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国宰相 > 第七章 记住我叫李秀宁

第七章 记住我叫李秀宁(1/2)

目录
好书推荐: 在黄昏时刻 仙曲逆转乾坤 星际争霸二之星之光芒 金麟怒 撕裂虚伪的主线狩猎者 雷轮 四季交织的小镇 仗剑天玄 剑之御神 瓦罗兰狂想曲

这下李世民更感到意外了,说起他名字的由来,是他四岁那年,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公,贵人也,且有贵子。”当见到李世民本人时,竟说:“龙凤之姿,天rì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世民”。

不过这个典故,除了李氏家族内部的人知晓之外,外人很少有知道的。因为那书生的话语中有点忌讳之语,所以不便言传(实际上这个典故后来留传,是李世民当皇帝之后的事情)。李世民不知道,对面的这位壮士又是如何知道的?或者对方只是猜测出了,自己名字的含义而已?

李世民不清楚,不过他也不担心,既然自己用了这个名字,就没有什么好怕的。其实他这个名字本身倒没有什么,济世安民也可以有能臣辅佐明君的解释,只不过那书生说的“龙凤之姿,天rì之表”,倒是有所忌讳。

虽然感到意外,当李世民却不动声sè,自谦的说道:“多为众人夸赞之意,某实不敢当。”

这个话题李秋寒也不想深谈,便也随即自我介绍起来:“某乃赵郡李氏李秋寒。”

李秋寒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从未来另一个时空穿越过来的人,在这个时空里就是一个彻底的黑户口,所以必须给自己编一个合理的身份。也幸亏此时交通通讯不便,全民户籍制度更无从谈起,也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漏洞。

根据李秋寒的了解,隋末唐初之时,中国的李氏并不像后世那样遍布全国各地,而是大部分集中在北方陇西、赵郡两地。当然北方其它地方也有姓李的,不过都是少数,而且没有什么名望。人数最多也最有名望的,便是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李世民他们一家便属于陇西李氏。不过陇西李氏在南北朝时期和胡人长期通婚,其血统在当时汉人士族眼里,已然不是纯正的汉族,论汉族的纯正血统,赵郡李氏才是首位。

李秋寒既然本来就姓李,想保持这个姓氏不变,又想要出仕创一番事业,取赵郡李氏的身份才是最为合适的,所谓的“根正苗红”对今后的前途自然大为有利。而赵郡李氏宗族人数众多,只要说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支系,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也不怕被人盘查。

“赵郡李氏?原来是本家啊,真是失敬失敬。”李世民一听对方竟是赵郡李氏,显得非常的高兴。

李世民他们一家是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原本是一个先祖。所以说,李世民称李秋寒为“本家”,虽然多是客气亲近的成分在里,但多少也是有一点根据可说的。

既然知道对方是本家,李世民就显得更加亲切的走上一步问到:“不知秋寒兄现居何处?”

“自幼双亲早亡,家业败落,不得不浪迹天涯,随波逐流,rì前来到大兴城,旅居于此,rì后还不知何去何从。”李秋寒把早已想好的说辞给说了出来,这种说法也有利于掩护他刚才所说的那套虚假身份。

“既然如此,如若秋寒兄不弃,不如迁自我处住下。当于秋寒兄对饮三千杯,rì后也好讨教箭术如何?”李世民一听李秋寒的身世现状,没有丝毫犹豫的立即发出了邀请。

“这……”李秋寒口中有意的犹豫,心里却想到,看来之所以后来那么多人才志士投奔李世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啊,现在就可以看出对方的为人是如何的豪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返回顶部