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会推风波(1/2)
第五十五章会推风波
十一月,冬,庚申。
从关外吹来的冷历的北风,让京城一片萧瑟,街面上的行人稀少了很多。吏部衙门大门上的白色大灯笼在寒风中飘荡,守门皂役的鼻子冷得通红,一点清涕时挂时无。
一蓝顶四乘小轿,嘎吱嘎吱地自远而近。快到门前,一个小吏疾步向前,对守门的皂役说道:“快去禀告你们老爷,内阁钱阁老到了。”
这些守门的皂役都是些势力之徒,在官场混了很多年的油子,眼光毒辣,焉能不认识钱阁老的轿子。一个皂役连忙跑进去禀告。吏部尚书王永光闻报赶忙迎了出来。
迎入内堂,两人落座后,王永光道:“钱阁老,你今天不来,我也去找你?”
哦,什么事啊?永光兄。钱龙锡问道,语气很客气。因为在现在的廷臣中,除了李标李首辅,王永光是资历最老的,是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重臣,也是历经四朝的老油条,所以钱龙锡虽然职位比王永光高,但对王永光表面上还很恭敬。钱龙锡虽然言语客气,但心里却绷紧了些。他来找王永光是为会推阁员之事,难道王永光也是为了此事。
原来,崇祯登基后,曾用卜筮的方法得到六个内阁成员,李标、钱龙锡、来宗道、杨景辰、周登道、刘鸿训。原来的首辅李国木普走时,又向崇祯推荐了韩儣、孙承宗二人,于是崇祯又启用韩儣为内阁大学士。来宗道、杨景辰本是阉党一脉。入阁后被群臣交相弹劾,不久被罢免;而刘鸿训因改赦书一事也被罢,那个周登道是一浅薄无术之人,应对无方,也被罢斥;于是内阁就剩李标、钱龙锡两人,此时,韩儣尚未到京。崇祯前日下旨令内阁会同九卿会推阁员。崇祯的这道旨意犹如一个石子投入了平静地水面。惊起一阵阵的涟漪,随着气候变得冷冷清清的官场又热闹起来。在岳东在觉华岛紧张布置筹划的时候。京师的高官权臣也同样在布置筹划,不过他们眼里紧盯的时内阁那把金交椅。
王永光道:“从兵部转来岳东的文书,岳东在文书中,举荐南阳举人莫国安为金州兵备副使。又再次要求将信阳卫地千户贺铁铸调到金州。
钱龙锡暗中松了口气,道:“岳东现在恩宠正盛,功名正隆。皇上非常器重他,前些日子。皇上还封他兵部侍郎兼右都御史,巡抚登、莱,兼辖东江,金州。他的请求皇上一定会答应地,你可以直接将他的文书递上去。”
王永光笑笑道:“这岳东升官的速度真是太快了,我朝三百年来,论升官速度,除了他不作第二人选。”
说起岳东。钱龙锡的心情不觉大佳,眼前浮现出那个又温和又张扬的年轻人。他微笑道:“是啊,想起来,不过短短三个月,岳东已经做到三品大员;但是,若要论起建立战功的速度来。岳东也是我朝数一数二的人物,非得是我朝那些开国元勋才能比一比。”
王永光也笑着点头。
一阵笑声后,房间中陷入有些尴尬地寂静。王永光乃吩咐皂役添茶,添火炭。钱龙锡干咳两声,道:“关于会推阁员的事,不知永光兄做何打算?”
王永光很有意味地看了眼钱龙锡,道:“钱阁老的来意,先前我就已经猜到。不知,钱阁老的意见是什么?下官是惟钱阁老的马首是瞻。”
看到王永光又把皮球踢到自己这一边,钱龙锡心里暗道。这个老狐狸还真是油滑。想了想。钱龙锡道:“这次会推一定要慎重,阁员乃中枢之臣。为朝廷股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