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利诱朵颜各部(1/2)
袁崇焕和王象乾骑着马上了一个小山坡,身后跟着十几名亲军。一边向前行,袁崇焕一边问王象乾:“王大人,你以为这些蒙古人会同意我们的条件吗?”王象乾看着草原上迷人的秋sè,回答道:“我看没什么大问题,既然他们肯商议,就说明他们已经动心了,这些蒙古人贪婪成xing,焉有不答应之理。”
袁崇焕皱着眉头,道:“我想把抚赏银的事情给他们说明白,王大人以为如何?”
王象乾考虑了一下,道:“是应该说明白,一是怕这些蒙古蛮子闹事;二是怕朝中的言官又乱嚼舌根,这些人可是无风都要起三尺浪的家伙。”
袁崇焕叹了口气,道:“这些腐儒只知道夸夸其谈,不知道咱们边臣的为难之处,岳东曾对我讲,做事总是很难,挑刺总是很容易。这朝廷之坏就坏在做事的人少,挑刺的人多。”
王象乾也跟着长叹一声,苦笑不已,却还有心情取笑袁崇焕:“督师,时时把岳东挂在嘴边,想来深以这个学生为荣。哈哈。还真是明师出高徒啊。”
袁崇焕露出笑容道:“说起来,我还真是惭愧,并没教岳东什么,却白白担当了老师的虚名。可叹啊,我这个老师竟然比不上学生,我怎么也没想到,岳东在短短十几ri功夫间,竟然夺东虏两城,斩东虏大将。此功绩实乃辽东战事以来所未有!”——他还真是越说越骄傲,越说越高兴。
就在此时,一个汉人穿着儒衣,骑着马驰上山坡。待到近处,袁崇焕认出此人,岳东替他引见过,叫莫国安,被岳东派去主持情报工作。因为莫国安的相貌实在是不敢恭维,所以给袁崇焕留下了较深的影响。
见礼后,袁崇焕问:“莫国安,你这么到了此处?”
原来,莫国安依岳东的安排,带着银子前往京师购买茶叶,布匹等货物。不过,莫国安虽然学富五车,但于生意一道却知之甚少,只好寻那些有信誉的老字号进货,以免有什么差池。也幸亏他是官府的人,那些掌柜并不敢在价钱上多作计较。因为有递运司的官文,莫国安一路顺利,不过也是进入蓟辽境内,他才把一颗不安的心放回肚子。
在回辽东的路上,莫国安得知岳东已经攻占了复、金二州,不禁非常高兴和激动,却只恨自己没有身在金州,却做些商贾之事。运着一大队货物,莫国安来到大胜堡,刚才,他正在与一个蒙古人谈买卖时,远远看见两个穿红sè官服的人,按明朝的规矩,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穿红sè的官服,所以莫国安估计其中一人应该是袁崇焕,于是打马上来参见。
袁崇焕听了莫国安的一般禀告后,告诉莫国安,岳东来信说,让他去金州。听说岳东叫他去金州,莫国安心里很是高兴,猜想岳东新打下两座城池,百废待新,一定缺少人手。他去之后,可以一展平生所学。在他看来,做生意是卑下,作谍报是卑鄙,两者都不是他喜欢的,也不是他擅长的。
莫国安是昨ri到的大胜堡,和蒙古人交易,没得到多少银子,但却换得了很多的毛皮,人参还有一些牛羊。昨ri,他的出现还引起小小的轰动,谁也不知道,他是从那里冒出来的,二十几辆车一字摆开,还真是有豪商的气派。加上他不习惯斤斤计较地和人讨价还价,所以他的价钱也有豪商的排头。——如果,岳东在场非把鼻子气歪不可。而且,莫国安的伙计也是排头十足,中气十足——毕竟是沙场厮杀过的战士,吆三呵四,威风得紧;几次,他们都几乎和粗鲁的蒙古汉子干起架来,好在价钱够威风,能镇住场面,往往一句“不买就拉到”就能让蒙古商人们在心里念叨:心胸象草原一样宽广。
莫国安的货物旁边还真是很热闹,不到半天时间,出手了大半货物。他这样卖货,严重拉低了市场价格,让一些汉人商户叫苦不迭。其中一些强悍的,就要找莫国安麻烦,悄悄一打听,原来是官府的人,只有悻悻作罢。——岳东肯定又要气歪鼻子,这样轻易就给人摸了底,怎么做情报工作?即便是价钱便宜,莫国安也比普通商人赚得多,毕竟他不用一路上交纳各种税。
晚上时,就有一个身着华贵袍子的蒙古人掀帘子进来。莫国安正惊异间,来人大咧咧坐下,背后魁梧的蒙古战士狠狠地盯着他。来人自称束不的,是一个部落的首领,想与莫国安长期合作,莫国安的货他全包了。莫国安满口答应,他正愁如何派jiān细潜入满人境内,此人既然敢全包自己的货物,一定来头不小,估计在满人那方面也是有门路的。
见莫国安答应,束不的哈哈大笑,好,来人上酒。莫国安差点晕倒,下午和蒙古人做生意时,他已经喝了不少酒,此时胃里还翻腾着呢。这些蒙古人一高兴就把酒袋子递给你,请你喝酒。
见莫国安怔住,束不的狡猾一笑,问道:“怎么?不敢喝?难道怕袁督师责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