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激战(1/2)
风很大。
站在城墙上,岳东看着曹文诏领兵烟尘滚滚的远去;心情很复杂,期待和惶恐交织在一起。
这时,亲兵来报,有人求见。来者是个中年人,颌下三缕长须,穿着干净的儒衫,脚下一双黑布鞋也是非常洁净,只是面容有些苍老,眼角的鱼尾纹很深。来人自称是一秀才,jing通山川地理之学,见将军爱民如子,特来献计。
岳东态度和善地请他道来。听完他一番话,岳东大喜,急令人召左良玉、黄得功,王万富前来商议。
曹文诏刚过麻河,就得到哨探的回报,巴都礼的队伍已经从栾古关出发,向复州进军。曹文诏想了想,不敢与巴都礼的大军硬碰,带着人马沿着麻河向南退去。
金州卫离复州卫有一百八十里,栾古关在复州以南六十里。巴都礼只用一天时间就赶到了栾古关,休息一晚后,就又杀气腾腾向复州扑过来。行到麻河边,已经是中午时分,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将领,当然知道越接近敌军越要保证人力和马力,所以一上午的行军并不是很快。而且,麻河离复州只有三十里,时间是充足的,巴都礼命军士休息,吃了馍,喝了水,再继续前进。清兵们纷纷下马,有的去河床中取水,有的去一边的荒草中大小解,有的取出馍馍大啃特啃。
曹文诏在此是暗布的哨探见状,急忙回报曹文诏。曹文诏埋伏在清军渡河处下游数里,闻报赶忙率军杀过来。
最先发现曹文诏的,是担任jing戒任务的部队,急忙吹起号角。巴都礼万万没想到在这里还会遭到明军的袭击,明军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勇猛了?
一千健骑气势逼人地冲向清军。清军jing卫部队冲上来,一阵箭雨也随即而来。明军里只有一成兵士能shè箭还击,剩下九成兵士又冲近十余步才纷纷发箭。jing卫部队人数太少,才一百余人,一阵箭雨后,伤亡过半。
曹文诏抽出刀,大喊着,把马的速度提升到极至。明军随即爆发一阵震天的喊声,马蹄急遽地敲击大地,jing卫部队象小草一样被踩得稀烂。jing卫部队后面就是混乱的巴都礼的大队人马。巴都礼气急败坏,高声怒骂着,指挥士兵列队。他此次出征把金州三千满人军队全带上了,又带上两千汉军。根据情报占领复州的明军只是小部队,不过几千人,根据巴都礼十几年的征战经验,一个满人能敌十个汉人,自己这三千人马足能战胜明军数万人,何况区区几千人。他万万没想到,这些明军竟然敢来偷袭自己,明军作战一向都是乌龟战术呀!(指明军打仗时,摆车阵,等敌人来冲。)
曹文诏见看准一外围兵力薄弱处,挥刀冲过去,一边大喊:“冲过去,不准停留。”此时,整个队伍的速度提到最高,士气也提到最高,一千人齐声高喊:“杀。”这样猛烈,别说清军队伍不整,列队不严;就是严阵以待,也竟不起这样的全力冲击。清军不知觉的退让,明军经过时带起一个个头颅,一条条手臂,更有不少人在马蹄下被践踏成泥土。明军在清军阵中杀出一条血路,一条无数清兵xing命铺就的血路,一条充满清军哀嚎惨叫的血路。曹文诏身先士卒,左臂又挂了两道彩,但让他添“彩”的清兵都去见阎王爷了。
冲过之后,曹文诏毫不恋战,沿着麻河向上游驰去。几队整顿好的清兵,也跟着他们追下来,一直追了三十多里地,方才掉头回营,去面对巴都礼的怒骂呵斥。
曹文诏清点人马时,发现损失一百余人,受重伤数十人。稍作休整,他就领兵涉水度过麻河,往沙河行去。
因为曹文诏的突然袭击延迟巴都礼的行军,让他在当天赶到复州城下的计划落空。巴都礼不得不领军在盘谷堡安营。安营的时候,巴都礼得到消息,明军在沙河桥头安营。巴都礼听了,哈哈大笑,“这明军领兵的,恐怕又是个书生吧?居然想守沙河桥!哈!~”——沙河河宽水浅的地方多得是,都可涉水而过,不一定非走沙河桥;巴都礼以为又是个迂夫子领兵,所以发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