起来,我都答应您,您这样,老身怎么承受得起。”吴平心想:看来刘备要认母亲了。想来,身边的其他人肯定也是这个想法。
却见刘备说道:“太史将军与孔北海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灾共患之义。在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之时,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来向我求救,这样的侠义行为令我钦佩。我想让他和我一起干一番大事业,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让天下间的百姓不在承受亲人离别之苦,母子得以团聚,一家人其乐融融。”吴平心想:刘备你还真会下套,刚才真的是被你蒙了。你知道太史慈就听他母亲的话,你就这样来诓他,好个厉害的刘玄德啊!
只听太史慈母亲转头对太史慈说:“好!子义,今后你就跟着刘大人,好好干,一切都要听从刘大人的吩咐。”太史慈回答道:“娘,可是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慈自辽东还,未与相见,有书来唤,不敢不去。我先前已经答应了刘刺史,这可如何是好?”太史慈母亲道:“那这该怎么办?我也已经答应了刘大人!”
吴平说道:“刘繇虽然是刺史,但他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士,非其长也。我知子义真丈夫也。如若太史将军前去,以刘繇之辈,必不能用为大将。刘使君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太史将军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太史将军如若在刘使君帐下,必能受到重用,名垂青史。别看刘繇现在是一方刺史,我估计必定为了所灭;而刘使君虽然现在仅是平原相,将来必能成就大业。还有,刘繇离这里太远,太史将军并不方便回家照看,我想太史将军也不想让自己的母亲孤零零一个人吧!刘使君可不一样,平原离这里很近,随时都可以回家看看。又有孔太守从中照顾,岂不甚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